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集錦五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記憶里,家鄉最熱鬧的節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鄉比春節還要熱鬧、隆重。
冬至,孩子們的第一件大事是買湯圓,有豆沙餡,綠豆餡的,也有表里如一的白湯圓,第二件大事是買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們,什么“二踢腳”、“竄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搶手貨,有錢人家還會買火箭禮花,冬至前一天夜里,要是看見自家陽臺上有人放煙花,那大人們的往往只會笑罵幾句,隨即打住了。
小孩子歡喜,大人們也忙碌,男人們要自己開車或托人進城采購冬至當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們則在家中制作各類粿品,還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一些小販抓住商機,在市場邊上賣起了小吃,還有人殺雞宰豬,好不熱鬧。
冬至,終于到了。各家各戶傾巢而出,把滿滿一大桌的魚肉、鹵鵝、粿品和豬肉等搬到村子的廣場上,用來拜“老爺”,冬至一整天,山上的幾座老爺廟都人來人往,香火不絕,還有一個從外邊請來的戲班子,在村內廣場搭臺演潮劇,小孩子們都在自家天臺上“幫”大人放鞭炮,鞭炮聲一響,村里也算是開始準備過年了。
家鄉的冬至,年年都是熱鬧非凡,咱們村里雖不比城里,卻也要過冬至,而且過得比城里還熱鬧。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除夕一過,便到了大年初一。在我的老家大年初一這一天是要祭祖的。
大年初一,全市的人都在忙著祭祖的事宜。我們家也陷入了忙碌之中。媽媽將米飯煮成三成熟,堆到了兩個碗里,再一扣,米飯便高高的隆了起來。而姐姐和爸爸合力將桌子搬到了門口,然后將一張紅紙放在桌子前,用燭臺壓好。而我正和媽媽一起準備祭品。我拿起個一個碗,在底部鋪著沙糖桔。沒一會兒,碗底便鋪滿了。到了最關鍵的地方了,我小心翼翼的拿起沙糖桔堆在碗上。我的心就像被跟繩子綁住一樣,被緊緊的勒住,喘不過氣來。
很快,橘子就和米飯一樣,高高的隆起了。媽媽也將豆腐、米糕和年糕放在了盤子里。燭臺上也插上了蠟燭,香爐上也插上了三根香。一家人又忙了許久,木桌上才擺滿了祭品:年糕、豆腐、茶水、米糕、橘子……如果出去逛一圈,家家都是這副光景,而且上午時,還不能吃葷食,只能吃素食。
到了下午一兩點鐘,家家掛起祖宗的畫像,然后就開始放鞭炮。全村鞭炮聲不斷,香的煙從家家的門中飄出。媽媽將豬肉、魚、雞蛋等肉食裝進木籃里,放到桌上。也是從下午開始,就可以吃葷食了。
就這樣,一直擺到大年初三,桌子上的一切才全部撤下。聽爸爸說祭祖是為了祈求祖宗的保佑,也是為了讓人們不忘根本。從很久以前便一直傳下來,直到現在都在繼續。
我們家鄉的`祭祖別具特色,同時寓意美好,我為這習俗感到驕傲。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我生在城里,長在城里,可是每年都要回幾趟南鄉老家。
我的老家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南鄉,有許多風俗習慣,比如疊羅漢,大年三十祭拜祖宗等,但我最趣味的是“祝壽”了。
今年,外公六十歲了。到了大壽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準備熱熱鬧鬧地為外公祝壽。
祝壽選在大年三十的頭天,我們大家都來到外公家里。這可是我們小孩最熱鬧的時候了,叫啊,跑啊鬧翻了天。大人們忙里忙外,廚房里飄來丁丁當當的案板聲和蔥花香味兒。
傍晚時分,我們開桌吃壽酒了。我看見外公這個“老壽星”沒有上酒席,就納悶地叫著“外公呢外公到哪里去了呀”媽媽聽見我喊,就笑著說:“外公不在那里!在另外一桌!”我更疑惑了:“今日是外公祝壽,他怎樣不到呢”我的話剛說完,堂前里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紅著臉,有些害羞了。舅舅說:“這是家鄉的習俗,老壽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如席的。而是請幾個和外公要好的長者作陪,他在另外一個地方喝酒呢”
聽了舅舅的話,我們幾個小孩吵著說:“舅舅,你就給我們說說家鄉祝壽的習俗吧!”舅舅笑呵呵地說:“我明白多少說多少,也不是很清楚的!”“好呀!好呀!”我姐妹幾個異口同聲地叫著。舅舅一邊倒酒,一邊說:“祝壽是南鄉的一個風俗,一般以女婿女兒為主,我們兒子就是作陪的。無論男女,到了三十就能夠做壽了,一般四十不做的,一百歲也不做的。意思就是‘四’即‘死’,不吉利的。一百歲呢,太滿了,‘滿招損’呀,也不做的。”舅舅倒好了酒,坐下之后說:“祝壽還要拜壽的。拜壽要先設好壽堂,掛燈結彩,正中掛‘壽’字,兩邊掛壽幛。早上吃茶葉蛋和長壽面。午時拜壽,老壽星上座受拜。我們午時不是拜了嗎”“拜了!拜了!”我們嘻嘻哈哈地說著……
這次給外公祝壽還真學到了不少知識。家鄉的習俗讓我難忘而充滿好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炒東西;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日,包餃子;年初一,過大年”。這媽媽家鄉過年時老人都會這樣告訴小孩的過年風俗。
媽媽的老家在湖北省襄樊市,我也算半個湖北人,按照湖北老家的老規距,在臘月初八時,春節就差不多開始啦!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臘八飯,俗話說得好:“吃完臘八飯就把年貨辦。”在吃完了那極具特色的臘八飯后,大人們開始忙碌了,他們必須預備過年所有的東西,所以小孩子在那時最自由。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天,家家晚上都要炕灶餅,灶餅分為兩種:甜的和咸的。甜的餡是用白沙糖或黑芝麻或花生做的,而咸的則是用肉未加其它料包制而成。哇,一說到這個,整個人都不好了,口水都快滴下來了。想想那個味,好像就在鼻間縈繞。每到這一天,最忙的就是外婆,她一大早就開始和面,發面,等到面整理個發好已是下午。她又把準備好的餡包進面里,做成餅狀,一個一個的先放在鍋里把兩面炕成金黃色,然后再放進蒸鍋蒸二十分鐘,這樣灶餅才算做好。按照風俗,第一個灶餅,我們自己是不能吃的,要丟到灶里,敬灶王爺。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在農歷二十四日,家家戶戶都要清除室內積塵,俗稱“打堂廊灰”,二十五日與二十六日都是在為過年的年菜做準備。
“二十七,炒東西;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在農歷二十七日時,每家每戶都要炒花生、玉米一類的東西,到那時,小孩子就可以偷偷拿幾個來吃。農歷二十八與二十九日,每家每戶都要蒸饅頭、包子,留到過年吃。
“年三十,包餃子。”包餃子要包“元寶”,這樣表示來年財源廣進。以前,在年三十還有兩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一個是燒炭火,三十晚上,火盆里的火是不能息的,要一直燒著。另一個是打好水,水缸里的水必須是清水,而且一定要一滿缸才行。
這些都是老一輩的風俗,理應流傳下來,但卻因一些原因沒有流傳下來,一些傳統逐漸成為了歷史。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應該把這些傳統傳承下去,讓過年更有年味,讓傳統節日保留傳統的味道。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轉眼之間就到了一年中最末的時候春節的除夕。我的家鄉在千身湖,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快樂的笑臉。
除夕的這一天,大家一大早就開始在門上貼對聯,在屋子的門上貼上福字。因為貼對聯和福,以工整抒發了美好愿望,而且為節日增加了喜慶的氣氛。我也在我的房間門上了福,我把福倒的貼意思是福到了。
之后,家家戶戶飄出了雞鴨魚肉的香味,我們家也不例外,也開始了做年夜飯,但我們在廚房外面的也沒有閑著,媽媽從抽屆里拿出幾張紅卡紙,又拿出了幾把剪刀,還有一本剪紙大全,提議,我們一起剪紙吧!大家一齊同意,看著剪紙大全剪起來,開始剪一點都不容易,但是我還是一會兒這里剪破,一會兒那里剪破,但我沒生氣,而耐心的剪下去,!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的剪出了雙喜,其他人也剪的非常好,我們十分高興。
過了好一會兒終于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餐桌上的菜有魚、有蝦、有排骨和餃子等等。光看看就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立馬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活像幾天沒吃飯的人一樣,而且在餐桌上爺爺奶奶給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又吃了好吃的,又有了紅包,我的心里是吃了蜜一樣甜。
吃過年夜飯,我們一家做在電視機旁看春節年歡晚會,一個個節目讓我日不暇接,其中我最喜歡看看小品,讓我看的哈哈大笑。
這天晚上還有一個活動就是守歲,就是十二點之前不可以睡覺,這對于早晚的人真是個難題。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風俗05-15
家鄉風俗04-09
家鄉風俗08-14
家鄉風俗04-09
家鄉風俗05-15
家鄉風俗08-14
家鄉風俗六年級作文06-16
介紹家鄉風俗作文03-24
家鄉春節風俗作文03-25
家鄉的風俗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