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發現六年級作文匯編八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發現六年級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1
兩行樹木排列在公路兩旁,枝葉茂密,枝椏延伸著,在公路頂上交叉,形成一個天然的“屋頂”,灑下大片陰涼。陽光透過枝葉間的縫隙灑下來,在陰涼的地面上投下一片片的光點,把樹冠染成了金色。
一片翠綠的樹葉飄然而下,落在一個小小的桌子旁,矮矮的桌前坐著一位老人。老人并沒有理睬那枚樹葉,正低頭干著什么。他的頭發梳成七分頭,上了油般的光亮,頭發分開的一條縫可以看見青白的頭皮。一張令人看不出年齡的臉正專注著手中的鐘表。眼睛微瞇著,皺紋悄悄爬上了眼角和額前,但那一雙眼卻炯炯有神。
老人干練的手在鐘表的內部游走,查找著出了毛病的位置,熟練的上著油,上緊發條。一只鐘表,一般都要幾天時間修理,但卻能保證煥然一新,走得比太陽還準。
但現在修表的人也不多了,老人也越來越閑。老人的兒子見了,關心的在一旁問道:“爸,現在修表的人也不多了,要不你跟我回去享福?家里也不是沒錢。”
“但這里總還有人要修表,只要還有人戴表,我就不能走!”老人固執的回答道,回答完后,老人又接著修理手中的懷表。
“可……,一只表而以,有了一點偏差又怎么樣呢?”兒子見父親不聽勸告,著急的奪過父親手中正修著的懷表,放在桌子上,發出了一聲悶響。
“你懂什么!”老人拍著桌子,“騰”地站了起來,拿起桌上的懷表,細細的擦著,又大聲的對兒子說,“表是干什么的?用來看時間的,如果表出了偏差,可能趕不上會議,可能失約于人,時間是可以開玩笑的嗎?”
兒子被老人說得無地自容,小聲地辯解:“我,我這不是怕您累著嗎?一個表,用得著那么精細嗎?”
老人嘆了一口氣,又坐了下來,幽幽道:“你知道么?我年輕時,也像你一樣,不拘小節。可就因為一分鐘,我丟了喜歡的工作,只是短短的一分鐘啊!在你看來可能沒有什么,可那時的我,竟乎絕望,我那是才發現,細節是多么重要。”
兒子不語,轉身走了,幾年之后,那個小攤還在,老人還在,一塊塊如明鏡似的鐘表還在……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科學課,我還有了一個有趣的發現。“叮叮叮”上課鈴響了,我們一起沖進實驗室。過了一會兒,老師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教室,他一臉神秘地對我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用我們常見的一次性紙杯來燒水。”“紙杯燒水?”同學們立刻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紙杯一見到火不就燒著了,還怎么燒水?”“老師說能燒水就一定能燒開水,不信我們往下看!”老師微笑著說:“同學們請停一停,要想知道這個實驗會發生什么奇跡,何不讓我們一起動手試試呢?”
說著,老師拿出一個裝滿水的一次性紙杯,還有一盞酒精燈,他小心翼翼地擦著一根火柴,點燃了酒精燈,并把它放在事先準備好的鐵架下,再把裝滿水的紙杯放在鐵架上開始加熱。這時,同學們一窩蜂似地圍向講臺,全神貫注地注視著紙杯,前排的同學興奮地瞪大眼睛,生怕錯過某個重要的瞬間;后排的同學因為看不到,急得直跺腳,甚至踮起腳尖原地蹦跳。大家都目不轉睛地關注著水杯里的變化。過了一會兒,我實在忍不住了,偷偷地用手摸了一下杯里的水,“哇,水已經變得熱乎乎的啦!”我興奮地叫到。又過了一會兒,只見杯里的水開始冒出屢屢白煙,一個一個的小水泡也從杯底緩緩上升。老師讓我們班的朱科宇同學用手去摸一下杯里的水,可他還沒有碰到水就尖叫起來:“哎呦,燙死了!”這時水真得開始沸騰了。“老師快讓我們看看杯底有沒有燒焦?”我們異口同聲地說。老師輕輕地拿起紙杯,我們驚訝地發現杯子居然完好無損。同學們見此情景,個個目瞪口呆,一臉狐疑。老師笑著說:“你們知道紙杯為什么沒有被燒焦嗎?”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眉頭緊皺,絞盡腦汁地想著。老師看著眼前的一幕,便解釋道:“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是100度,而紙的沸點卻達到130度,我們在加熱時,溫度都被杯里的水吸收了,因此紙杯在水沸騰之前不會被燒焦。”聽了老師的解釋我們茅塞頓開,個個舒展了眉頭。
多么有趣的一堂實驗課啊!它讓我明白了: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善于思考的腦袋,善于實驗的手,才能發現別人發現不到的事情。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啊!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3
六年級習作上個星期,我和爸爸,媽媽,弟弟來到外婆家玩,上午的時候,我們覺得無聊,便在野外抓了十只蝸牛。
秘密一:
我仔細地看著這十只小可愛,竟然發現有七只蝸牛的殼是“右旋”,而另外三只蝸牛的殼是“左旋”的,而且它們的殼上還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條紋和星星點點的斑點,美麗極了。
秘密二:
我放了幾片菜葉給蝸牛們吃。可是,只有一只蝸牛在菜葉上留下了一個個的大坑,而其它蝸牛卻碰都不碰一下,我帶著疑問去問媽媽。媽媽二話不說,拿起一塊雞肉放在蝸牛前,蝸牛們馬上“飛奔”過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媽媽看著一頭霧水的我,解釋道:“蝸牛的食性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蝸牛喜歡吃葷食,有的蝸牛喜歡吃素食,還有的蝸牛葷素不均呢!”聽了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
秘密三:
過了幾天,我發現了蝸牛的一個奇怪現象:十只蝸牛全都在產卵!我想:在野外抓的蝸牛們,一定有的是公的,有的是母的,不可能全是母的啊!于是,我上網查找了資料,終于知道了:原來蝸牛的身體里有兩個生殖器,一個是雄性生殖器,一個是雌性生殖器,所以蝸牛它既是“先生”又是“太太”,怎樣,很有趣吧!
小小的蝸牛就有那么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細心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一定會發現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4
羅丹說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探索、多發現、多觀察,你就會驚奇的發現: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
暑假里的一天,蟬兒不知疲倦地唱著歌,樹木被烈日照得無精打采。怕熱的我在家根本呆不住,于是便拉著妹妹來到了小區門口的水池邊,我們倆津津有味地看著池中的小金魚。
瞧!那些小金魚在水池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就像一群快樂的孩子。妹妹高興得手舞足蹈,揚起一串串水珠,揚起的水都灑向一旁的荷葉,可是小水珠在荷葉上滾了幾圈后又落回了水里。
荷葉為什么盛不住水呢?我感覺非常奇怪,立馬用手舀了一些水倒在荷葉上,可是落到荷葉上的水立馬變成了一個個小水珠。它們在荷葉上高興地玩著滑梯,最后可能是玩得太盡興了,又紛紛跌入了水池中。看到這番情景,我感到十分奇怪,為什么荷葉不會被水弄濕呢?
難道荷葉身上穿了雨衣嗎?我一溜煙跑回家,迫不及待地翻開了《萬個為什么》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原來荷葉身上有一層納米薄膜,使荷葉表面變得十分光滑,可以防水,就像穿了一件雨衣。
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荷葉竟有這么大的秘密,今后我一定要多觀察、多留心,這樣才能發現大自然的更多奧秘!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5
冬季的夜,又冷又干燥。讀完英語,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拐個彎來到了家門口,忽然聞到一股香氣在干冷的空氣中彌漫。呵呵,這股香是從自己家里傳出來的,肯定是姐姐想用我的最愛——烤雞來慰勞我……
我喜出望外,推門而入,卻發現姐姐在看電視,餐桌上空空如也,連雞骨頭都沒有,哪來什么烤全雞。我大失所望,沖姐姐喊道:“老姐,你是不是趁我出去之際偷吃了一只雞?”姐姐一頭霧水:“雞,哪來的雞?你胡說八道什么啊?”“那么烤雞的香味作何解釋?”我翕動著鼻翼使勁嗅著,對姐姐的話不可置否。忽然姐姐如夢方醒,大叫一聲:“不好!一定是什么東西被烤焦了!”
我急忙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身,直奔廚房。廚房里濃煙滾滾,看不清是什么東西在“嗞嗞”作響,見此情景,我膽戰心驚,想摸索著前進,沒想到姐姐先我一步開窗排煙。繼而,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原來是它!那個“肇事者”竟然是火鍋!可憐它已被烤得發黑,面如燕人張飛,仿佛一招惹它,它就會大發雷霆,非把你燙個半死不可。我不敢錯過這個絕佳時機,趁火還沒著,端起臉盆壓制住它的囂張氣焰。霎時間,一陣濃煙模糊了我的雙眼,隱約間我看到火鍋底下躺滿了青菜、粉絲、魚丸的“尸體”,慘不忍睹。唉,幸虧我發現得及時,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廚房里一片狼藉,我和姐姐驚魂未定,嚇出一身冷汗。雖然只是虛驚一場,但也是一個不小的教訓。我在一旁收拾著事發現場,心里暗暗地想:唉,忘拔插頭,禍患無窮,要以此為鑒,別再犯這種低級的錯誤了。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6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心里就很高興。
在我九歲的時候,一天我正在看科教頻道的節目。那天播放了宇宙的奧秘。當我聽到黑洞這個詞的時候,就心想:黑洞是黑乎乎的洞嗎?于是我趕快跑去問爸爸:“黑洞是什么樣子的,是怎樣形成的`?”爸爸說:“黑洞形成的必要條件是:一個巨大的物體,集中在一個極小的范圍。晚期的恒星恰巧具備了這個條件。當恒星能量衰竭時,高溫的火焰不能抵消自身的重力,逐漸向內聚合,原子收縮—牛頓法則起作用了:恒星進入白矮星階段,體積變小,亮度驚人。
白矮星進一步內聚,最后突然變成一個點,整個過程不到一秒。在我們看來,恒星消失了,一個黑洞誕生了。”后來我又翻閱資料;科學家相信,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是黑洞。根據相對論,百分之九十的宇宙都消失在黑洞里。所以一種更令人吃驚的說法是:“無限的黑洞乃是宇宙的本身。”那么,怎樣才能在無際的太空中發現黑洞呢!天文學家利用光學望遠鏡和X射線觀察裝置,密切地注視著幾十個雙子星。它們的特別之處在于兩個恒星大小相等,誰都不能俘獲誰,因而互為軌道運轉。
如果其中一顆星發生不規則的軌道變化,亮度減低或消失,有可能就是因為附近產生了黑洞。自從哥白尼和伽俐略以來,還沒有一個關于宇宙的理論具有如此的革命性。天體的巨大引力是否最終引起宇宙收縮呢?相對論回答:是的。黑洞存在的部分證實了它的預言。即使宇宙不會消失在一個黑洞中,也可能會消失在幾百萬個黑洞當中。
我知道了黑洞的奧秘,同時也認識到我的爸爸是個有淵博知識的人。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7
去年我寫的“我的新發現”作文獲得了一等獎,寫的是對蝸牛進行反復觀察后的發現,而今年寫什么呢?我無精打采地用樹枝在一旁的泥土里挖小洞。突然,一條滑滑的東西從洞里鉆了出來——是一條小蚯蚓。有了,我可以研究蚯蚓呀!我急忙將那條蚯蚓抓起來,帶回了家。
回到家后,我將蚯蚓放到一個大盒子中,盒子里有兩種土壤,一種是干燥的土壤,還有一種是潮濕、含腐質較多的土。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蚯蚓慢慢地向含腐質較多的土壤爬去,這樣反復試驗了十多次,我發現蚯蚓有六次爬向含腐質較多的土壤中,有兩次爬向干燥的土壤中,有三次在原地不動。這讓我不禁產生了疑問,蚯蚓為什么喜歡含腐質較多的土壤呢?我查閱了科學書,書上說,因為含腐質較多的土壤中有蚯蚓愛吃的食物,但是蚯蚓的食物又是什么呢?這個問題科學書上并沒有寫到,于是我決定自己研究這個問題。
首先,我打電話問了好朋友,她告訴我蚯蚓吃泥土,我半信半疑,只好自己做了實驗。我把蚯蚓放在一塊泥土里,然后在泥土上面分別放了腐爛的樹葉、肉、白菜和朋友所說的土。不一會兒,那只蚯蚓就鉆了出來,在食物中間轉了幾圈,然后將腐爛的樹葉一片一片地拖回了泥土里。啊!原來蚯蚓并不吃土、肉和其它東西,它吃的是腐爛的植物啊!
通過這次實驗,我發現了蚯蚓喜歡吃腐爛的植物,喜歡在含腐質較多的土壤中生活。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8
人人都有自己的新發現,我呢,也不例外。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我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小秘密。
那天,天空深碧湛青,萬里無云,我正在家門口踢毽子,忽然,我看到一個“一”字,我定眼一看,原來是一群螞蟻急急忙忙趕著搬家。只見它們忙里忙外,采食運土,有的兩只螞蟻搬一粒米,其中一位用嘴銜著米粒,那一位緊緊抱著米粒;有的三只螞蟻為一組搬一根干草;……那來來去去的一定是個指揮官,它揚起手,嘴里好像在說著:“快點快點!”你瞧,它還不時去幫那些體弱的小螞蟻呢。這只隊伍浩浩蕩蕩前進,它們有條不紊,緊張有序。
我似乎聽到了他們齊心協力的口號聲……咦,它們為什么要搬家呢?
我回家急忙打開電腦。哦,原來是這樣的,螞蟻有一種特殊的器官,它們可以提前知道是不是要下雨了,螞蟻便會迅速地搬家。
這時,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不一會兒天便下起了傾盆大雨。我想:電腦上說得一點都不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