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數學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1
鄧老師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師,她30多歲,穿著很時尚,戴著一副眼鏡,小小的嘴有著潔白的牙齒,長得很漂亮!
鄧老師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老師。記得開學第一天,她給我們上小數除法,由于錯誤率很高,全班都改用了計算器。鄧老師見了,急忙說:“大家不要用計算器了,你們再怎么用,都不會學會的。”同學們聽了,都放下了計算器。可有一個同學家庭作業還在用計算器做,第二天早上鄧老師叫那位同學到辦公室里,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不能再用計算器了,小數乘法計算可是基礎,以后你怎么學高難度的計算呢?”那個同學聽了以后,就再也不用計算器了。
鄧老師不僅有耐心,還是一個嚴厲的老師呢!還記得有一次,有一位同學因為貪看電視,到了晚上才想起來沒有做數學作業,但是已經來不及做了。第二天早上,鄧老師把那位同學叫道辦公室說:“你的作業呢?”那個同學說:“鄧老師,我昨晚上忘記收書包了,數學作業就放在家里的書桌上。”鄧老師一眼就看出他再撒謊,便說:“你確定沒有帶嗎?是不是沒有做?”“鄧老師,我做了,只是今天沒有帶來。”“那好,我問你,昨天作業第五題怎么列式?”只見那個同學的臉刷地一下就紅了,但還是不想承認錯誤,鄧老師便拉著他的手說:“走,現在到你家找去。”那個同學聽了,臉色蒼白,連忙承認說:“鄧老師,我錯了,我沒有做作業,昨天晚上我貪看電視,忘記了!”鄧老師這個時候卻用原諒的口氣說:“這次就原諒你了,以后不準不做作業了,看電視固然好,但是要以學習為主。”那個同學聽了,以后不敢再忘記作業了。
鄧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好老師!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2
今天我姨在網上玩游戲時,正玩得興高采烈時,突然,發現了網上購買衣服便宜了,然后,我姨對我說:"寧寧,快來,看網上購物一打5折,還是全?場打5折哦!還有網上購買東西夠300元,還送300元,看劃算不?”
我說:“姨,我沒有學過打折的知識,我怎么會知道呢?”我姨說:“咦,我記得你六年級?數學書上有呀,去看看。”我說:“哦。”看過之后,我知道了幾折就是原價的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我還知道了如果想算出商品打折后的價錢,就用原價乘折扣等?于?現價。我姨問我:“這條連衣裙原價是156元,打五折,算算多少錢?”我不假思索的說:“原價是78元。”我姨驚訝道:“寧寧,你這是自學成才嗎,我看是。”我說:“這很簡單,用原價×折扣=現價,所以用156×0.5=78元。”我姨說:“0.5是從哪來的?”我又一次不假思索的說:“打五折就是50%,把50%化成小數是0.5呀。”?我說的頭頭是道。
身邊的數學知識有很多,就看你留心不留心。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3
一次補習班里的數學測驗,我成績沒有考好,好幾處不該出錯的地方還是出錯了。
回家的路上我緊緊的把試卷攥在手心里,我心里忐忑不安,看著試卷的分數我仿佛聽到了媽媽的批評和自己小聲抽泣的聲音。回到家里我默默地把試卷放在桌上,自己站在旁邊。媽媽看著我行為舉止很怪,走過來一看怒氣“噌噌”的往上升了上去。她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指著我大吼道:"你看看你不過是一只小測驗就考成這樣,以后怎么辦。"我的眼眶紅了,淚水在里面直打轉。
“雯蕾考多少分?”媽壓低了火氣說。
“9···9···96.”我結巴的說。
“ 什么九十六,你只考了七十五中間整整相差二十一分!”媽媽又用手指著試卷,今晚你別吃飯了。我不敢接媽媽的目光,只敢偷偷瞟幾眼。
這時奶奶走了過來,摸了摸我的頭說:“下次努力呀。”
媽,你別管她,就只考了這么點兒,一點用都沒有。”媽媽對奶奶說。
你出去。”奶奶低吼了一聲。媽媽不好頂撞奶奶只好走了。
奶奶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下次要細心,不可以再馬虎了,不然奶奶我也要生氣了好了你先回房吧。 ”我點了點頭,默默的走向自己的房間。
下次我一定要考好,不讓奶奶和媽媽失望。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4
我喜歡數學,尤其喜歡在數學題中那種尋寶探秘的感覺。每當我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攻克一道難題時,我都會有種攻克難關的勝利感,那種感覺別提多帶勁了!
這不,最近我又碰到一道讓我印象深刻的題目。題目是這樣的:“一輛小汽車從A城開向B城,每小時行110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A、B兩城的中點35千米,問AB兩城相距多少千米?哦,這么簡單呀!我很快地列出了算式,110×2.5=275(千米),275+35=310(千米),310×2=620(千米)。三分鐘不到的時間,我就順利地寫上了答案。沒想到媽媽給我批改時,畫了一個大大的“×”,我疑惑地又在心里過了一遍剛才的解題思路,應該沒錯呀!看著這個紅紅的“×”,自感有點委屈,在確信自己沒有錯之后,我毫不猶豫地拿著書去找媽媽評理。媽媽看著我理直氣壯的樣子,啥也沒說,只是讓我再仔細讀題目,并要求“一字一句”慢慢讀。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按照媽媽要求讀題,在讀到“這時剛好離A、B城的中點35千米”這句時,突然感到有點不對勁,仔細推敲一下,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題目中所說的“離”字,并沒有說明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
我頓時恍然大悟,如果汽車還沒有行駛到中點,在距離中點還有35千米停下的話,那我的答案就沒有錯。但如果是行駛超過中點35公里,那就應該把275+35=310(千米)改成275—35=240(千米),答案就是240×2=480(千米)才對。因為這兩個算式都是對“距離中點35千米”的正確理解,也就是說,這道題有兩個正確答案,但是計算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這時的我茅塞頓開,想起了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沒考到滿分的遺憾。那是一道非常類似的填空題:一個長方形,一條邊長4厘米,與另一條邊的邊長相差2厘米,求它的周長多少?
考試時,咋一看這題很簡單,又是填空題,沒有考慮到這個“相差”包含了兩種可能性,直接填了其中一個答案,卻因為自己的失誤,而遺憾地與“100分”失之交臂。沒想到我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真的非常慚愧呀!其實,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練習或考試中經常被我們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而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現在的我,越發地喜歡數學,不僅僅是因為能在學習中獲得攻克難關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能讓我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正,讓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一直勇往直前。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5
這天,我剛放學回家,肚子餓極了,我看爸爸做烙餅,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問:“還要烙多少時間啊?我都餓死了!”爸爸沒有回答,我急了:“什么時候烙好呀!”爸爸終于開口了:“這個問題你自己想,烙一張餅要2分鐘,可鍋內最多放兩張餅,我總共要烙三張餅,你去算算吧。”這怎么又跟數學扯上關系了,唉,真是數學無處不在。我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想。
我心想:烙這3張餅不就是烙2×3=6個嗎,那么容易的題也考我,我跑進廚房,我說:“要用6分鐘,2分鐘烙一張餅,3張餅就要烙6分鐘。”爸爸卻說:“那你想想最快需要多少分鐘。難道就不能兩張并放一起烙嗎?”
我聽了垂頭喪氣的坐回椅子上,我又接著想:那如果兩張餅一起烙的話,烙兩張餅就要兩分鐘,還有一張餅需要再烙兩分鐘,和起來就是2+2=4分鐘,這比原來省了兩分鐘。我又興奮的奔進廚房,我激動的對爸爸說:“一共需要烙4分鐘!”爸爸想了一會兒說:“恩,是少了,但還不是最快辦法。”“還有最快的辦法,怎么可能?”我問。爸爸笑了,說:“你在想想吧。”
就在我想放棄的時候,眼前突然一亮,對了,可以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后,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后放第二張餅的反面……這樣下來一共用了3分鐘,我把結果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拍手稱贊。
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如果學深了,學透了,自然就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6
寒假即將結束時,小博友峰玉雨楊發來紙條,要兒子關注鄭州外國語(高中部)學校信息,希望有時間有機會的話,參加一下鄭外組織的一些拔高考試,評估一下自己的實力,找找與鄭州市同級學生的差距。兒子看過紙條后,讓問一下雨楊哥哥,考察哪些科目,試題難易程度多高。不久,雨楊又發來詳細的說明:考試內容多為數學和物理,難度較大,但在初中一直參加競賽的同學會感覺不是特別難,如果沒有參加競賽,感覺會非常難。如果有能力不影響中考的話可適當做一些拔高題。
雨楊的紙條也給我和孩子帶來一些信息,就是不參加這樣那樣的考試,為馬上到來的中考,乃至今后高中學習,也該拔高拔高數學水平了。可從小到大,兒子沒上過競賽班,也沒參加過各類競賽考試,拔高題到底有多高,競賽題都有啥,內容又有多難,心里沒數。開學前一天,兒子讓我和他一起去縣新華書店,想買本競賽書籍自學一下。
書店距我家并不遠,沒事時我和孩子也經常去光顧,但從沒關注過競賽書。書店的書籍擺放是開放式的,我倆在里面開始一個柜臺一個柜臺地找,最后終于在一個角落里找到一摞中學競賽書,許是少的緣故,還沒有書目介紹。趕緊一本一本地翻找,十幾本不同的書籍翻完后,竟有點失望。雖然數理化三科都有相關資料,可看看出版日期,都是20xx年出版的,近幾年發行的卻沒有,或許是縣城的'學生很少參與競賽,買此類書的人少,所以書店沒有更新,書架上這些應該是前幾年剩下的,不過有總比沒有強,何況教學大綱沒變動多少。兒子三科各挑了一本自認為適合的書,高高興興抱著回家了,說等有時間再看。
開學一周后,周五下午到校門口接兒子放學回家。他出校門告訴我:“老媽,學校告訴同學們,縣里組織全國數學競賽選拔賽,誰有興趣的話可以參加一下,我報名了。”“這真是瞌睡給個枕頭啊!咱們想著學點競賽題,機會便來了,這樣可以集中一段時間攻它一下,不會時可以請教老師,比你自己單獨啃難題的效果要好得多。”
說干就干,我上網給他搜索一套09年考過的競賽預賽試題,讓他試做。試卷共十四道題,題量不大,可做起來并不輕松,他憑著自己的數學功底,勉強把會的做完后,拿過答案仔細核對和琢磨起來。看他糾完錯,我問做題感受,他說:“有點難,有些題即便是看看答案,也不知道所采用的哪些方法,看來得找些例題看看解題方法,查找一下涉及到的數學公式和定理。”
忽然想起看過的一篇文章,里邊一位博士生在輔導中學生學數學時說的一段話,對我很有啟發。他說:“學自然科學的都知道,哲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本源,數學思想方法其實屬于哲學方法論的范疇。我們國家的中等教育很忽視數學思想方法的講解與提煉,卻經常考察一些涉及數學思想方法的題目,這個本身就是一個矛盾。是不是經常有一些題目(比如大型考試的壓軸題),學生會出現沒有思路,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情況?如果基礎過關的情況下,那就是數學思想方法還不到位,就是常說的“不開竅”。中學數學主要涉及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函數思想、化歸與轉化這四種方法,我如果是數學教師,我一定不按教學計劃講課,我會專門講一個月的思想方法,對數學思想方法掌握后,學生能夠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看題目,幾何和代數已經沒有明確的界限,有的時候看到一些題目,就有思想方法像蟲子一樣在腦子里蠢蠢欲動,這時學生才是開竅了。比如看到數列我就想到用函數的方法去解答,看到一個函數解析式,我就試圖作出它的圖像,數形結合看看它的性質。磨刀不誤砍材工,大有裨益啊!”盧強軍老師講數學學習提到要經歷三個階段:最低階段是基礎知識的學習,第二階段是基本技能的訓練,最高階段是數學能力的提高。兒子要想輕松攻克難題,看來需具備一定的數學能力,適當了解和掌握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
想到此,我建議兒子還是先看看書店買的那本《初中數學競賽核心思想解析》,又在網上找了全國數學競賽考試大綱和專題訓練,同時結合眾享課程講的一些解題方法,讓他邊學理論方法邊實踐著做題。等他把10年、11年的預賽試題做完核對答案后,孩子高興地說:“通過邊做題邊翻書找應用方法,對這幾年考題進行總結后,我現在有點感覺了。”臨考前三天,學校組織需參加的幾十名同學進行了集訓,采用上午考一套試卷,下午老師專門講解解題過程的方法拔高。兒子通過老師直觀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題型有了更深的理解。
競賽預賽考試全國統一時間和試卷,我早早來到考點,等兒子從考場出來。考試結束鈴響,最早從學校走出幾個其他學校的學生,邊走邊議論考試情況,一個學生說:“我最后一道題最后一問沒做。”另一個學生說:“有點難,最后兩道題的最后一問,我都沒做出來。”看兒子和幾個同學說說笑笑走出校門,看來狀態還不錯。我倆邊走邊聊,“今年的試題還可以,題型都見過,只是感覺有一道填空題和最后大題的最后一問比較難。檢查一遍后,只剩30分鐘時間,這兩道小題還沒做出來,都有思路但做著比較麻煩,我先保證填空題做對,占八分呢,題中一步讓把20xx分解質因數(忘帶計算器),就花費我幾分鐘時間,等最后求出答案,只剩5分鐘就交卷了,沒辦法最后一問我邊在圖上比劃邊口算得數,趕在鈴響前算出正確答案,沒寫操作步驟,可能會扣幾分,其它題應該全對。”兒子把他解題過程講述一遍,我勸慰他:“考試重在參與,主要查找學習上的經驗和不足,為今后再考積累實戰經驗。”
“經過這半個月的學習總結,我覺得競賽題和平時練的壓軸題差不多,不外乎計算、方程、數論、函數和幾何這些知識點,只是它涉及的內容與高中知識銜接的比較緊,關聯到的“梅氏定理”“托勒密定理”等,到高中學過后很輕松就能做出來。現在測試的目的主要提升初中生邏輯思維和推理分析能力,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考后幾天,有同事從教育局得到消息,說兒子以116分穩居預賽第一。果然只扣了四分過程分,成績還算滿意,通過結果看過程,這半個月采用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雖然決賽不再組織,但這次小測試的成功激發了孩子的興趣,他自覺主動地對各類試題進行揣摩、鉆研和總結,上網搜素解題方法。一個月后,他又參加了幾次拔高考試,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我感到他的解題能力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提高,對數學也越來越自信。跟他探討我對他近段變化的感受時,兒子說:“我也感覺現在的解題能力又上升了一個臺階,做題能很快想出思路,就像你給我講的‘下棋無招勝有招’的辦法,我根本不考慮用的什么方法,也不知道用的什么方法,看到題基本能做出來。”
“不是你不考慮數學思想方法,而是你現在對方法熟練掌握了,做到靈活運用了。不信給你個高中試題,讓你用沒學過的向量知識求,你還能很快出思路嗎?”我提醒他。
數學博大精深,知識學無止境。能在孩子通往知識的道路上,引導他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學到更豐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打開廣闊的數學視野,充分享受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是數學競賽的目的,也是家長應該重點關注的。
后記:青春問診室中,幾位九年級的家長發來紙條,都說孩子數學成績一直在110左右徘徊,問如何再往上提高。給他們建議讓孩子適當做一些拔高題,特別是關注中考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最后一道,屬于壓軸題,讓孩子重點攻克一下。我孩子處在小縣城,沒有省會鄭州學生能跟著眾享可以面授的便利條件,也沒有市里可找一對一的有利資源,只有引導孩子自我攻克難關,學會自主學習。把孩子學習的一些簡單的方法和感受寫出來,和博友共同提高吧!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7
剛剛步入初中這個陌生的環境,心里是又緊張又害怕。數學是重要的一門課,要是學不好,那就麻煩了。數學這么難,那數學老師肯定嚴格要求,因為有很多人都學不好。我的初中第一堂數學課是這樣的:
上課鈴剛打響,一個瘦高的老師從門外走進來,奇怪的是他并不著急上講臺,而是在教室前門邊面帶微笑的看著我們笑了兩分鐘。我在想:這個老師是不是進錯班了?為什么還不上課?這時老師立刻走到我們的課桌前,用溫柔而又淡定的聲音說:“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從今往后,由我帶領你們沖過數學這道難關。”老師說著擺了一個向前沖的姿勢,這動作實在令人發笑,但是面對如此奇怪的數學老師,嚇得我們連大氣也不敢出。
老師終于走上講臺,開始講課。黑板上寫下了幾個皮球大的字,“這是我們第一個月要學的內容,”老師說,“希望大家學好這一章,基礎打好才行啊!”老師說這句話時,臉上的笑容竟沒有了。老師講課時神采飛揚,漸漸的我們感覺到數學也不是特別的難。
后來的每節課的難度不斷增加,老師依然講的很好,讓我們能聽懂,我們也越來越佩服他。我們大家都發現老師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把他自己的事情全部跟大家分享,每次都讓我們開懷大笑,這笑聲帶領我們沖過數學這道難過去的坎。老師說:“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對,說的沒錯,只要好好做,認真做,任何事都難不倒我們。
這就是我們的數學老師:袁老師,一個從不訴苦,不給人壓力而給人動力的人。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7篇】相關文章: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10篇02-11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300字4篇02-01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匯編6篇02-09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300字四篇02-09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錦集6篇02-11
【實用】六年級數學作文錦集8篇02-11
有關六年級數學作文4篇01-25
六年級下冊數學謎語09-21
有關六年級數學作文七篇01-31
關于六年級數學作文合集6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