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六年級數學作文

時間:2021-12-03 18:16:01 六年級 我要投稿

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八篇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1

  寒假即將結束時,小博友峰玉雨楊發來紙條,要兒子關注鄭州外國語(高中部)學校信息,希望有時間有機會的話,參加一下鄭外組織的一些拔高考試,評估一下自己的實力,找找與鄭州市同級學生的差距。兒子看過紙條后,讓問一下雨楊哥哥,考察哪些科目,試題難易程度多高。不久,雨楊又發來詳細的說明:考試內容多為數學和物理,難度較大,但在初中一直參加競賽的同學會感覺不是特別難,如果沒有參加競賽,感覺會非常難。如果有能力不影響中考的話可適當做一些拔高題。

  雨楊的紙條也給我和孩子帶來一些信息,就是不參加這樣那樣的考試,為馬上到來的中考,乃至今后高中學習,也該拔高拔高數學水平了。可從小到大,兒子沒上過競賽班,也沒參加過各類競賽考試,拔高題到底有多高,競賽題都有啥,內容又有多難,心里沒數。開學前一天,兒子讓我和他一起去縣新華書店,想買本競賽書籍自學一下。

  書店距我家并不遠,沒事時我和孩子也經常去光顧,但從沒關注過競賽書。書店的書籍擺放是開放式的,我倆在里面開始一個柜臺一個柜臺地找,最后終于在一個角落里找到一摞中學競賽書,許是少的緣故,還沒有書目介紹。趕緊一本一本地翻找,十幾本不同的書籍翻完后,竟有點失望。雖然數理化三科都有相關資料,可看看出版日期,都是20xx年出版的,近幾年發行的卻沒有,或許是縣城的學生很少參與競賽,買此類書的人少,所以書店沒有更新,書架上這些應該是前幾年剩下的,不過有總比沒有強,何況教學大綱沒變動多少。兒子三科各挑了一本自認為適合的書,高高興興抱著回家了,說等有時間再看。

  開學一周后,周五下午到校門口接兒子放學回家。他出校門告訴我:“老媽,學校告訴同學們,縣里組織全國數學競賽選拔賽,誰有興趣的話可以參加一下,我報名了。”“這真是瞌睡給個枕頭啊!咱們想著學點競賽題,機會便來了,這樣可以集中一段時間攻它一下,不會時可以請教老師,比你自己單獨啃難題的效果要好得多。”

  說干就干,我上網給他搜索一套09年考過的競賽預賽試題,讓他試做。試卷共十四道題,題量不大,可做起來并不輕松,他憑著自己的數學功底,勉強把會的做完后,拿過答案仔細核對和琢磨起來。看他糾完錯,我問做題感受,他說:“有點難,有些題即便是看看答案,也不知道所采用的哪些方法,看來得找些例題看看解題方法,查找一下涉及到的數學公式和定理。”

  忽然想起看過的一篇文章,里邊一位博士生在輔導中學生學數學時說的一段話,對我很有啟發。他說:“學自然科學的都知道,哲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本源,數學思想方法其實屬于哲學方法論的范疇。我們國家的中等教育很忽視數學思想方法的講解與提煉,卻經常考察一些涉及數學思想方法的題目,這個本身就是一個矛盾。是不是經常有一些題目(比如大型考試的壓軸題),學生會出現沒有思路,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情況?如果基礎過關的情況下,那就是數學思想方法還不到位,就是常說的“不開竅”。中學數學主要涉及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函數思想、化歸與轉化這四種方法,我如果是數學教師,我一定不按教學計劃講課,我會專門講一個月的思想方法,對數學思想方法掌握后,學生能夠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看題目,幾何和代數已經沒有明確的界限,有的時候看到一些題目,就有思想方法像蟲子一樣在腦子里蠢蠢欲動,這時學生才是開竅了。比如看到數列我就想到用函數的方法去解答,看到一個函數解析式,我就試圖作出它的圖像,數形結合看看它的性質。磨刀不誤砍材工,大有裨益啊!”盧強軍老師講數學學習提到要經歷三個階段:最低階段是基礎知識的學習,第二階段是基本技能的訓練,最高階段是數學能力的提高。兒子要想輕松攻克難題,看來需具備一定的數學能力,適當了解和掌握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

  想到此,我建議兒子還是先看看書店買的那本《初中數學競賽核心思想解析》,又在網上找了全國數學競賽考試大綱和專題訓練,同時結合眾享課程講的一些解題方法,讓他邊學理論方法邊實踐著做題。等他把10年、11年的預賽試題做完核對答案后,孩子高興地說:“通過邊做題邊翻書找應用方法,對這幾年考題進行總結后,我現在有點感覺了。”臨考前三天,學校組織需參加的幾十名同學進行了集訓,采用上午考一套試卷,下午老師專門講解解題過程的方法拔高。兒子通過老師直觀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題型有了更深的理解。

  競賽預賽考試全國統一時間和試卷,我早早來到考點,等兒子從考場出來。考試結束鈴響,最早從學校走出幾個其他學校的學生,邊走邊議論考試情況,一個學生說:“我最后一道題最后一問沒做。”另一個學生說:“有點難,最后兩道題的最后一問,我都沒做出來。”看兒子和幾個同學說說笑笑走出校門,看來狀態還不錯。我倆邊走邊聊,“今年的試題還可以,題型都見過,只是感覺有一道填空題和最后大題的最后一問比較難。檢查一遍后,只剩30分鐘時間,這兩道小題還沒做出來,都有思路但做著比較麻煩,我先保證填空題做對,占八分呢,題中一步讓把20xx分解質因數(忘帶計算器),就花費我幾分鐘時間,等最后求出答案,只剩5分鐘就交卷了,沒辦法最后一問我邊在圖上比劃邊口算得數,趕在鈴響前算出正確答案,沒寫操作步驟,可能會扣幾分,其它題應該全對。”兒子把他解題過程講述一遍,我勸慰他:“考試重在參與,主要查找學習上的經驗和不足,為今后再考積累實戰經驗。”

  “經過這半個月的學習總結,我覺得競賽題和平時練的壓軸題差不多,不外乎計算、方程、數論、函數和幾何這些知識點,只是它涉及的內容與高中知識銜接的比較緊,關聯到的“梅氏定理”“托勒密定理”等,到高中學過后很輕松就能做出來。現在測試的目的主要提升初中生邏輯思維和推理分析能力,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考后幾天,有同事從教育局得到消息,說兒子以116分穩居預賽第一。果然只扣了四分過程分,成績還算滿意,通過結果看過程,這半個月采用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雖然決賽不再組織,但這次小測試的成功激發了孩子的興趣,他自覺主動地對各類試題進行揣摩、鉆研和總結,上網搜素解題方法。一個月后,他又參加了幾次拔高考試,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我感到他的解題能力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提高,對數學也越來越自信。跟他探討我對他近段變化的感受時,兒子說:“我也感覺現在的解題能力又上升了一個臺階,做題能很快想出思路,就像你給我講的‘下棋無招勝有招’的辦法,我根本不考慮用的什么方法,也不知道用的什么方法,看到題基本能做出來。”

  “不是你不考慮數學思想方法,而是你現在對方法熟練掌握了,做到靈活運用了。不信給你個高中試題,讓你用沒學過的向量知識求,你還能很快出思路嗎?”我提醒他。

  數學博大精深,知識學無止境。能在孩子通往知識的道路上,引導他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學到更豐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打開廣闊的數學視野,充分享受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是數學競賽的目的,也是家長應該重點關注的。

  后記:青春問診室中,幾位九年級的家長發來紙條,都說孩子數學成績一直在110左右徘徊,問如何再往上提高。給他們建議讓孩子適當做一些拔高題,特別是關注中考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最后一道,屬于壓軸題,讓孩子重點攻克一下。我孩子處在小縣城,沒有省會鄭州學生能跟著眾享可以面授的便利條件,也沒有市里可找一對一的有利資源,只有引導孩子自我攻克難關,學會自主學習。把孩子學習的一些簡單的方法和感受寫出來,和博友共同提高吧!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2

  期末考試時,我們班上的同學被分在兩個考場。每個考場都是6排7座,42個座位。我們班共有74人,第一考場坐1至40號共40人,第二考場坐41號至74號共34人。

  我們開始找自己的座位了。

  胡詩豪問: “方老師,我的座位在哪里呀?”

  沒等方老師開口,喻哲就說話了: “胡詩豪,你怎么不一個一個地數呢?”

  “數?你們不知道用除法算啊!”陳玉婷在一旁說。

  一聽到可以用除法計算,正在數座位的胡詩豪停下來,忙向陳玉婷請教。

  “你是多少號?”陳玉婷問胡詩豪。

  “37號。”

  “你是37號,用37除以7等于5余2,5加1等于6,你的座位是第6排第2座。”

  胡詩豪跑過去一看,課桌上果然寫著37號。

  我是14號,14除以7等于2,難道坐在第3排?可也沒有第0座呀?對了,干脆把答案改為1余7,座位是第2排第7座。我走到座位上一看,果然如此!

  第一考場的同學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第二考場的陳迅正在找座位。他是60號。我算了半天,也沒有算明白,就和陳迅一起問方老師。

  方老師說: “第二考場是從第41號開始的。所以要減去40再計算。”

  陳迅是60號,應該用20除以7等于2余6,他的座位應該在第3排第6座。 陳迅很怏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3

  不知不覺中,兩周都已過去了,做為一名快要畢業的畢業生,我不禁感慨萬千。大家都在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地做一件事——堅持寫周記!這對大家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但可以幫助大家鞏固所學的學習內容,而且可以鍛煉寫作能力。 回顧前幾天的學習生活,我不禁受益匪淺。 經過一個星期的學習,我們學習了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和容積等知識。讓我們再來回憶回憶我們所學的內容吧!首先想想圓柱有什么名稱: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圓柱的底面,圍成圓柱的面還有一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把圓柱的側面展開,可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這樣我們很容易看出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底面周長乘高。

  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呢?把圓柱的表面全部展開,那么我們就看出它像一個除號,圓柱的表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接下來又要做題了,而且還是要求很麻煩的圓柱體表面積。唉,求表面積還真不容易。需要求出底面積和側面積,還得相加,稍不留神就會算錯,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一塊求完呢?我思考著。看看底面積和側面積的公式吧!

  S底=πr2,有兩個底面,也就是2πr2,再看看側面積公式:S側=2πrh,將它們兩個相加在一起,提取同類項:2πr,利用乘法結合律,組成一個新的公式:S表=2πr(r+h)。一個新的公式從此誕生。有了這個公式只用相

  乘一次就萬事ok啦!

  以前我曾經求過環形面積,運用了一個公式:S環=π(R2-r2),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是公式的組合啊!由兩個圓相減,提取共同的π,得到了新的公式。

  這些新的公式的誕生都得歸功于靈活的偷懶!如果不是覺得太麻煩,其實也不會有這樣的公式。其實,靈活的運用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出題的人偷了一個懶,少說了一個條件,那么我們就可以多求一下。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我們偷懶,不偷懶都不可以。

  有這么一道題:在一個大正方形里有一個內切圓,大正方形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求圓的面積。

  如果按照常理,我們應該先求出大正方形的邊長,也就是d。然后再求出r,最后求出面積。可是,在這道題里,怎么才可以求出r和d呢?除非開方,可是這樣是很麻煩的,而且肯定求不盡,怎么辦呢?這時候就需要靈活的運用公式了。既然圓的面積公式是πr2那么求不出r求r2也可以呀!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整體a,也就是說,我們只用求出aπ就可以了。a怎么求呢?正方形的面積應該是(2r)2,化簡之后就是4r2,也就是4a這樣呢我們就可以用20÷4=5(cm2)求出a,再用5×π≈15.7(cm2)。圓的面積就約為15.7cm2。這樣,不用開方,也可以求出圓的面積aπ。 有很多公式相互結合就可以組成一個簡單方便的實用新公式。 只要創新,其實在把巨人們吃過的饅頭揉在一起,做成一個新的花卷,那不也是很好嗎?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4

  在這六年級的小學生活中,令我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李老師的第一節的數學課。

  還記得在六年級之前,我在數學課上的發言一直是很積極的,成績也還算不錯。可就在即將上六年級時,我聽同學說,我們要換數學老師了,這個老師非常的嚴格,大家可要小心一點了。

  自從我聽到這個消息后,心想:唉,以后的數學課我都不能積極發言了,因為萬一錯了,老師可能會……雖然怕老師,但又不能不上課,于是,我還和以往一樣,背上我的書包,去上學了。

  “什么!第一節課上數學!”我到班里后,就聽到了楊好菲的一聲大叫,心想:完了,第一節課就要倒霉了。

  “叮,叮,叮……”隨著一聲聲的鈴聲響起,第一堂課開始了,李老師拿著教課書,做了一下自我介紹,就開始上課了。李老師一開始問的問題都很簡單,于是我便條件反射地舉起了手,又忽地想起 了如果說錯,老師會大發雷霆的樣子,于是又很快的把手縮了回去。

  “來,請那位同學回答一下,你叫什么呀?”朝李老師地手指的地方看去,同學們的眼睛齊刷刷地看著我,我只覺得臉上像燒一樣,很燙!我站起來說:“我叫張宇萌,我覺得這個可以……”李老師 目不轉睛地盯著我,不時的說:“恩,對。”我說完以后,閉上了眼,低下了頭,臉更燙了!“很好嘛,為什么不敢舉手呢?”“啊?”我小聲說道。聽了老師的這一句話,我又鼓起勇氣看了看老師, 而老師給我的一則是一個充滿了希望以及期待的一個笑容。李老師又說:“咱們上課就放開,想到了什么就說,也可以不用舉手說,說錯了也沒關系。”

  在以后的數學課上,我可以大膽舉手,不僅是我,同學們也紛紛地回答問題。從這以后,我不管上什么課,老師提出的問題,只要我會,便舉手回答問題。

  我們上數學課不僅是學習知識,還不時聽老師說一些他小時候發生的趣事,經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也使我們的數學課別有一番風味。

  這是我最難忘的一節數學課。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5

  一般的老師都特別的嚴格,但我們的數學老師卻與眾不同。

  有一次數學老師在給我們上課,就在他講的火熱朝天的時候,突然一位同學的椅子發出了“吱吱”的聲音,數學老師聽見了,就停了下來,皺著眉頭說了一句,“誰在給我伴奏?別老給我伴奏。”話剛說完,教室里就發出了震耳欲聾的笑聲。

  看著我們一個個笑的這么開心,數學老師就大手一揮說道:“好了,現在緊急剎車,我們繼續講題”不久教室里的同學幾乎都把嘴巴放在了衣服上,嘴角的笑意被老師發現。

  還有一次,我們剛把作文寫完,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精疲力盡的模樣,突然數學老師進了教室,問誰的作業沒寫完,于是李馮珂站了起來,于是數學老師就對李馮珂說:“李馮珂,你過來!”于是李馮珂立馬站了起來,向講臺走去,一身肥肉也隨之顫抖起來,他到了講臺上,老師讓他站直,他立馬站直,腿就叉開的像個銳角,老師見后,哭笑不得。便開玩笑說道:“你能把你的腿弄成直角嗎?”李馮珂聽后立刻將腿弄成了一個直角,他的肚子上的肥肉也垂了下來。

  見難不倒他,于是老師又給他出了一個難題說:“你如果把你的腿弄成180度,我就讓你回去。”于是李馮珂就努力的把腿弄成平角,但是當他快成功的時候只聽見吱的一聲,李馮珂的褲子,中間破了一個大洞,他就趕緊站起來,臉上露出了害羞的表情。在一旁看熱鬧的我們也都大笑起來。

  數學老師平時在教學時非常謹慎,一絲不茍,但是他在發現我們注意力分散的時候,他又會努力地將我們逗樂,所以我們很喜歡他。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6

  我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教我的老師不計其數,但我發現我四年級上學期的數學老師最特別了。

  四年級上學期的時候,我們班轉來了一位新的.數學老師。上她的課,就好似漫游在知識的海洋里,漫游在故事的海洋里。我的數學老師個子矮矮的,胖胖的身材。最重要的是數學老師十分幽默,上課時經常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因此,我們都非常喜歡上數學老師的課。

  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學去黑板上演算一道數學題,結果他最后一步寫成了:15-6=21。全班哄堂大笑,陳老師指了指那個得數,說:“我倒真希望他算對了。”什么?陳老師竟然希望錯誤的答案是對的?我們一下子不笑了,開始二丈夫摸不著頭腦。陳老師看著我們疑惑的表情,繼續說:“要他算對了,我以后去存錢,存了1000,取了600,結果銀行還給我加上了600,那多好啊!”“哈哈!!”我們又開始笑了,笑得比剛才更歡,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張老師講了什么好笑的笑話呢!后來,我們班就再也沒有人發生那種錯誤了。

  還有一次,上課鈴響了,但是陳老師還沒有到教室里來上課,有一位調皮的同學見老師還沒來上課,就在教室里扮小貓叫,逗得我們其他同學哈哈大笑的。接著,有好些同學也跟著來了:有的扮小狗、有的扮小牛、有的扮小羊、有的扮小雞……教室里頓時熱鬧非凡!這時,門突然打開了,教室里立刻變得鴉雀無聲。陳老師笑了笑,好奇地問我們:“咦?我明明剛剛走進了動物園里面的,怎么一下子有變成課堂呢?真奇怪呀。”這時,我們的教室又是一片笑聲了……

  這就是我的陳老師,這就是我的幽默的陳老師!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7

  一張紙如果對折幾十次、上百次,會有多厚呢?幾十米?幾百米?對折多少下可以有一座山那么高呢?

  我們知道,一張紙的厚度一般不會超過0.08毫米。假設紙的厚度為0.05毫米,對折1次是0.1毫米,對折2次是0.2毫米……依此類推,對折10次就是5.12厘米……

  我忽然想到以前讀過的一個故事。一個人在圍棋盤的第一個格子里放2粒米,第二個格子里放4粒米,第三個格子里放8粒米……每一個格子里的米是上一個格子里的米的2倍……依此類推,米最后能夠堆成一座小山。

  折紙的計算方式不也和這米的計算方式一樣嗎?我又開始算起來。折1次0.1毫米,折2次0.2毫米,折3次0.4毫米,折4次0.8毫米……折12次2分米……折22次20 9米……折28次13421米!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4500多米,真是一個讓人吃驚的數字啊!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8

  上課鈴聲一響,老師就二話不說地走上講臺,然后再不緊不慢地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1——9的一串數字,我百思不得其解,想老師的葫蘆里又賣的是什么藥啊?該不會是現在的語文老師換成了數學老師了吧!周圍的同學也開始在下面議論紛紛,七嘴八舌,這明明就是一節語文課,又不是數學課,寫數字干什么呢?

  “同學們,我們現在要玩一個游戲,游戲的規則是:把黑板上的這些數字分為三個組,依據自己定,一會兒我抽同學交流。”老師笑瞇瞇的說。這有什么難的?對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我又回來一想:不對呀,不可能這么簡單,老師不是叫我們動腦筋嘛。于是我又開始想,可是我左想右想,絞盡腦汁地想,也沒想到些什么來。我只好看同學們,他們有的在和小組人員熱火朝天的議論,有的在埋頭冥思苦想,有的還在拿筆唰唰唰地寫著。時間到了,老師抽同學說出自己的想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吳俊逸和范浩宇的分類方法,吳俊逸是按諧音分類的,他把“138”用英語說成了“萬歲吧”,把“740”說成了“氣死你”,把“745”說成了“氣死我”,引的同學們哈哈大笑。范浩宇是按形狀分類的,他把圓的“689”歸為一類,把有彎的“325”歸為一類,把“直來直去”的“147”歸為一類,這些把我看的目瞪口呆,我一邊稱贊他們,一邊自責自己,同學們的那些想法,我一個都沒想到。

  現在我們把游戲玩的帶勁了,個個都玩的神采奕奕,老師問我們愿不愿意挑戰增加難度的數字游戲,我們都一口同聲的回答:“愿意!”接著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上了三組數字:“1378、246、59。”我看了題目腦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來,無論是用語文,還是用數學都不行,我幾乎進入絕望,同學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突然,一個聲音傳到我耳朵里“4、3、2、”原來是范浩宇說的,老師提醒他大聲點,他大聲的說出了規律,“4、3、2”理由就是:“下面第一組數字是4個數字,第二組是3個數字,第三組是2個數字。”我恍然大悟,老師卻說:“恭喜你,進入幼兒園。”這句話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老師又說:“那里面的數字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又開始思考。突然我前面的人舉起手,她說:“第一個是一聲,第二個是四聲,第三個是三聲。”“你也可以進入幼兒園了。”又是一陣大笑聲。

  其實啊,兩道題是北京的一所幼兒園的面試題本來就很簡單,可是,我們往往會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所以我們要由簡入繁,由繁入簡,讓思維轉個彎。

【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關于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6篇01-21

【精華】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7篇02-11

【熱門】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9篇02-09

【精華】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九篇02-09

【必備】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6篇02-07

有關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十篇02-11

【熱門】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七篇02-10

有關六年級數學作文4篇01-25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10篇02-11

六年級下冊數學謎語09-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 | 亚洲四色在线影院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 |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视频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