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發現六年級作文集合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發現六年級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1
進入21世紀后,世界科學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水平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可是,人類,你們可曾想過,我們周圍的環境是否也在一天比一天好呢?
小的時候,家鄉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那兒雖沒有平坦的水泥道,但卻有著干凈的小沙路;那兒雖沒有珍貴的奇花異早,但卻栽滿了四季常青的蒼松翠柏,使空氣十分清新;那兒雖沒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但卻有一條看似玉帶的小河。春天,我和小伙伴們常常到被我們稱為“森林公園”的地方玩,那里栽滿了各種樹木。樹上有許多鳥巢,鳥兒們都有在樹上愉快地唱著、跳著。森林里,草兒們低語,花兒們爭奇斗艷,鳥兒們互相追逐,到外一片鳥語花香的景象。夏天,我們就來到小河上戲水。小河里有許多的魚,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農民伯伯常常到小河來挑水去灌溉莊稼,不必問,那些莊稼必定能得到大豐收……
可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了,我再也找不到我心中最美的家鄉了。現在,它是讓我感到那么的陌生。家鄉現已鋪上了水泥道,本來這是件好事,但公路兩旁卻堆起了一座座小山似的垃圾堆。“森林公園”不見了,代替它的是一座座工廠,工廠里排放出來的“三廢”,即廢水、廢氣、廢渣,嚴重的影響到村里的環境。廢水流到小河里,轉眼間,小河的水變成五顏六色了,里面的魚大多都死了,浮到河面上,微風吹過,不時發出一陣陣使人感到惡心的氣味。廢氣傳到空氣中,空氣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人們再也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氣了。廢渣堆放到地上,使土壤嚴重地遭到破壞,如果用這些土壤去種植莊稼,那些莊稼必定很難成活……我常常望著眼前的家鄉問自己:“這就是我的家鄉嗎?它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兒時的‘森林公園’,兒時的‘玉帶’,它們到哪兒去了?”
我想,每個人都是向往干凈而又舒適的生活環境,那又何必只想而不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呢?只要每
個人都盡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做好身邊的第一件環保小事,我相信我們所向往的生活環境將會回到你我中間。人類,快快覺悟吧,將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還給地球吧!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2
夏天,我們每天體內排出的汗水足足2公斤。然而我們的衣服如果不及時用適當的方法清洗,就會留下黃色的汗漬。每逢夏天,我都會被這問題困擾著。但是今年夏天,經過我的一番觀察和研究,發現了洗汗衫的秘訣。
暑假的最后一天,我把校服拿出來,準備清洗一下,上學就可以穿干凈的校服,這時我看見校服上有幾塊黃色的痕跡。于是我就詢問媽媽是什么東西。媽媽說:“這是汗漬,很多汗都聚成一塊兒,長期不用適當的方法來洗,就會成了黃黃的汗漬,這是很難洗掉的。”
“我就偏不信我洗不掉!我現在就去洗。”我反駁媽媽的話。
于是,我把家里所有能去除污漬的東西都搜了出來,什么洗衣粉呀,洗潔精呀,就連洗廁所的清潔劑我也不放過。我把它們一一嘗試洗了一次,但是還是沒有效果。
以后,我每天都翻看有關書籍,試圖在書中的某個角落找到我要的答案。“鹽可以去除某些蛋白質……”我輕聲地讀著。“嘿!汗不是由蛋白質、鹽和水分構成的嗎?那可以照書上說的那樣,用鹽去清洗呀!”我拍拍自己的.腦袋興奮地叫了起來。
說干就干,我馬上拿出上次的校服,抓了一把鹽,搓了一下,就拿到水龍頭那里去洗了,可是效果并不明顯。我絞盡腦汁,忽然恍然大悟:我這樣忙這清洗,還沒達到去漬的效果呢!我用鹽洗,是因為想把粘在校服上的蛋白質都洗出來,我應該用水泡一下再洗。接著,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在水里浸泡了20分鐘,最后用洗衣粉在洗一遍。效果果然明顯,校服上的汗漬幾乎沒有了。我想是由于浸泡的時間不夠長吧。
后來,我一直用自己的方法洗校服。不過我在此要提醒大家,汗衫洗之前千萬不能用水浸泡,這樣衣服上的蛋白質就會凝固起來,到時你洗不掉可不要怪我哦!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3
知識是珍寶,而實踐才是獲取它的鑰匙。人找到生活的意義才是幸福。
一次,我們上語文課。老師讓我們同學做習題,并讓一些同學上去做看拼音組詞。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去做,由于詞語太多了,老師讓我們檢查一下,讀了一遍就講下一題。這時我發現黑板上的一個詞語好像寫錯了,“飄拂”我們一般這樣寫,可黑板上寫得卻是“漂拂 ”這讓我很疑惑,我想舉手提出卻又不敢確認到底對不對。我馬上想到字典一查,真的錯了,沒有“漂拂”只有“漂浮”。我想舉手糾正,可我又猶豫了,我一舉就會有異樣的目光看著我,害得我心蹦蹦直跳。后來我提出后,老師聽了,點了點頭說:“對,施琦芳同學說得對,‘飄拂’是風字旁,而不是三點水的漂,或者是‘漂浮’也可以。同學寫錯了要敢于提出錯誤,發現錯誤,這就是學習。”我聽了,心里可高興了。這既使我長知識,又使我受老師表揚,真是一舉兩得。
如果我當時不舉手糾正錯誤,別人也沒發現,拿這個錯誤就會陪著我們。別人下次也這樣,教另外一個人,一直傳下去,沒人發現就會平時不用心,用時發了昏。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才是幸福的。知識來自學習的積累,否則將一無所獲。
俗話說得好:“生活的真諦是需要用心去發現,去尋查,去探索的,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意義,才會幸福美好。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4
那天,我正騎著自行車在街上遛,車速如飛一般,風從我耳邊呼呼的吹過。我正體味著騎車的快樂,突然看見一個人在前面小跑,很著急的樣子,書包在他身后一顛一顛地拍打著他的屁股,我定神一看,啊!原來是我的一個同學,我停下車子,問他怎么回事。原來他上補習班來不及了,正巧還沒有車。我見他這般著急,便叫他坐在我的車后座上,我騎車子帶著他飛奔到路口,他終于趕上了大巴車。上車之前,他對我說了一句:“太感謝你了!”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我第一次感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
還有一次,在班級,我們班的一個同學李澤宇可能是得了胃腸感冒吐在了教室里,我馬上和戴啟源等幾個同學,過去幫忙收拾。看到他吐在地上的東西,我們個個都想吐,可還是強忍著幫他收拾干凈了。后來李澤宇的媽媽來了,我們也收拾完了。李澤宇的媽媽買了好幾袋金絲猴奶糖給孟老師,讓孟老師發給我們,我們一人得了7、8塊糖,孟老師還表揚了我們幾個。事后,我忍不住吃了一塊奶糖,啊,真甜,甜得我像吃了一大罐蜜似的。看來助人為樂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啊!
我常想助人為樂是一件累人的事,可我為什么還要去做呢?因為我聽媽媽和老師說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幫助別人解決難題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快樂。試想,如果我有什么事需要別人幫助卻沒有人幫助,那我會感到多么凄涼啊!有一首老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助人為樂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啊!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5
在我快樂的童年里,有許多發現,盡管不是驚天動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興奮,畢竟我自己發現的嘛!其中有這么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書。忽然,我覺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東西在爬。我一看,原來是只小螞蟻,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這只普通的小螞蟻勾了起來。我仔細地觀察著這只小螞蟻:身體分3節,胸部有3對足,頭上還有觸角。我讓它爬到了桌子上。這時,它向桌子邊沿的一根鉛筆爬去,不小心滑了,這只小螞蟻摔了下去。不好,它一定會死的,我急忙順著桌子望去,小螞蟻竟然平安無事地降落在地上。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沒死嗎?我揉了揉雙眼,當確定自己沒看錯時,我更加不解了,為什么螞蟻從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來不會死呢?
回到家后,我又找來了一只螞蟻做實驗,將它從高處扔下去,螞蟻搖搖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細一看,它依然毫發無損。我左思右想,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帶著疑問,我詢問了知識淵博的爸爸,爸爸微笑著說:“你自己去查查資料呀!”“對呀!”我急忙翻開了《十萬個為什么》,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螞蟻的重量輕,當它從高處落下來時,會隨著空氣中的風慢慢降落,所以到達地面時才會安然無恙。
發現能讓我懂得許多以前我不懂的事,而且還讓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稀奇的,這些事我們并不會全部知道,而是需要自己的認真觀察,因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不是嗎?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6
面粉可以用來做面條、饅頭等,但我卻發現了面粉的新用途。
幾周前,媽媽叫我洗葡萄,但葡萄上有一層“白霜”,水沖了一遍又一遍,洗潔精放了一次又一次,就是洗不掉,望著葡萄上的“白霜”我犯難了,媽媽見此,拿出面粉袋舀了兩勺面粉放進了一個盆子里,倒了些水,用筷子將面粉攪拌成糊狀,然后把葡萄放進去。五分鐘后,把葡萄從盆里拿出來,放在水龍頭下一沖,哇!葡萄上的“白霜”不翼而飛了,一顆顆帶著露珠的“紫寶石”出現了。
第二天,我又一次見證了面粉的神奇。晚上,爸爸滿手油污的回了家,肥皂、洗手液,洗潔精等樣樣清潔產品都用上了,但爸爸的手依舊是臟兮兮的。媽媽又從廚房拿出了一袋面粉在爸爸手上,讓爸爸兩手使勁搓,不一會,白面粉變成了黑面粉,手也白了不少。媽媽又倒了些面粉在爸爸手上,讓爸爸使勁搓,把面粉搓成一個球形,反復幾次后,爸爸的手上哪里還有之前油污的影子,干干凈凈的。想不到這小小的面粉居然有著比肥皂、洗手液……還要強大的去污能力。我問媽媽這是什么原因,而媽媽卻在那里只笑不答,看來只有讓我自己來“破案”吧!
我打開電腦,上網搜了起來,原來面粉顆粒較細,而且吸附在物體上的能力較強,所以有著強大的去污能力。我還知道:如果往抹布上到一些面粉,輕輕的擦拭廚房的油煙機上的油污,可以使油煙機煥然一新;有面粉沾點水揉成小面團,可以擦電燈、電話等不能用水擦的電器上的灰塵。
面粉的作用真大,居然還有別的用處,生活中的小竅門真是不少,我們應該好好觀察生活中的細節。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7
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家種了一盆一摸香,它非常神奇非常堅強,在它的身上我還有許許多多的發現。
這一摸香是我姥姥偶然之間發現的,我姥姥很喜歡養植物,買了一小包月季花的種子,種在了小花盆里,結果就長出了一摸香,我姥姥當時不知道一摸香到底是什么東西,差一點就把一摸香當成雜草給扔掉了,我姥姥的這一舉動被鄰居家的老奶奶看見了,還告訴了姥姥他扔掉的植物是一摸香后姥姥也開始養一摸香了。
我們家非常奇怪,不管是什么植物到了我家就都養不活,不過,我們家卻總想養一養植物,所以就從姥姥家搬來一盆一摸香來養一養。
一摸香搬到我們家以后,我就拿起放大鏡,開始對這一盆一摸香進行觀察。后來進過我反復的觀察我發現:一摸香是一種草,而且在它的每一片小葉子上都有很多的小毛毛,你如果不去碰一下一摸香就不會發出味道,但如果你碰了一摸香,就會發出一種香味,這種味道剛開始聞,味道十分刺鼻,不過一小會兒,就會味道蘋果的香味,所以人們叫它“一摸香”。
有一次,因為媽媽把營養液滴的太多了,把下面的一小節給燒壞了。
結果,沒幾天,一摸香長得更加旺盛了,葉子也越來越多,還長出了不少的枝條。
我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后來,我將壞掉的那一部分拿出來看了看,又進過了幾天的觀察我知道,它只是外表被燒傷了,其實中間還連在一起,所以,一摸香還長得十分茂盛。
觀察總會有與眾不同的發現!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8
生活中奧秘無處不在,關鍵是我們要有一雙去發現奧秘的眼睛。
一天,我在做數學作業時,一道計算題“15*15”印入我的眼簾,我不假思索地用了人們常規的計算方法——豎式計算,而坐在一旁自稱“數學天才”的老爸卻問我:“難道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嗎?”我感到奇怪又好笑,這能有什么簡便呢?可老爸卻一本正經地拿來一張紙,出了以下四道題,便撒手而去。
如:15*15=?25*25=?35*35=?45*45=?
莫非這其中有什么規律,我的探索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了,便耐心在稿紙上算了出來,5分鐘后,答案算出來了:
15*15=22525*25=62535*35=122545*45=20xx
這其中有什么規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還是仔細琢磨起來。突然,頭腦里像閃出了個思想火花,我立馬看出了其中的奧秘:兩個相同的數(末尾必須是5),乘出結果的末尾兩位是25,而前面的數則是因數里除5外的數乘以比它大一位數的積。為了驗證,我又拿“65*65”算了一次,結果果然正確。我頓時激動不已,欣喜若狂,大喊“爸爸快來”。爸爸聽了我的發現后,夸獎了我,末尾不忘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生活中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奧秘與規律,只要你善于發現,多動腦筋,就一定能得出其中的奧秘!”
聽了爸爸的話,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研究起下一道題目來,沒準還會有些新奇的發現呢!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9
“美麗”這個詞語,有很多含義,有的是風景美,有點是打扮美,最深一層是心靈美。最能體現心靈美的就是動作。
我家住在寧夏路和南京路的路口。一天,我趴在窗臺上休息,看見一件雖然小,卻很感人的一幕。一位年邁的老奶奶步履蹣跚地走到路口,看樣子是要到馬路對面,但是南來北往的車輛川流不息,紅綠燈變換了幾次,一撥又一撥的人群過了馬路,因為老奶奶走路太慢了,她卻仍站在馬路邊,那么焦急,那么無助。我恨不得馬上沖下去幫助她。
這時,一個身穿紅色面包服,扎著馬尾辮的小女孩一蹦一跳地來到路口。小女孩仿佛看出了老奶奶的心事,好像在跟老奶奶交談:“老奶奶,你是要過馬路嗎?正好我也要過,我扶著你一起過馬路吧!”老奶奶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小女孩攙扶著老奶奶過了馬路。
老奶奶拉著小女孩的手,遲遲不舍得松開,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小女孩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揮了揮手,一蹦一跳地走了,小辮子也一顛一顛的,看得出她的內心是那么快樂。老奶奶一直目送著小女孩走遠。
望著小女孩遠去的身影,我沉思良久。古人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因為事情小而不做。可是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個攙扶,往往會讓人終生難忘,這都是心靈的美。有句話說得好: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當我們給別人一個小小的幫助時,我們自己也會快樂。20xx年剛剛過去,在這一年中,紅飄帶、微塵等越來越多的人積極投入到傳播“正能量”的洪流中,重塑美麗的精神家園。我相信,在20xx年,一定會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傳播“正能量”的洪流中。
我們不能只發現美,更要去創造美!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10
許多事情需要經過幾番思索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從上小學起,父親又一次突然問我:“考多少分最好?”
那是一次考試后,我對試卷上那鮮紅的83分極不滿意,回到家后,連母親特地煮的炒飯都沒有味口。聽到父親的問題后,覺得十分可笑。一百分滿分的試卷,你說考多少分最好?當然是滿分啦。
然而父親卻嚴肅地說:“95分就好。”
我疑惑地問:“為什么?”
“95分最好”
“為什么”
父親執意不說,讓我對父親的問題產生一種好奇心。
后來我漸漸明白了,父親是為了我今后的學習留有余地。
還有一天,因為作業太多,放學之后留下來寫了一會兒,直到清校鈴聲響后才離開學校。回到家中,父親看見我匆匆忙忙的樣子,就問“怎么那么晚才回來?”我漫不在意地回答“在學校里做了一會兒作業。”7點30分左右,我將所有家庭作業做完,父親原來以為我會休息了。沒想到,我從書包里拿了一張四百格“沙沙地寫起來……”
“作業不是做完了嗎?”父親湊過來問我。
“嗯”
“那你在寫什么?”
“近、反義詞。”
“老師說要寫的嗎?”
“不是的,反正早做、晚做不都一樣,何況早做了,以后就不用做了。”
“既然不是現在的作業,就休息一下吧!“
我雖然不知道父親為什么這樣說,但是,從此之后,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回家后只做家庭作業。空閑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就有許多時間閱讀課外書,為我的大腦“充電”。
臨近期末考試,父親并不是像其他家長一樣讓我做習題,而是盡量放寬我自由的空間。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去崇拜哪些一蹴而就,一躍就成功的人,然而在實際生活中,那些做事不緊不慢,有條理的人更容易成功。
我們應該為被逼得喘不過氣的生活擠出喘息的空間,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精華】發現六年級作文集合10篇】相關文章:
發現六年級作文【熱門】03-03
【推薦】發現六年級作文03-03
發現六年級作文【推薦】03-03
實用的發現六年級作文集合十篇03-02
發現美作文08-19
六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課文01-15
【精華】六年級記事作文300字集合03-03
發現高一作文08-26
【精華】六年級畢業作文集合7篇02-20
【精華】六年級軍訓作文集合九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