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1
我喜歡數學,尤其喜歡在數學題中那種尋寶探秘的感覺。每當我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攻克一道難題時,我都會有種攻克難關的勝利感,那種感覺別提多帶勁了!
這不,最近我又碰到一道讓我印象深刻的題目。題目是這樣的:“一輛小汽車從A城開向B城,每小時行110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A、B兩城的中點35千米,問AB兩城相距多少千米?哦,這么簡單呀!我很快地列出了算式,110×2.5=275(千米),275+35=310(千米),310×2=620(千米)。三分鐘不到的時間,我就順利地寫上了答案。沒想到媽媽給我批改時,畫了一個大大的“×”,我疑惑地又在心里過了一遍剛才的解題思路,應該沒錯呀!看著這個紅紅的“×”,自感有點委屈,在確信自己沒有錯之后,我毫不猶豫地拿著書去找媽媽評理。媽媽看著我理直氣壯的樣子,啥也沒說,只是讓我再仔細讀題目,并要求“一字一句”慢慢讀。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按照媽媽要求讀題,在讀到“這時剛好離A、B城的中點35千米”這句時,突然感到有點不對勁,仔細推敲一下,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題目中所說的“離”字,并沒有說明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
我頓時恍然大悟,如果汽車還沒有行駛到中點,在距離中點還有35千米停下的話,那我的答案就沒有錯。但如果是行駛超過中點35公里,那就應該把275+35=310(千米)改成275—35=240(千米),答案就是240×2=480(千米)才對。因為這兩個算式都是對“距離中點35千米”的正確理解,也就是說,這道題有兩個正確答案,但是計算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這時的我茅塞頓開,想起了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沒考到滿分的遺憾。那是一道非常類似的填空題:一個長方形,一條邊長4厘米,與另一條邊的邊長相差2厘米,求它的周長多少?
考試時,咋一看這題很簡單,又是填空題,沒有考慮到這個“相差”包含了兩種可能性,直接填了其中一個答案,卻因為自己的失誤,而遺憾地與“100分”失之交臂。沒想到我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真的非常慚愧呀!其實,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練習或考試中經常被我們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而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現在的我,越發地喜歡數學,不僅僅是因為能在學習中獲得攻克難關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能讓我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正,讓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一直勇往直前。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2
曾幾何時,我很不喜歡數學、排斥數學,曾幾何時,我又是多么地喜歡數學、癡迷數學。這種變化是從我在五年級時遇到了這位數學老師開始的。是她,提高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她,激發了我對數學的興趣,還有一種競爭向上的心理。
老師姓李,單名一個“娜”字。脾氣時而火爆,時而溫柔,上課時臉拉得如“長白山”,下課后又如我們的好朋友般親切。我們班同學私下里稱她“兩面派”。 記得有一次數學課,李老師反復地講解后,看到仍一臉迷茫的我們,生氣地把手中的粉筆狠狠地一扔,可憐那粉筆剎那間骨斷筋折,足見李老師的力度。她火冒三丈地說:“你們不會,還不認真聽?干脆別學了!二班、三班人家一節課講過去了,咱們都講三節課了!你們怎么回事啊?道理你們都懂,怎么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哼!還想考好學校,照這樣下去,小學都上不下來……”這時的李老師簡直像個生氣的孩子,足足瞪了我們好幾秒鐘,威懾力還是很大的,待看到全班同學皆屏住呼吸、鴉雀無聲時,方從粉筆盒中又抽出了一根粉筆,繼續為我們授業解惑。
別看李老師上課這么火爆,下課可就不同了。當我把改正后的作業交給她時,她的臉便笑成了一朵花:“嗯,對了,這回會了嗎?”我連忙回答道:“會了。”李老師的笑更加燦爛了:“好了,你真棒,出去玩去吧!”我馬上如釋負重、心花怒放地“飛”了出去。
那天,萬里無云,可我卻在李老師的辦公室里滿腹疑云地問問題,李老師耐心地為我講解著:“這里面誰是單位1?是蘋果的總數……不是嗎?題上問得是誰?……梨呀,那為什么不是蘋果呢?因為蘋果沒有總量!……”可我的腦子就是轉不過彎來,總認為自己的解題方法是正確的。偌大的辦公室,師生倆旁若無人地爭執著,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直到上課鈴響了,我終究還是“山重水復疑無路”。于是李老師說:“下午我再給你講,你回去也好好地想一想,把這些問題琢磨透,然后我再給你講講這一種題的特點,再練習一些基本題,夯實一下基礎,再深入研究……”
在李老師嚴厲而又耐心的指導下,我的數學成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不僅愛上了數學課,也愛上了李老師的“兩面派”性格,嚴師才能出高徒嘛!李老師眼角的皺紋雖日益增多,但我對她的愛也越來越深。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3
在這六年級的小學生活中,令我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李老師的第一節的數學課。
還記得在六年級之前,我在數學課上的發言一直是很積極的,成績也還算不錯。可就在即將上六年級時,我聽同學說,我們要換數學老師了,這個老師非常的嚴格,大家可要小心一點了。
自從我聽到這個消息后,心想:唉,以后的數學課我都不能積極發言了,因為萬一錯了,老師可能會……雖然怕老師,但又不能不上課,于是,我還和以往一樣,背上我的書包,去上學了。
“什么!第一節課上數學!”我到班里后,就聽到了楊好菲的一聲大叫,心想:完了,第一節課就要倒霉了。
“叮,叮,叮……”隨著一聲聲的鈴聲響起,第一堂課開始了,李老師拿著教課書,做了一下自我介紹,就開始上課了。李老師一開始問的問題都很簡單,于是我便條件反射地舉起了手,又忽地想起 了如果說錯,老師會大發雷霆的樣子,于是又很快的把手縮了回去。
“來,請那位同學回答一下,你叫什么呀?”朝李老師地手指的地方看去,同學們的眼睛齊刷刷地看著我,我只覺得臉上像燒一樣,很燙!我站起來說:“我叫張宇萌,我覺得這個可以……”李老師 目不轉睛地盯著我,不時的說:“恩,對。”我說完以后,閉上了眼,低下了頭,臉更燙了!“很好嘛,為什么不敢舉手呢?”“啊?”我小聲說道。聽了老師的這一句話,我又鼓起勇氣看了看老師, 而老師給我的一則是一個充滿了希望以及期待的一個笑容。李老師又說:“咱們上課就放開,想到了什么就說,也可以不用舉手說,說錯了也沒關系。”
在以后的數學課上,我可以大膽舉手,不僅是我,同學們也紛紛地回答問題。從這以后,我不管上什么課,老師提出的問題,只要我會,便舉手回答問題。
我們上數學課不僅是學習知識,還不時聽老師說一些他小時候發生的趣事,經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也使我們的數學課別有一番風味。
這是我最難忘的一節數學課。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4
剛剛步入初中這個陌生的環境,心里是又緊張又害怕。數學是重要的一門課,要是學不好,那就麻煩了。數學這么難,那數學老師肯定嚴格要求,因為有很多人都學不好。我的初中第一堂數學課是這樣的:
上課鈴剛打響,一個瘦高的老師從門外走進來,奇怪的是他并不著急上講臺,而是在教室前門邊面帶微笑的看著我們笑了兩分鐘。我在想:這個老師是不是進錯班了?為什么還不上課?這時老師立刻走到我們的課桌前,用溫柔而又淡定的聲音說:“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從今往后,由我帶領你們沖過數學這道難關。”老師說著擺了一個向前沖的姿勢,這動作實在令人發笑,但是面對如此奇怪的數學老師,嚇得我們連大氣也不敢出。
老師終于走上講臺,開始講課。黑板上寫下了幾個皮球大的字,“這是我們第一個月要學的內容,”老師說,“希望大家學好這一章,基礎打好才行啊!”老師說這句話時,臉上的笑容竟沒有了。老師講課時神采飛揚,漸漸的我們感覺到數學也不是特別的難。
后來的每節課的難度不斷增加,老師依然講的很好,讓我們能聽懂,我們也越來越佩服他。我們大家都發現老師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把他自己的事情全部跟大家分享,每次都讓我們開懷大笑,這笑聲帶領我們沖過數學這道難過去的坎。老師說:“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對,說的沒錯,只要好好做,認真做,任何事都難不倒我們。
這就是我們的數學老師:袁老師,一個從不訴苦,不給人壓力而給人動力的人。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5
我們一定要看清每一件東西,不要被它所迷惑。否則,就會留下后悔。這不,我就留下了一次后悔。
我的數學成績不錯。每次都能穩穩地排到全班前三名(幾乎每次都是90分以上),成績根本不用老師操心,要不出意外(不馬虎),我都能創造數學新紀錄。可就是這樣一次次的榮譽讓我逐漸忘記了自己,看是變得目中無人,開始變輕飄飄起來。
又是一次數學考試,我滿懷信心的掃視了一遍試卷,胸有成竹的做起題來。我幻想著自己卓越的成績和數學老師贊揚的聲音,幻想著同學羨慕的目光和家長鼓勵的眼神,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監考老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才使我的情感稍稍收斂一些。我繼續心不在焉的做著題,到了交卷之后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也曾經問過自己,要不要檢查一遍?唉,算了吧,怪費時間的。最后一絲希望被我的虛榮感打碎了。
我得意洋洋的等待著老師發卷。當卷子發到自己手中,我卻愕然了:77分!!!這還是我嗎?后悔,難過,崩潰。百般情感涌上心頭。怎么會這樣?為什么會是這樣?他們都考那么多,而我。
我冷靜下來后,開始反思自己的錯誤,總結出以下幾點:1、不要被一些贊美的語言所迷惑;2、要虛心,不要在考試中被一些負面因素所影響;3、完成試卷后一定要多檢查幾遍,盡量減少漏網之魚的出現。
唉,好后悔啊。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6
數學是什么?有的同學說數學就是一些應用題,有的同學說數學就是一些加減乘除,還有的同學說數學就是你去買東西時,對自己需要付多少錢的計算。
數學究竟是什么呢?其實之前我也說不清楚。直到今天我參加了蕭報小記者組織的“一堂特別的數學課”活動,才對數學究竟是什么,有了一些概念。活動的主講人是“牛娃奧數課程”創始人,錢塘文理院校長,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金牌教練——章老師,剛見到章老師時,給我印象,就和我對數學的印象一樣普普通通,看上去沒什么特別?可是為什么要叫“一堂特別的數學課”呢?
我帶著疑問坐在活動的現場,認真地聽著。原來數學是:數字,數論,推理,幾何,代數,統計,排列組合,應用題和計算。其中最重要最常見的就是計算,計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計算是很重要的,推理除外,其他都要用到計算。我們不光要會計算,還要計算得快和對。要怎么樣才能提高我們的計算能力呢?章老師告訴我們四大法寶:一是注重數理與算理,二是加強口算,三是總結方法與易錯點,四是掌握計算的技巧。聽到這里,我終于明白了:數學成績好的同學,并不是因為他們比別人聰明,而是他們有自己計算的巧方法,背后在默默地努力。如果我們要想把計算做到又快又對,該怎么努力呢?章老師也告訴我們,那就是要端正學數學的態度,勤加練習,掌握計算方法。
活動中,老師還運用了很多題目舉例,來讓我們加深學習數學的方法,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怎么巧算平時最頭痛的“兩位數乘兩位數”。明確了:加法是和在一起,先加誰都沒關系,減法就是分開,先讓減掉誰也都沒關系,倍數就是幾個幾,先乘誰沒關系,連除也一樣。
真不愧是一堂特殊的數學課,章老師原來并不普通,聽了這堂特殊的數學課,我開始崇拜數學了,開始崇拜章老師了,我對數學更有興趣了。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7
不知不覺中,兩周都已過去了,做為一名快要畢業的畢業生,我不禁感慨萬千。大家都在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地做一件事——堅持寫周記!這對大家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但可以幫助大家鞏固所學的學習內容,而且可以鍛煉寫作能力。 回顧前幾天的學習生活,我不禁受益匪淺。 經過一個星期的學習,我們學習了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和容積等知識。讓我們再來回憶回憶我們所學的內容吧!首先想想圓柱有什么名稱: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圓柱的底面,圍成圓柱的面還有一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把圓柱的側面展開,可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這樣我們很容易看出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底面周長乘高。
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呢?把圓柱的表面全部展開,那么我們就看出它像一個除號,圓柱的表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接下來又要做題了,而且還是要求很麻煩的圓柱體表面積。唉,求表面積還真不容易。需要求出底面積和側面積,還得相加,稍不留神就會算錯,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一塊求完呢?我思考著。看看底面積和側面積的公式吧!
S底=πr2,有兩個底面,也就是2πr2,再看看側面積公式:S側=2πrh,將它們兩個相加在一起,提取同類項:2πr,利用乘法結合律,組成一個新的公式:S表=2πr(r+h)。一個新的公式從此誕生。有了這個公式只用相
乘一次就萬事ok啦!
以前我曾經求過環形面積,運用了一個公式:S環=π(R2-r2),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是公式的組合啊!由兩個圓相減,提取共同的π,得到了新的公式。
這些新的公式的誕生都得歸功于靈活的偷懶!如果不是覺得太麻煩,其實也不會有這樣的公式。其實,靈活的運用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出題的人偷了一個懶,少說了一個條件,那么我們就可以多求一下。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我們偷懶,不偷懶都不可以。
有這么一道題:在一個大正方形里有一個內切圓,大正方形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求圓的面積。
如果按照常理,我們應該先求出大正方形的邊長,也就是d。然后再求出r,最后求出面積。可是,在這道題里,怎么才可以求出r和d呢?除非開方,可是這樣是很麻煩的,而且肯定求不盡,怎么辦呢?這時候就需要靈活的運用公式了。既然圓的面積公式是πr2那么求不出r求r2也可以呀!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整體a,也就是說,我們只用求出aπ就可以了。a怎么求呢?正方形的面積應該是(2r)2,化簡之后就是4r2,也就是4a這樣呢我們就可以用20÷4=5(cm2)求出a,再用5×π≈15.7(cm2)。圓的面積就約為15.7cm2。這樣,不用開方,也可以求出圓的面積aπ。 有很多公式相互結合就可以組成一個簡單方便的實用新公式。 只要創新,其實在把巨人們吃過的饅頭揉在一起,做成一個新的花卷,那不也是很好嗎?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8
“唉!又到體育課了……”體育課前,又響起了同學們的嘆息聲,這已成了家常便飯。每節體育課都是與往相同,枯燥無味。你說,同學們能不唉聲嘆氣嘛!可是,這節體育課是與眾不同的,到底是什么事情讓我們這么投入呢?
我們無精打采地來到了操場上,只見體育丁老師快速地走過來,神神秘秘地說:“相信大家數學還不錯,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做一個游戲,來考驗大家!”瞬間,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丁老師讓我們排成一隊,隨口說了一個數字:7,我們又異口同聲地問:“7?”看我們那么好奇,丁老師就不賣關子了,直接開門見山的說:“一會兒從一個同學開始數數字,但不能說7的倍數!”哈!真有趣!不過,答錯了可要做10個俯臥撐哦!
游戲開始了!只聽“1、2、3、4、5、6、8……”從聲音里可以聽得出來,同學們又激動又緊張。而我,又計算起來了。我埋著頭,數起了手指:班上有43個人,我現在排在第35個,輪到我的時候應該是多少呢?35÷5=7,35里面有5個7,也就是說他們會少數5個數,那就應該把35+5=40。嘿嘿!算出來了!頓時,我感覺輕松了許多,原來壓在心口的石頭也一下子掉了下來。不好,剛才有兩位同學發生了口誤,那就要把40+2=42,但是,42又是7的倍數,所以我應該說43。呀!到我了,我紅著臉大聲說:“43!”忽然感覺心里一陣痛快:數字真有趣!這不僅讓我們復習了倍數關系,還鍛煉了我們的反應能力!
數學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妙趣橫生!只要我們能善于發現它們,并能透徹地了解它們,那就能在知識的海洋中,任你翱翔!
【【推薦】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8篇】相關文章:
【推薦】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7篇01-13
【推薦】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6篇01-27
【推薦】六年級數學作文300字3篇01-30
關于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6篇01-21
關于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八篇01-12
【精品】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九篇01-12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7篇01-07
【精選】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8篇01-30
【熱門】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7篇01-27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十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