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時間:2022-06-24 17:50:54 六年級 我要投稿

【精品】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集合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集合十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過年時,凜冽的寒風凍紅了人們的小手,卻凍不住大街小巷的鑼鼓與鞭炮聲,更凍不住人們那似火的熱情。

  大年初一早上,人們是被街上的鑼鼓陣陣和那開心的叫嚷聲叫醒的,而我也不例外。一大早醒來,變成聽到村里大隊中傳來的鑼鼓聲,與那跳秧歌的口號聲了。

  穿戴整齊,去到街上秧歌隊便已開始了。走在最前面是踩高蹺的人,他們一個個雖然有四五十歲了,但是他們一穿上那靚麗的衣服,踩上高蹺,走到人群中,就像是二三十歲的小伙子一樣,渾身洋溢著青春的色彩。

  緊接著便是扭秧歌的了,村里的一些大媽,小老。全部加入到隊伍里了,他們身著粉綠色的衣裳,臉上化著妝,邁著十字步,扭著秧歌走著。村里的秧歌講究的是跑扭結合,他們在奔跑中扭動,女的扭腰抖肩,手里的布緞一甩一甩的,看上去既活潑又大方;男的上部抖肩,在女性的隊伍中又以增添了一份陽剛之氣,英俊又帥氣。秧歌隊是由村里的大爺大媽組成的,個個都五十多歲,可在這兒,沒有人這樣認為,反而看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就像是年輕人一樣。她們扭腰抖肩,看得我們也不禁想參與進去。

  這是我媽一下子把我和弟弟推到隊伍里,只見弟弟隨著音樂搖頭晃腦的,把旁邊的人逗得笑個不停,我在隊伍里也怪不好意思的,這是我姥姥在隊伍后邊說:“快扭啊!”我轉頭一看,哦,原來我姥也在這里邊我帶著我表弟溜到我姥后邊,學著姥姥的動作,踏著音樂的節奏,在隊伍后邊兒扭起了秧歌來。扭著抖著,感覺自己的煩心事兒也抖沒了,心情也開朗了許多。

  秧歌隊后面接著舞獅舞龍的,只見那龍繞著人們走了一圈又一圈,時不時還走到人群里跟我們一起嬉戲。那獅子可十分活躍,一會兒從那躥過去,一會兒又從那蹦出來。在大年初一,人們賣力的表演著,只為了人們的歡笑和將著“大年初一扭秧歌!”的習俗傳承下去。

  年過完了,也許今年與明年又不一樣,但這家鄉的習俗是不會更改的,它會陪伴著人們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年!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記憶里,家鄉最熱鬧的節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鄉比春節還要熱鬧、隆重。

  冬至,孩子們的第一件大事是買湯圓,有豆沙餡,綠豆餡的',也有表里如一的白湯圓,第二件大事是買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們,什么“二踢腳”、“竄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搶手貨,有錢人家還會買火箭禮花,冬至前一天夜里,要是看見自家陽臺上有人放煙花,那大人們的往往只會笑罵幾句,隨即打住了。

  小孩子歡喜,大人們也忙碌,男人們要自己開車或托人進城采購冬至當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們則在家中制作各類粿品,還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一些小販抓住商機,在市場邊上賣起了小吃,還有人殺雞宰豬,好不熱鬧。

  冬至,終于到了。各家各戶傾巢而出,把滿滿一大桌的魚肉、鹵鵝、粿品和豬肉等搬到村子的廣場上,用來拜“老爺”,冬至一整天,山上的幾座老爺廟都人來人往,香火不絕,還有一個從外邊請來的戲班子,在村內廣場搭臺演潮劇,小孩子們都在自家天臺上“幫”大人放鞭炮,鞭炮聲一響,村里也算是開始準備過年了。

  家鄉的冬至,年年都是熱鬧非凡,咱們村里雖不比城里,卻也要過冬至,而且過得比城里還熱鬧。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紅山文化,是指活動在赤峰紅山區以及周邊地區的古老文明,現存大量文物、遺跡、廢棄的祭壇。而紅山文化節,便是由此延伸而來。

  那紅山文化又是怎樣被發現的呢?一個在山路上走著的農民,遇到了一塊形狀規則,有加工痕跡的石頭,這本不足為奇,誰知又向前一段距離,遇到了一個石頭擺成的,類似“法陣”的建筑,于是,他聯系了考察人員。考察發現,周圍還有很多附屬的小祭壇,又在周圍發現了一些古飾品,顯然,這附近有過古老文明,但滅絕原因不得而知。

  紅山文化,由一個古老文明,化身為一個節日,走進我們的視野,并融入了許多現代化的、多民族的元素。

  節日期間的活動內容有:焰火晚會、紅山文物精華系列展、那達慕盛會、紅山先民遺址大型祭祀活動、紅山文化旅游紀念品展評活動、紅山文化書畫攝影作品展、紅山文化遺址考察等。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只要留心、細心了解,每個風俗背后都有一個個傳奇的故事。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正月初五拜財神、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七吃巧云……年前請祖宗也被稱為“做羹飯”,是人們對祭祖的稱謂。這天,人們會擺上酒席,虔誠的祭祀一番。是為了感恩祖宗并祈求來年平平安安,財運滾滾。

  我們全家今年又來到奶奶家祭祖。到家后,我們就開始進屋幫忙干活。媽媽與奶奶在廚房做菜,爺爺與爸爸擺菜,倒酒。像擺筷擺杯這種活就由我來負責。桌子上九雙筷子、九個杯子、九道葷素搭配的菜,寓意家族延續長長久久。

  地上也要擺十二雙筷子和三樣水果,是供佛的,杯中一次只能倒三分之一的酒,因為酒過叁巡。這些流程對我來說很繁瑣,但在我爸爸和爺爺他們老一輩心中是神圣的,覺得祭祖會讓子孫平平安安,身體健康。

  當一切準備好后,以前都是由爸爸負責點香,可今天卻讓我來一次,練習一下。于是,我拿起一束香,學著爸爸的樣子把香放在蠟燭上點燃,然后雙手握緊,拿著它對著祖宗們恭恭敬敬鞠三個躬,再把香插入香爐里,磕三個頭,我叩拜時還嘀咕著:“祖宗呀!請保佑我們一家平安健康吧。”我剛起身,家人們就開始輪流叩拜了,連三歲的妹妹也爭著叩拜,她學著鞠躬,磕頭,還把那雙胖嘟嘟的小手合并搖一搖,嘴里也嘀嘀咕咕什么,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叩拜了才兩個來回,我的肚子已經開始抗議了,看看桌上的飯菜,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但我咽了幾口吐沫,控制住了,心里念道:“加油,只要堅持到結束就可以了。”我的心里也增加了一些堅持的動力。

  等到三炷香燒完了,我們就要請“祖宗走了”。步履蹣跚的爺爺走上前去,挪一挪凳子,好像是在請祖宗走一樣。奶奶和媽媽把飯菜端進廚房,重新熱一遍吃掉,因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和爸爸則扛著幾麻袋的金“元寶”,來到祖宗的墳墓前把“元寶”燒掉這也被稱為“送錢糧”。回去以后我看見滿桌著香噴噴的飯菜,松了一口氣,因為終于可以吃飯了!

  像這樣的傳統習俗,已經有許多人放棄了。可我不會,我要把這個習俗,代代相傳下——祭祖。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火花在黑夜中綻放,整個寂靜的夜空為此刻成為了背景,大人們點燃煙花,鄰居們也開始互相問候,現場變成了大型煙花交流現場。

  一天中的夜間是最安靜的,可在除夕夜,誰不希望熱鬧點呢?就算是夜里。于是煙花、鞭炮,搞得整條巷子響亮亮的。一群人跟著聲音走出來,也拿出自家的煙花,開始響起來,兩人、四個人、五個人……漸漸的,大家習慣了除夕夜的熱鬧,總是先把餃子包好,在春節聯歡開始前,先出來熱鬧一下。

  “媽媽,媽媽,什么時候出去啊?”我拿著小煙花著急道:“乖,一會就出去。”我一聽,又是這句話,急得我跺著腳,坐在了旁邊的凳子上。這種情況,是個孩子都會著急的,畢竟這次可跟以往不一樣,過年了,聚得齊,可以看見平常見不到的人,或認識沒見過的伙伴,可現在也只能等著。

  過了會兒,一道響亮的聲音傳入耳中“走!”我如同腳下生風,一溜煙跑了出去。開門出去,只見男女老少全都圍在一起,似多年沒見的老友敘舊,即使不認識,此刻也如同親人般似的。看,有剛會走路的小朋友在路上磕磕絆絆地走著;有年輕力壯的小伙兒們,在一起吐槽這一年的歡暢;還有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們,其中有連耳朵都聽不見的呢……

  各色各樣的人聚在一起,談論著小區的八卦,炫耀著自家的兒女,玩著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游戲,一群人笑著,美著,眼睛都瞇成縫了,連滿天的煙花和璀璨的星空都只是陪襯。家鄉的風俗是用一個理由把我們聚在一起,心連在一起,我又怎能不熱愛它呢?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6

  我們溧陽有個習俗,新年來臨前,家家家戶戶都“請祖宗”。我家也不例外,我們會請“老祖宗們回家過年”,俗稱“請祖宗”、“做羹飯”,這是一種祭祖形式,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

  “請祖宗”的時間多是在除夕晚飯前。每年我都會跟著爺爺、爸爸一起“請祖宗”。爺爺告訴我,“請祖宗”是為了祭祖、懷念祖先、先人。奶奶負責準備好祭祖的食材,有豬頭、雄雞、鯉魚、肉圓、豆腐、青菜、蘿卜絲、小團子、蘋果、酒水、碗筷、小酒杯、蠟燭一對、香一把、香爐……我和爸爸按照爺爺的指示,把八仙桌擺到大廳正中間,桌子上方放一條長凳,然后左右兩邊各放一條長凳,下方不放凳子,地上放一個草蒲團,磕頭用的。爺爺把食材、器具擺放到桌子上,一眨眼的功夫,一切都擺放好了。我好奇的問爸爸為什么要準備這么多東西。爸爸娓娓道來,準備的這些材料都是有講究的,都是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的。食材一般是“三葷三素”,三葷一般是魚、肉、雞,三素一般為豆腐、青菜、蘿卜。還會有豬頭、豬手、豬尾巴,魚必須是一整條鯉魚,不扣腮、不去魚鱗,雞必須是雄雞而且要會打鳴的。我聽得全神貫注,不時的點頭。

  爺爺開始主持儀式,他先把香爐上的蠟燭和香都點著,大家要保持嚴肅不能說笑。接著,爺爺拿了幾個元寶在大門口點然,一邊點元寶一邊嘴里振振有詞的說:“老祖宗們,回來吃年夜飯啦!”話音剛落,我看見爸爸開始給“老祖宗們”倒酒。桌子的三面,各放著三個酒杯、三副筷子,爸爸倒好一次酒就磕一次頭,一邊磕頭一邊嘴唇不停地念叨著。爸爸磕完頭,我就立馬跟上去磕頭,一邊磕頭一邊祈禱老祖宗們保佑我們大家平平安安、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酒過三巡,爸爸給“老祖宗們”添飯。我和爺爺在大門開始燒元寶,爺爺一邊點元寶一邊說:“老祖宗們,拿去用啊!”我不停地把元寶放進去。爺爺說:“燒元寶時要虔誠,元寶要慢慢燒。不要用木棍去挑動元寶,否則會弄破元寶。很快元寶都燒完了,“老祖宗們”都拿到了。這時,我聽到爺爺在說“老祖宗們,吃完飯,慢走啊!”我抬頭看到,爺爺一邊說一邊在挪動長凳。

  夜幕已經降臨,“請祖宗”也接近了尾聲。我若有所思,“請祖宗”雖然是傳統風俗,但是在舉家歡慶之日將老祖宗們請回家,是對祖宗先輩的孝敬之意和懷念之情。同時,爺爺和爸爸的祈禱,是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我們后代平平安安,是深情的祈福祝愿。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吉林省汪清縣,是個美麗富饒的小縣城,這里居住著熱情豪放的東北人,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民風民俗。

  東北最不同與其他地區的就要數房屋了,別的地區都睡軟綿綿的大床,而東北則睡在那長6至7米,寬3至4米的大硬炕上,據說有利于腰背。炕下有一條空洞連接著灶臺,燒火時,煮飯和熱炕兩不誤,坐在熱騰騰的坑上吃著香噴噴的米飯,別提多享受了。東北幾乎每家每戶的都有口地窖,規模也不大,就是用來存放些土豆、白菜類食品。我還經常下去探險呢!東北的房屋體現了東北人的性格,根本不分那些廚房、臥室,中間只是一墻之隔而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北的房屋其實沒有客廳,客人來了就把他往炕上招待,絕對會讓你倍感親切。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我最愛吃的就是小雞燉蘑菇,還有豬肉燉粉條,相信也是每個東北人的最愛。大概是因為東北氣候偏冷,所以才愛吃這種高熱量的食物吧。,特別是酸菜,絕對口味獨特,獨一無二,每當有客人來時主人都要做酸菜燉排骨再加上味道獨特的小菜來招待客人,保證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不僅東北的美食讓人贊不絕口,東北的“二人轉”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獨特的唱腔和奇妙的舞步構成了小到十幾歲兒童,大到七八十歲老人的群眾舞臺。每個東北人都“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可見二人轉對東北人的影響尤為深刻。“二人轉”不用舞臺,不用服飾,隨時隨地都能來上一段,怪不得人人都喜歡。最讓我驕傲的是連小品演員趙本山也來自東北,唱的一手好二人轉,紅遍大江南北。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東北的這片土地養育了豪爽、不拘小節的東北人。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文化構成了我們美好的中國。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體驗獨特的風俗習慣。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8

  一簇紫、一朵云、一碗香,就在不遠的地方。走過去,你一定不由地贊嘆。

  一簇紫——紫荊花

  我是一個正宗的柳州人,想到柳州,你們會先想到什么?對,沒錯,就是那無處不在的紫荊花。

  整個柳州里,我可以和你打賭,即使是在最偏僻,最無人問津的地方,也至少會種上一棵紫荊樹。整個柳州里的紫荊樹加起來足足有26萬株呢。

  你知道哪里的紫荊花最美嗎?最美的紫荊花分布在學院路、小桃源等地。學院路的紫荊花有紫有白、小桃源的紫荊花差不多都是白色的。因為紫荊花顏色的美,使它上了新聞熱搜榜。

  一朵云——云上之景

  大家應該都知道地王大廈吧,它不論在哪兒,都是城市一顆耀眼的明珠。

  是的,柳州就有這么一座地王大廈。

  但今天,我要介紹的并不是地王大廈,而是它開發的一個項目——云頂觀光。

  云頂觀光,一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在很高的地方進行娛樂的一個項目。人們在上面可以看到整個柳州的樣子,可以在玻璃棧道上玩,可以在上面喝下午茶……只是一個云頂觀光,就能干這么多的事情,也難怪“云頂觀光”項目會那么受人們的喜愛了。

  一碗香——螺螄粉

  一提到柳州,除了提到紫荊花外,就是提到螺螄粉了。

  螺螄粉,一碗螺螄湯、酸筍、螺螄,再加上一兩粉,就是一碗香氣撲鼻的螺螄粉了。在我家門口有一家螺螄粉店,生意非常興隆。

  我的家鄉柳州很美,歡迎你來參觀!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9

  從前,每逢清明節,我們一家總會聚在一起吃飯,尤其愛吃青團。上至70歲的外公外婆,下到三四歲的小弟小妹,沒有哪一個不愛吃青團。

  青團,顧名思義,就是青色的小圓球,從外觀上看就像是一顆綠色的寶石,圓滾滾,胖乎乎,叫人覺得它可愛。

  我們姐妹幾個,在清明節前總會幫著大人做青團,把艾草汁拌進糯米粉中,再包裹進自己喜歡的餡兒,揉成球狀,蒸熟了就可以享用了。我們在做的時候,總忍不住要偷吃幾個。媽媽見了,皺眉道:“咦,怎么少了幾個青團?”每到這時,我們便躲進屋子里偷偷地笑。

  等青團一上桌,我們便立刻伸手去抓,小弟小妹顧不得吃糖了,哭著要青團。平日里的什么淑女優雅,此時早就被我們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只一心想多吃點青團,一只手上拿著三四個青團,另一只手還在不停地搶著,等到別的菜都上齊了,我們一個個眼睜睜的望著大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雞鴨魚肉,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可是青團已經塞到喉嚨眼了,還能吃得下去嗎?于是便在心里暗罵自己當初為什么要吃那么多的青團。可是等到來年清明節時,我們見了青團還是會忍不住伸手去搶。

  現在的我,看到街上有賣青團的,便會纏著媽媽給我買,可是等我吃到外面的青團時,卻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0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便迎來了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午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所設。這一天主要的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等。

  到了那天,我和媽媽會很忙,因為我們要包粽子。首先,媽媽拿出了所需要的材料。把綠豆洗干凈,糯米調好味,五花肉腌制好,比把它切成一塊塊。媽媽做好了以上工作,便對我說:“兒子,咱們一起包粽子吧!”我看著這一片片綠色的粽子葉,再想想粽子那金字塔似的外表,一下子發起愁來,問媽媽:“該怎樣包啊?”媽媽見我如此疑惑,便做起示范來:“首先把兩塊粽子葉疊成一個類似圓錐的物體,然后把糯米、綠豆和五花肉放進去,再用一塊粽子葉封好底面,用草繩把它捆扎緊,不把它綁緊煮熟后就不好吃了。”媽媽示范完后,我就嘗試著包了起來。一開始時并不太順利,不是漏了東西沒放進去,就是綁得不夠緊。后來在媽媽的逐一糾正后,一切變得順利了。

  包好后,就要開始煮了。看著這些剛下鍋的粽子,我以為十幾分鐘后便可以吃了。但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對我說:“這些粽子起碼也要四——五小時后才能吃。”聽了媽媽的話,我似乎有些失望,但還是忍住了喉嚨里的饞蟲。等呀等,終于煮好了。我望著這些又大又飽滿的粽子,饞得口水都流出來了。等不到爸爸回家,我便開始吃了起來。吃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心中感到無比激動。

  家鄉的習俗多得數不清,但無論什么節日或習慣,我都會開開心心地過,開開心心地做。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風俗07-17

家鄉風俗05-15

家鄉風俗08-14

家鄉風俗05-15

家鄉風俗04-09

家鄉風俗04-09

家鄉風俗08-14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08-15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06-08

說說家鄉的風俗作文06-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 亚洲C1网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乱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片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