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鄉一陸豐,也有不一樣的習俗。
在我的家鄉準備過年時,家家到幾十里買年貨,要準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號在新年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八就開始大掃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將垃圾、灰塵掃走后,就把買的吃的擺上桌,讓客人和家人吃。在這一天,已經漸漸會有客人來做客了,無論是隔一面墻的鄰家親戚,無論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會趕來做客。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海鮮與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這一夜,在廣場上會演“潮劇”,會有很多人前往觀看。不僅如此,在廣場上還會有人在賭“魚蝦蟹”,時不時連孩童子也會拿著十塊、五塊前往去賭一賭,因為過年開心。此時此刻,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因為都去看戲了。
正月初一與除夕截然不同。這一天,大人們都在家中看看電視什么的,只有孩童偶爾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到臨,有一個高潮到了,許多的人都蜂擁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親戚家拜年,孩童子都應接不暇,嘴里不停說著“新年快樂”等吉言,然后不停收著紅包,到下午時會有舞獅不斷進入一戶戶人家,舞獅代表吉祥,意味福氣來了,大家都十分樂意它們進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過去了。在正月十七過去,家鄉的新年也就算過去了。學生們該去上學,大人們又去照常工作了。雖然新年過去了,但孩童還會放放鞭炮,還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來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過去。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每到冬至,我們家里都會包餃子,吃餃子,這是家里常有的習俗。因此,冬至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
包餃子當然先要把食材準備好,有豬肉、芹菜、白菜、香菇……把它們一個個的放進榨汁機里炸碎,放上鹽、味精等一些調味的東西,將他們在大碗里攪和一下,包餃子用的餡兒就做好了。
現在我們開始包餃子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一片面皮攤在手上,在面皮的周圍沾上水,再放入肉餡。奶奶說:“看!像奶奶這樣包的餃子準好看!”
我慢吞吞地將手中的餃子拿起來說:“奶奶……我這餃子……吃的好像……有點多。”
奶奶哈哈大笑:“你這的確是吃得有點多!連它的小肚皮都給撐破了呢!少放一點餡兒,這樣就不會破啦!蔽尹c了點頭,繼續拿起一片餃子皮,專心致志地跟著奶奶學。
先是按之前沾水、包餡,這次包的餡不多不少,沒有撐破。我小心翼翼地將皮邊黏合,我很有成就感地說:“看看我!竟然包出了一個完美無瑕的餃子!”
奶奶一看:“你那是餃子嗎?一點形狀都沒有!
“哦,能包攏就不錯了!蔽易焐喜环䴕猓睦锵胫欢ㄒ谩N彝低涤^察奶奶是怎么包的,也學著一步一步包,包著包著就會了。我不僅包出了元寶餃子,還有三角形餃、魚形餃、月牙餃……包的餡兒也不一樣,有蘑菇餡兒、香菜餡、蘿卜餡兒……
餃子煮好后,我們家人吃的那是一個開心。你說說,一邊看著有趣的電視,一邊吃著自己包的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那怎能不高興?怎能不快樂?
每到冬至,都有餃子吃。餃子皮薄餡大,舌尖上的美味,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因為餃子,我喜歡冬至。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在安徽,春節差不多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這是一年里最熱鬧的時候,人們忙碌了一整年,大部分會在這個時間趕回家過年。村子里熱鬧了起來。
臘月24這天要做豆腐、炸圓子。早上起床,家家戶戶都飄著豆香味兒。用柴火將鍋燒熱,將泡了一夜的黃豆磨成糊,放入鍋中再加上水。熬到微微粘稠,就可以出鍋了。在正方形的木架上鋪一層紗布,將熬好的糊放上去,把木架固定在老屋的房梁上,接著,開始過濾。將過濾的豆漿再次下鍋燒開,放入石膏點鹵,冷卻后倒在豆槳布袋中,用重物壓兩小時,這樣豆腐便做好了。燒開的豆漿也可以直接喝。
接著,就是炸圓子。將煮好的一大鍋糯米飯倒到盆里,再加入適量的肉沫、生姜沫、蔥花、鹽、醬油等調味品,然后用木棒攪拌,直到完全沒有飯粒了,可以搓成丸子為止。把糯米飯搓成一個個像乒乓球一樣大小的圓子,再撒上一層面粉,就可以放入熱油中炸了。在鍋中不停地上下翻動,等到圓子呈現紅褐色,撈出即可。第一鍋圓子一定要要裝在盤中,擺放在灶臺上供給灶王爺。聽長輩們說,寓意是來年風調雨順有吃有喝。
中國還有許多節日和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值得我們去了解。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小村莊。那里的風俗有很多,不過最熱鬧、最隆重的節日還是元宵節。
有個關于元宵節的傳說:從前,有一只火神鳥闖入了人間,被人類給誤殺了,因此激怒了上帝,上帝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這一天,讓大火燒遍人間。當上帝施法后,火神鳥十分可憐人類,把上帝的法術給消除了,并告誡人類,每當正月15這一天家家戶戶掛滿紅燈籠,好蒙騙上帝。
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遠在千里之外的子女們,除非萬不得已是一定會回來看望家里的長輩的。在那之前,長輩們會在家里親自做元宵,元宵的`種類很多:花生仁餡的、黑芝麻餡的、桂花餡的等等;形狀有圓圓的,有大如核桃的湯圓,也有小如花|生的珍珠小湯圓,現在湯圓的種類花樣多了不少呢!除了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會選擇去商店購買元宵,等到子女們回來,熱騰騰,香噴噴的元宵已經恭候多時了。情人們互相寒暄,訴說著最近的不易與幸福。
中午,一大家族的長輩領著親人們來到寺廟祭拜上帝。需要奉上一雞一鴨和一碗元宵湯,族人們跪在地上。雙手合十面向上帝的雕像開始祈禱,領頭的長輩嘴里發出“嘰里咕!钡墓致,像是在念什么咒語似的,不過大致意思是請求上帝保佑人間百姓安康之類的話。
夜晚降臨,家家戶戶就立即掛起紅燈籠,放焰花,并做好元宵,搬一個桌子在院子里,擺上元宵和一些菜,在五彩繽紛的天空襯托下,在歡聲笑語中欣賞著皎潔的月光,享受著元宵節的歡樂……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端午節在中國歷史上,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節有著許多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
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端午節,都會吃粽子、插艾草。
在端午節前一天,奶奶會先到街上去買糯米、豬肉、粽葉、大棗……先將豬肉用醬油和鹽腌制好,再煮熟,再將糯米進行同步操作,之后,奶奶用漏斗把糯米和豬肉塊放進去,然后加上一顆大棗,把粽子用絲線纏繞,放入水中小火煮一夜,再向艾草插入門前,在我很小的時候是聽奶奶說這樣可以避邪,防止鬼怪入侵,也能讓插艾草的這家人百毒不侵,我聽了覺得很新奇。
端午節到了,還在床上的我就能聞到樓下的粽子的陣陣清香,我趕忙洗漱完走到樓下,大鍋上熱氣騰騰,白煙裊裊,綠油油的粽子映入我的眼簾,使得我不得不大口稱贊,我急忙撥開粽葉,軟軟的糯米便透了出來,咬的第一口我便吃到了肉,肉旁邊的糯米十分鮮甜,我終于意識到了,肉旁邊的糯米就是這個粽子的好吃的所在,這糯米進入了我的味蕾,慢慢的滑入了食道……
我細細品嘗著這一口,仿佛回味到屈原所在的戰亂時期,想到了那個時候的人們一點糧食都吃不到的樣子,這粽子的味道好像有點凄慘而悲涼,我又想到趙國戰敗,屈原那痛苦的樣子,我不禁感到惋惜。
今天我們的一切都來之不易,請大家珍惜現在的時光。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洛南縣一個安靜、優美的小村莊。因為遠離城市的喧鬧,這里的生態環境非常好,空氣很清新,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習俗,我非常喜歡這里。
每年快過年時,一到臘月村子里家家戶戶都開始蒸饅頭、包包子,都是自己磨的面,味道好極了。最好吃的是一種叫“油馃子”的面食,發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鍋里一炸,變得金燦燦、圓滾滾的,像一個個金色的元寶,吃了這個“元寶”來年一定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過年夜飯,一家人就圍著火爐開始包餃子,奶奶就會在餃子里悄悄地放上幾枚硬幣,這里大年初一早上吃餃子,來慶祝新一年的開始。吃餃子時大家都在試誰的運氣好,奶奶說,吃到硬幣的人來年一定有好運。
整個正月,小村莊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數不清。我喜歡這里,這兒的習俗真有趣。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7
說起咱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那就拿過春節的風俗來向大家介紹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這一天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一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而且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這也是節目的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到愉快,在新的一年里為人們帶來吉祥。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當然就是吃餃子了!為驅邪惡,圖吉利,餃子必須要煮得多還得有余,飯后還要在鍋里放上幾個饅頭,這些都意在年年有余。要是餃子煮破了,不可以說“破了”要說“掙了",就是賺了的意思。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兩碗,意思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人丁興旺。吃餃子時還有許多樂趣呢!新年里吃的餃子里包有棗子、栗子、錢、花生米等物質。吃餃子時吃到的第一個餃子里包有什么象征物質,新的一年里就會像物質象征的那樣。如果吃到紅棗,新的一年里就會紅紅火火勤勞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著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做事有干勁;吃到花生米,就意味著長命百歲,行大運;吃到錢,那就意味著發大財,日子紅紅火火……不管誰知道哪一種,大家都會衷心的祝賀。如果是小孩吃到錢,那就代表學業有成,大家都要祝賀他(她)。
春節時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問好,晚輩向長輩問好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打電話拜年,給別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春節風俗。你們的家鄉也一定也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吧?那就把你們家鄉的風俗也結介紹給大家聽聽吧。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與往常一樣,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綿綿。
我和媽媽來到森林公園踏青……上山時,周圍全都是油菜花啊!細細的雨絲柔軟地飄落在花瓣上,融成晶瑩的水珠。只見幾只燕子在低空尋找落腳之地。
只顧享受森林山脈的清香,雙腳早已走的麻木,我坐在路邊的石頭上休息,媽媽從包里拿出一個青團遞給我,我看著拳頭一半大小的青團,墨綠色的青團因為和了糯米粉變得晶瑩剔透,活像一個圓鼓鼓的翡翠。我咬了一口,青團是粘的,是甜的,活像過年吃的湯圓,但又有一股清香,我兩口把青團塞進嘴里,擠出一句話:“媽媽,為什么只有清明才有青團吃呢?“
媽媽微笑著給我講了個故事: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一位農民在耕地時見清軍正追趕以為太平軍官,農民急中生智,將太平軍官扮成自己的樣子,才讓他逃過一劫。后來,為了不讓清軍發現自己送他吃食,他就用艾草和著糯米粉做成青團。后來,太平軍官成功返回大本營,原來他就是忠王的得力大將。
為了紀念“救命青團“太平軍每年都吃青團。
我咽下甜甜的青團,頓時覺得它不止是吃起來香,還有一股力量所在——那是來源于勞動人民的智慧,為了美好生活而奮斗的力量。
對于這些風俗文化,我們不僅要感謝,更應該永遠牢記這些富含古代勞動人民精神智慧的傳統,將它們傳揚出去,名揚海外。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8篇】相關文章: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5篇05-06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五篇04-27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10篇05-10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6篇05-13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5篇05-12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六篇05-12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九篇05-10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合集8篇04-19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匯編8篇04-27
介紹家鄉風俗作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