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錦集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yīng)用文、議論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 篇1
新年到了,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去爺爺、奶奶家拜年,到了家里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奶奶發(fā)給了我一個大紅包。
奶奶端上了熱騰騰的餃子,告訴我餃子里面包了兩枚代表好運氣的硬幣,誰能吃到新的一年就能交好運。我吃了很多,可一直沒有吃到那代表好運的硬幣。
到了中午,我大伯父、大伯母帶著蘭蘭姐姐來了。在吃飯的時候,我和蘭蘭姐姐兩個人比賽吃餃子,看看誰能吃到硬幣,吃到一半的時候,被大伯吃到了一個,我想:還有一個,我一定能吃到!可等到吃完飯,大家都沒有吃到,唉!看來只能等到晚上了。
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最后一個硬幣卻被蘭蘭姐姐給吃到了,看來今年的好運硬幣我是沒希望吃到了。但是我有信心明年好運硬幣一定是我的。
雖然沒有吃到好運硬幣,但是我的心情卻很高興,因為我和全家人在一起過了一個快樂的新年。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 篇2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它蘊含著很多傳說和習俗。
傳說,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年”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人們?yōu)榱蓑?qū)趕年獸,年獸來到的那一天,在門前貼上紅紙,張燈結(jié)彩。人們就管那一天叫春節(jié),也就是過年。
除夕在臘月三十,在除夕的時候會掃塵,“串門”,還會得到很多的壓歲錢。還要貼春聯(lián),貼窗花和倒貼“福”。這些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完美呈現(xiàn),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到了晚上,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看春晚,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來新的一年。而且也只有在春節(jié),全家人才能夠團聚在一起,共同守候新的一年的來臨,共同感受親情友情和愛情。過了除夕就是一年的頭一天,也是春節(jié)的頭一天,大家在一起放爆竹。爆竹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在當代,人們會通過發(fā)手機短信來表達自己的祝福。字雖不多,但字里行間都把我們的祝福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樣讓我們感受到這世間的真情與愛。在我們發(fā)祝福短信的同時,也就將人間這一份美好傳播了。
春節(jié)象征著新的一年的開始,今年是龍年,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 篇3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年又過了,又要迎接新的一年了。
在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除夕之夜,我們一家人吃好了年夜飯,急急忙忙搬來幾把椅子,打開電視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第一個節(jié)目是:開場舞《美麗中國年》,第二個節(jié)目是《金雞報曉》表演都很精彩。終于等到了我愛看的節(jié)目小品了。還是那幾位老演員,他們演的可搞笑啦,我一邊吃著零食一邊看著他們的表演,差點把嘴中的零食噴出來了,抱著肚子哈哈大笑。
媽媽和好面叫我們?nèi)グ鼫珗A,我最喜歡包湯圓了,接著拽了一團面粉把它揉了揉搓一個小圓球,在中間挖了一個小洞,用湯勺勺了一點豆沙餡放在湯圓的小洞里,把它塞的滿滿的。最后,把小洞口捏緊,一個完整的湯圓就做好了。我們做了滿滿的一盆,就下鍋煮了。過了一會兒,湯圓熟了,浮在水面上就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娃娃,可愛極了。我們一人一碗,輕輕咬了一口,甜甜的汁水流到口中,甜到心里,我們都被陶醉了。
除夕真是個開心快樂的好日子啊!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 篇4
爸爸是個南方人,媽媽卻是個地道的北方人,作為一個“南北混血兒”,對于兩地風俗、生活習慣等,自然也都有一點了解。今天我就先給大家介紹一北方過年的習俗。
大年二十九,爸爸媽媽上完一年中的最后一天班,我們一家就連夜趕到了位于皖北宿州市的姥姥家。因為在這里有一項很重要的一個習俗,春節(jié)前夕,人們都會準備好貢品祭祀已故的親人,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并希望他們保佑自己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一帆風順。
貼春聯(lián)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wù),大家要在大家三十的早上,在門兩旁貼上寓意吉祥的春聯(lián),會給節(jié)日帶來喜慶之氣。春聯(lián)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門神像畫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lián)大都用紅紙書寫。但是在皖北,如果在這一年中家中有人去世,就不能貼大紅紙寫的春聯(lián)了,只能在門芯處貼上A4大小的白紙,或者什么也不貼。第二年可以貼黃色的春聯(lián),第三年是紫色的紙聯(lián),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
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北方人還注重貼門神,聽姥姥說,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傳說中有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后,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guān)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現(xiàn)在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采購年貨是我最喜歡的一點,面對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我和表弟自然是飛奔到最愛的零食區(qū),美味的巧克力,香甜的餅干,誘人的薯片……一點點地搬運到購物車上。大人們也買好了各種蔬菜,雞鴨魚肉和紅棗糕。足以讓我們大飽口福。
皖北的年夜飯必須在大年三十中午十二點之前完成。在古代,過了正午還沒有吃上年飯都是揭不開鍋的窮苦人家,所以在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忙忙碌碌一年的`人們想方設(shè)法也要吃上一頓飽飯,而對于餓了一年的人們來說,早一點吃飽代表著下一年都能吃飽穿暖。現(xiàn)在這個習俗一直在延續(xù),往往才九、十點鐘,就有手腳麻利的主婦做了滿滿一大桌子美味佳肴。
年三十的晚上,要吃扁食。這是一種像元寶一樣的食品,里面包上韭菜、雞蛋等素食,既和中午的大魚大肉營養(yǎng)搭配,也是寓意來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p>
大家初一吃餃子,“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皖北的春節(jié)要一直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才算結(jié)束,在這里,正月十五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蒸面燈。十五這天,早早的,媽媽們便用豆面揉好面燜在鍋中,到了下午,面發(fā)起后,開始捏一個個小面燈。手巧的人家還會捏出龍燈燈、雞燈燈、兔子燈等生肖燈。
把捏好的面燈放進鍋里蒸,蒸完后,有的面燈窩窩里有蒸餾水,有的很多,有的少,還有的卻干干凈凈,滴水不見?據(jù)說,這是個很靈驗的預言呢,存水的那個月份燈會被認為代表著來年那個月份里一定雨水充沛,水多的可能會有澇情,水少的當然就代表干旱了。
把面燈里放上香油,用棉線做出捻子,點亮的面燈好漂亮!我們會端著燈在屋子里四處照照,照到的地方毒蟲、臭蟲什么的就都不敢出來了。大人們還會用燈在我們小孩子的全身上下照上一照,說是一年內(nèi)保管百病全無,吉祥如意。面燈點著可不能吹滅喲,要讓它自己燃盡,因為紅紅的燈火代表著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旺,越來越紅火。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 篇5
在我們中國有一個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jié)日,叫做過年。每到過年,全國上下便是紅火的,喜慶的。
在年二十七到年二十九這幾天,大家都在大掃除,貼對聯(lián)和一些小掛飾。但這些物品無一例外,都是紅色的。因為紅色在中國代表了吉祥,幸福和平安。所以在過過年的時候,無論在街上,在家里都會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在除夕這一天,是最忙的。忙什么呢?就是忙著做年夜飯!年夜飯又叫做團圓飯,在除夕晚上,無論多忙,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年夜飯,意為:團團圓圓。所以在這一天,只要你來到菜市場或餐廳的話,你就會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傍晚,每家每戶都會飄出飯菜的香氣和濃濃的親情感。
到了年初一,就沒有除夕這么熱鬧了,因為大家都在休息呢!但年初一這一天還有一個重要任務(wù),那就是——拜年。小孩們過過年最喜歡這一天了,因為可以收紅包呀!每到這一天,我總是東家走西家串地去收紅包。但要想多收一些,嘴巴就一定要夠“甜”,見到人就必須喊:“恭喜發(fā)財,幸福安康”之類的話,祝福別人也能高高興興的過年。
就在這時,元宵節(jié)也迎了上來。在我家,奶奶總是和我一起包湯圓。到了晚上,我們就全家人一起吃湯圓,好不熱鬧!妹妹就拉著我大街小巷的去看花燈,每看到漂亮的花燈,她就會依依呀呀的大叫一通,有時還拍著手笑呢。等過完元宵,這過年也告一段落了,大家又回到工作崗位,而我們也要繼續(xù)上學了。
過年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因為每到這時我們一家人就會聚在一起,而父母也會有空陪我們了!
【關(guān)于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錦集五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六年級春節(jié)趣事作文錦集七篇03-12
關(guān)于六年級作文快樂的春節(jié)作文錦集六篇02-25
關(guān)于快樂的春節(jié)六年級的作文錦集七篇03-05
【精選】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錦集9篇03-15
【精華】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錦集八篇03-13
【實用】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錦集8篇03-06
【精品】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錦集八篇03-02
【精華】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錦集9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