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集錦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
中國有許多節日,可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每一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方式來過春節,大家來看看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吧!
終于放寒假了,這意味著我最愛的春節要來到我的身邊了。放寒假的前十幾天還感受不到春節的氣息,可后十幾天大街變得更熱鬧,到處充滿了濃郁春節的氣息。臘月廿十我們家就開始準備食物了,什么臘肉啊,魚糕(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只有過節,紅白喜事才吃得到)啊,齊齊上陣。臘月廿十四可算是過小年了,也可以說是過年的“彩排”,大人們把所有東西全部買齊,就等待著春節的到來。
除夕,也就是在年三十,每個人醒來都要洗一個澡,意思是將前一年不好的東西全部洗掉,把霉運統統洗掉。洗完后,每家每戶都忙著做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后,還要到祖先祖宗的墓上上墳。做完這一系列動作后差不多每個人都要回家打會兒牌,然后再等著春節聯歡晚會看,可一到天黑小孩子就坐不住,連忙去家門口放爆竹和煙花,不知不覺到了十二點鐘聲敲響的時間了。大人們把煙花抬到外面,等待鐘聲敲響,就把煙花點燃,“啪、啪、啪”天空中到處都是美麗的煙花……
年初一,每家每戶都要去別人家拜年,如果小孩子給長輩們拜年,那壓歲錢就到手了。
年過完了,大人們上班的上班,小孩子上學的上學。這算又溜走了一年了。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2
按家鄉的舊習俗,家鄉的春節在臘月初旬就已經開始了。我們家鄉有一句諺語“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因為這是一年最冷的時候。
我們這些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爆竹和煙花了。有一件事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當時我們都很調皮,經常到小賣部去買爆竹來玩。其中有一個男孩很喜歡捉弄人,他把爆竹放到水里,正好我和同伴經過時爆炸了起來,那些水花也濺了起來,濺到了我們的臉上,當時我們非常生氣,狠狠地揍了他一頓,但后來我們居然成了玩鞭炮的好朋友。
我們農村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只要天一擦黑,鞭炮一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
過了臘月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忙著大掃除,忙著準備好雞、鴨、魚、肉等。
我們家鄉的除夕,更是熱鬧非凡。家家都在趕做年菜,處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服,大門貼上了火紅的對聯。還有我們家鄉的壓歲錢,說起壓歲錢,那可是大有來歷的,傳說除夕之夜便會有年怪到來,父母為了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把一個紅包放在孩子的枕頭下,并告訴孩子們:如果有年怪來了,就把紅包送給它,用錢來賄賂它,然后它就離開,你便平安無事了。我也曾聽奶奶說:“除夕之夜,有一個大耳朵、尖鼻子、血噴大口的年怪,悄悄地來到一戶人家,獅的一聲把孩子驚醒,孩子見到年怪很害怕,后來小孩子壯著膽子叫年怪大哥不要吃他,年怪說你必須把所有紅包都給我,不然我就吃了你!盡管小孩舍不得自己的紅包,可性命要緊,不得不把紅包給了年怪。”這便是紅包的來歷。
一眨眼,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高高興興地去上學了,人們也該工作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的風俗。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3
除夕之夜,咱們全家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桌上的菜可豐盛啦,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咱們家的“大廚師”爸爸烹調的“醋溜墨魚”。你看,那用刀切成的一片片的墨魚片,炒熟了,澆上香氣撲鼻的醋溜汁,又香又好吃,吃上一口,讓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
桌上那瓶鮮橙汁,緊緊地吸引著我的雙眼。
我叫爸爸給我倒上一杯,爸爸卻給我出了個“難題”——“思晴,明天就是‘豬’年了!請你至少說出五個含有‘豬’字的成語,我就給你倒鮮橙汁。”“好!‘一龍一豬’‘豬朋狗友’‘豬卑狗險’……”可是我只說出三個,就只有抓頭皮的份了。我用眼睛看著爺爺、媽媽,媽媽輕聲地說:“‘泥豬癩狗’”爺爺瞇著眼說還有:“‘泥豬瓦狗’。”于是,我就大聲地一口氣又說了兩個,爸爸樂呵呵地點頭說:“不錯,不錯,說出了五個,有獎!”說著給我倒了滿滿的一杯鮮橙汁。
我站起來,高高地舉起杯子:“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豬(諸)平安!再祝爸爸媽媽:“豬(諸)年,大吉大利!掙更多的錢!給我買更多的……”我話還說完,長輩們都笑翻了天。
呼聲、話語聲、碰杯聲、歡笑聲……聲聲悅耳,聲聲動聽,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響樂,在除夕的夜空中蕩漾著,許久,許久……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4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今天特別的高興因為新的一年又來了,我在過年的這段時間里,有可以收到很多的紅包,這樣還可以增加我以前存在銀行里的錢呢!
我和媽媽打算去買一些年貨,送給咱們遠方家的親戚,送給咱們對面的鄰居,還可以送給咱們的親朋好友!過年特別的熱鬧,我也特別喜歡過年!
“叮咚~~”哎呀,親戚來啦,我媽媽熱情的招待這些親戚。為了讓自己多日沒見的這些親朋好友們,吃一餐上等的年夜飯,我媽媽費了好大的功夫才把菜吵得香噴噴的,不只是香噴噴,還香飄十里呢!親朋好友們都夸獎我媽媽又一雙巧手,我為我媽媽感到無比的驕傲!
咱們吃飽喝足了,該玩玩游戲了吧!大家都贊成,我建議,咱們還是玩飛行棋吧!我把姨丈送給我的超大的飛行棋拿來了,大家都目瞪口呆了呢!有的人問這是不是從外國買回來的?有的還問到是不是很貴啊?說實在的,其實我也不知道。
開始玩了,哇,咱們正在激烈的比賽中,你們猜猜看,結果怎么著?呵呵,優勝者居然是我!我非常非常的興奮,大家都說:“哇!瑤瑤,你好厲害哦!”我聽到了他們的夸獎以后,心里美滋滋的,好像有一種說不出的美的感覺。
今晚,大家都玩的非常高興,非常興奮,咱們也都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年夜飯了,我和媽媽都非常的慶幸!
我就和媽媽收拾碗筷,在收拾的過程的當中,這是我吃的最快樂最有趣的一個年夜飯了!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4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譽為“道德之鄉”——渦陽縣城的一個村莊,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就拿過年來說吧!
大年三十俗稱除夕,在這一天家家都吃肉餃,寓意是昏昏沉沉地過完了一年。在吃餃子時要比家里的人口數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會點上兩根大紅蠟燭,徹夜不滅,并且一直點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會在這一晚“守歲”,老年人守歲是對匆匆流去時光的惋惜,而小孩守歲,則是為了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點的時候,我們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一大早,我們便動身去上墳,拿著冥幣、黃紙,還有鞭炮。人們在上墳的時候,會將黃紙點燃后放在墳頭前,那燃過的黃紙灰被寒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餃,而不會像前一天那樣吃肉餃,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樣昏昏沉沉地過了。吃完早飯,男人通常會帶著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戶地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里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最能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拿紅包了,不過這紅包得來的可不容易呢,因為這是小孩跪地磕頭得來的。
隨后在大年初幾的這幾天,吃飯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時間都是在一天三頓飯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不絕于耳,顯示出春節歡慶而熱鬧的氣氛。
一個普通平凡的習俗,更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些文化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這些結晶需要我們繼承與保護。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5
我國的風俗文化豐富而又源遠流長,是全國人民的驕傲。雖然我國有著共同的節日,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民俗傳統。
在我的家鄉有著很多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民俗傳統。不管是從吃的還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在元宵節或者春節的時候,我們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如果說了便需要用紙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打罵或者摔碎東西,萬一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便需要將碎的東西收藏起來,口中同時要念歲歲平安。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為“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面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么樣?我們這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了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6
過春節,對我來說是最開心也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吃餃子,看春節聯歡晚會,發壓歲錢等等,但我的春節記憶還停留在那個下雪的冬天和放鞭炮。
在我的春節記憶里,早晨起來推開窗戶,哇,窗外那白茫茫的一片,是那么耀眼純潔,深深地吸引著我,大地好像披上了白色的外套,每當這時,我都迫不及待的約上幾個好朋友,一起去外面打雪仗,堆雪人,別提多暢快了!瑞雪兆豐年,大雪對莊稼也是有好處的,可是今年鄭州幾乎在過年的時候沒有下雪,這讓我不免有些失落!
放鞭炮是我覺得春節最有氣氛的一件事,那響徹云霄的鞭炮聲聽著就覺得給力。在我的春節記憶里,從三十晚上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都能聽到那“砰砰砰……”的鞭炮聲,當看到那鞭炮變成一道閃光,內心就無比的激動。我總是和哥哥姐姐們一起放,因為爸爸媽媽不放心我一個人放鞭炮,說很危險!現在,當我看到鄭州的霧霾天氣越來越嚴重,空氣質量越來越差時,我覺得還是應該為了我們的藍天,合理合量的放鞭炮!
這就是我的春節記憶,那個下雪的冬天和那一掛掛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7
“春柳深處農家好,白楊水邊村舍新。”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副春聯。這幅春聯也象征著我的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在山東省的菏澤市。那里有“中國牡丹花之都”的美稱。而我就在那里的一個小村子出生的。
說起那里的春節,那個是非常有意思的。
除夕那一天,咱們的長輩,早早起來開始包餃子。而咱們小孩子呢!就去跟著爺爺貼春聯,用刷子向盛滿漿糊的盆子沾一沾,再把刷子向墻上上下一刷,再把春聯向上一貼,就好了。除了貼春聯,咱們還要在門上貼一些四字成語比如“抬頭見喜、出門遇喜”等。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咱們就去每一家拜喜,遇見長輩拜一拜。遇見平輩道一聲:“新年好”過了一圈下來,咱們小孩子的包里全是糖,花生,錢等等。
拜喜過完后,咱們就拿著鞭炮,紙錢去拜廟。
到了廟之后,先把紙錢燒完,接著出去放鞭炮,外面都是震耳欲聾的響聲,我和哥哥弟弟們躲在廟里不敢出去,生怕有鞭炮炸到自己。如果把菏澤市的所有鞭炮聲加在一起,肯定能讓地球震三震。
拜廟完了之后,就開始吃餃子了,咱們那把做好的餃子給每一家送一碗。每家也會回敬咱們一碗餃子,意思是:互相給福氣,福福氣氣。
過完年之后的每一天又會有福氣,窗外鞭炮依舊,窗內是溫暖的海洋,大家在吃團圓飯,團團圓圓過年。咱們那的春節有意思吧!你們那呢?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8
過春節的時候有許多習俗,比如拜年、守歲、放鞭炮、吃年夜飯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餃子。
過春節的時候,我吃著美味的餃子,便躍躍欲試,想自己做一回餃子。因為是第一次做餃子,媽媽幫我減少了一些難度,餃子的餡兒幫我做好了,餃子皮也捍好了,用皮來包餡兒的任務就交給我了。我自以為包餃子是很簡單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細做,結果剛剛做好第一個,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餃子皮里放一大塊餡兒,心里想:餡兒多放一些,吃起來才過癮。可是餃子皮小,不能把餡兒全都包起來,我沒把餡兒取出一些,而是繼續用勁壓餃子皮。接著那餃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壓力,皮破了,餡兒一起都露了出來,然后我也沒多想,就將錯就錯,又拿來兩張餃子皮,把餃子上的大洞補起來,最后包出來了一個“巨無霸”餃子,它的大小一個抵三個。第一個餃子失敗!
第二個餃子在包的時候,我吸取了第一個餃子的失敗經驗,只放了一點點兒餡兒,后來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開,往里面繼續放餡兒,只是拆皮的時候用力過猛,餃子皮居然不爭氣地又破了。第二個餃子再次失敗!
第三個餃子,大小適中,終于勉強成功了,接著我就以第三格餃子為基礎,又飽了許多成功地餃子。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餃子最好吃。包餃子就是我最喜歡的春節習俗。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08-19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10-04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11-16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10-10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03-07
家鄉的春節作文六年級03-07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10-11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10-11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10-28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