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六年級作文錦集九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走進六年級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1
搬離老屋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重新走進這老屋,這里的每一件東西都勾起了我無限的回憶。
——題記
秋風蕭瑟,落葉飄飛,又到了一個傷感的季節。
老屋在秋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蕭索。再次走進這老屋,我甚至有點舍不得離開她。如同子女見到久別的母親那樣,感到深深地眷戀與不舍。她老了,不再有當年的那種新鮮感,但是她的每一樣東西都能勾起我無限的回憶。
我慢慢地在老屋中徘徊,仔細地欣賞著她的每一個角落,體會著她那滄桑的美。在這傷感的季節中,我似乎對她更加眷戀了。
老屋的南面是陽臺,那里有一把藤椅,也許是放得有些久了吧,凳腳已不及當年結實了,坐上去會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記得小時候,父母擔心我太小,總不會讓我在外面玩得太久。幼兒園放學回家后,最令我快樂的事便是站在陽臺的藤椅上,下巴擱在窗臺上,看著小伙伴們捉迷藏、玩皮球、打彈弓,心里癢癢的。西墜的夕陽總是投下我孤獨的側影。在下午五點左右,樓下便會有賣豆腐腦的人經過,我會捏著一塊錢下樓買一碗,并以此為借口,在樓下多待一會兒,與小伙伴們玩上一會兒。我在這個陽臺上,一邊感受著寂寞,一邊想辦法自得其樂。現在想起來,感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風吹動了窗簾,那里露出了一扇老舊的門,我拉開了它,如同開啟一段塵封的記憶。在這扇門里,我奮斗過,成功過,調皮過,失敗過,哭過,笑過。曾經的我為了考上省重點中學,每天在書桌上奮筆疾書,最終圓了我的升學夢;也曾經因為考試分數低迷,而一度沉迷于手機與小說,也因此被母親打過。在那書桌的抽屜中,有許多令人難忘的東西:卡片、鐵槍、彈弓、彈珠、錄取通知書、成績報告單、獎狀、檢討書,等等。這些都是我成長的證明。在這個房間中刻下了我的豪言壯語,我的雄心壯志,也刻下了我的小肚雞腸與小小心思。而童年刻下的幸福與憂傷,在這房間里,仍留有隱隱約約斑駁的痕跡。
耳邊仿佛有炒菜的聲音響起,那是奶奶在炒菜了。在那廚房間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回憶。小時候,我比其他的同學胖好多,因此母親限制了我的飯量。于是我經常半夜三更起來找吃的,如同做賊一般,那感覺很刺激。
黃昏,天沉了下來。幾陣風過,雨,便下來了。窗臺上的植物們左搖右擺,發出了“沙沙”的聲音,雨點順著葉片落下來了,滴在了泥土上,留下了濕漉漉的印記。這雨,洗去了塵埃,卻留下了悲傷。
世界隨著時間在改變,老屋在我的身后漸行漸遠……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2
匆匆,我走進天堂。
斷橋邊,人海茫茫,
來來回回,找不到那把花雨傘,
是時間不對,還是你把前世的約定遺忘。
我在橋上張望,
總不見你的目光,
在人群中,孤獨的期盼。
匆匆,我走進天堂。
春天來了,花兒開了,
你是否在路上。
見不到你的身影,一路彷徨。
我摘了最美麗的花兒,
想戴在你的鬢發上,
你與那花兒一樣,
溫柔、美麗又芬芳。
匆匆,我走進天堂。
也許在成熟的秋天,
你就會來到身旁。
月兒掛在天上,等待在橋旁,
記得那天的小船上,
你的纖手,在月夜的水里,
輕輕地點碎了月光。
夢,在水面搖晃。
匆匆,我走進天堂。
白雪覆蓋著山巒,
也飄落在斷橋上,
朦朧中,打開的一把花雨傘,
和一個熟悉的倩影,
在雪中傲放。
遠遠地,屏息凝望,
今世,應該不再有悲傷。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3
音響是人間美的享受,大自然的音響更是陶醉,我用心去傾聽大自然的音響,去領略這一片奇妙的天之音。
“轟隆隆,”是哪個調皮的孩子吵醒了雷公公?雷公公打哈欠的.聲音太大了,把樹上唱歌的小鳥驚跑了,飛到另一棵樹上為知了伴奏了。春天真美好啊,小溪流“叮咚叮咚”地像在為勤勞的蜜蜂歌唱,蜜蜂“嗡嗡”地交喚著,仿佛在說:“開工了開工了。快點干活了。”許多蜜蜂一邊開始工作,一邊傾吐著春天的美好。蝴蝶看見蜜蜂那么勤勞,過去為蜜蜂吶喊加油,為蜜蜂跳起了優美的舞蹈。
在春天,森林里的一切都動了起來,不再是以前被定格在森林里的物體,他們是有生命的,有思想的。你看,小鳥和大樹在一起津津樂道地談起陳年往事;小溪正在為石頭彈奏“催眠曲”;蜜蜂和蝴蝶正在花叢中偏偏起舞……
田野里又是另一番景象,綠油油的稻谷黑沒成熟,一陣微風拂過,稻田里蕩起一篇綠色的波浪,在上下伏著,發出“沙沙”的聲響,如同下雨一般的聲音。
一轉眼秋天到了,蜜蜂更是勤勞工作,為過冬做好準備;果園里,熟透的水果往下掉,發出“咚咚”的響聲,農民伯伯樂得“哈哈”笑出了聲,天上的大雁“嘎嘎”地叫著,排著整齊的隊伍飛往遙遠的南方。
秋姑娘來得快,走得也快,冬婆婆接著到來。風“嗚嗚”地刮著,雪花慢慢地飄落下來,“哈哈哈哈”,是誰在笑?原來是在后院打雪仗的小朋友,一個負責做雪球,一個負責扔雪球,“嗖”的一聲雪球就飛出去了,打在另一個小朋友臉上,笑聲順著風飄到很遠很遠……
音響世界真是多姿多彩,變化無窮啊。我愛音響!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4
你,是一條蜿蜒的小路,帶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你,是一抹亮麗的彩虹,絢爛我生活的內容;你——成語,歷史的印記,如一輪新月在汗青與現實中低綺戶,照無眠。
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花開花落,歷史不將復。歲月一次又一次地沖刷著那些遺留下來的與現實不相符的印記,無人能抵。詩詞絕美而有意境,終不過成為歷史華麗的篇章。書法雖代代承傳得已延續,卻不復當日的輝煌。成語卻在奔涌激流,順著歷史的長河毅然前進。如今,成語已不似從前那般不能盛傳,至今,它已刪去了當初那股文縐縐之氣,變得任何人都很適宜。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它越來越融入人群,隨處可聞。現如今,廣告詞因為運用了成語而變得更加吸引人們的眼球,各行各業都樂此不疲。
成語可以強大到概括一段平凡而又溫馨的溫情。
她熟悉他每個朋友,知道他們的名字、性格、故事,他也知道她的每個朋友、同事。他們不管再忙,每個星期都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單獨在一起,無論在什么地方。這段時間里,他們不需要有壓力,只需要放輕松,他們互相交流彼此的煩惱何所掛念的事情。撇去他們倆的關系,倒像是兩個無話不說的密友,毫無保留。這兩個人是我的父母。兩人并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一起,經常會有工作上的事需要出差,出差的這幾天,每天晚上打電話,從無間斷。電話不是報平安那種,是真的在煲電話粥。睡覺的時候,電話里互說晚安,再發一條短信。他們的故事總是那么平凡,卻又不容忽略。一家子總是和和睦睦,并不是真的到那種沒有脾氣的地步,而是兩個人都懂得讓一步,但卻不是相敬如賓,因為那樣反而顯得疏遠,若是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他們,應當是相濡以沫了。
成語的應用總是這么廣。隨著時代,漫入人心。歷史中,它風華不減,容音依舊。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5
啊!期盼已久的暑假終于來到了,這使我興奮不已,忍不住地想大聲喊叫,表示我滿心的愉快。暑假中,我去了農村,體驗了一下農村的生活。也許是因為我老家在農村,所以,這次到農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車子到農村,一開車門,馬上有一種極其清新的空氣想你撲面而來,使你忍不住大聲叫好。把車停在一邊,我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情不自禁地向田野狂奔而去。這時,一個農民伯伯走過來,告訴我們今天的任務,并教我們農具的使用。我們開始高高興興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通過到農村的生活體驗,我有了說不盡的心得和體會。
剛剛到農村,對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有趣,什么事情都想干,于是什么事情都攬下來。可是,干了還沒有半個小時,我就已經氣喘吁吁,都快拿不動鋤頭了。向兩邊望望,有好幾個農民伯伯都在忙著給莊稼打藥,于是,我又開始上氣不接下氣地干活。又干了一會兒,我滿頭大汗,說什么也不想再干了,全身上下火辣辣的。這時,我才真真正正的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的真正含義。這時,我才真正感受到農民伯伯賺錢的不容易。這時,我才真正感到在家里隨隨便便浪費糧食的不對。這時,我才真正明白媽媽每天嘮嘮叨叨的原因。這時……
在這次走進農村的活動中,我感受到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也體驗到了許多。我感受到了農民伯伯賺錢的艱辛和不易,感受到了只有“不斷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能取得勝利的果實”這句話的內涵。從中懂得了人要不斷勞動。懂得了不要隨便浪費糧食。體驗到了農村孩子沒有零食,沒有玩具的生活是怎樣的。體驗到了每一粒糧食雖然很小,但是卻包含了農民伯伯許許多多的心血。
我想,從此以后,當我想要把食物丟掉,或者浪費掉的話,就想一想這次體驗,想一想當時體力不支的感覺。我就不會舍得浪費了,我把當時 的那張照片放在我的床頭,當我要浪費時,就看一看照片,看一看我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時刻!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6
每個人從出生起就要經歷許許多多喜怒哀樂的事情,它們好像繁星點點,守護著我,鼓勵著我,伴隨著我茁壯成長。六年級了開始了,我是否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作為新的挑戰呢?在我參加小記者活動后,我幸運的去交通銀行上了一次“小小金融家”的課程,讓我受益匪淺。
一開始知道這個消息時,我內心是惴惴不安的。因為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去過銀行,也不知道什么是財商、情商、投資、貸款……一聽到爸爸媽媽提起金融,我就頭疼。這一次,我感覺機會終于來了,我終于要學習金融知識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我懷著好奇又激動的心情,早早地來到位于上海路的交通銀行。
到了銀行,我和媽媽進去以后,我看了一眼就呆了,接待室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桌椅,電視墻上正滾動播放著視頻,是交通銀行的一些介紹。我們跟隨銀行工作人員的腳步來到會議室聽課。講課的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大姐姐,她給我們講了財商和情商:“小朋友們,財商是你金融和理財的能力;而情商就是你處理事情的能力……”老師孜孜不倦地講著,而我們也聚精會神地聽著,記錄者,這情景有點像財經大學的老師給一堆大學生授課。
這位年輕的老師不僅給我們講金融知識,還要我們學會感恩并且有自己的理財能力。老師讓我們在小卡片上寫下感恩父母的話,然后讀給自己的父母聽。當我讀給媽媽聽時,我看到了她笑的像花朵似的。同時其他的小記者也對自己的父母說出了感恩的話語,他們的父母也和媽媽一樣激動。接下來,老師讓我們將卡片上的生活用品貼到四個正方體上,上面寫著;需要不想要、需要又想要、不需要但想要、不需要也不想要。“作業本是學習用品,需要又想要,漢堡包是垃圾食品,不需要不想要……”我喃喃地說著,當老師讓我與其他小記者交流時,看到我對答如流,聲音洪亮,老師欣慰地點點頭,還送了一個茶杯作為獎勵。
這堂金融課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外的知識,也懂了許多道理。看著在大廳里工作的銀行人員,我由衷的佩服他們。在銀行工作要非常的細心,非常的專致。因為他們如果粗心大意,少點一個零,會對國家和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他們首先要為大家著想,再為自己的小家著想。上課的大姐姐也說銀行是個不錯的單位,也歡迎我們長大以后加入他們的隊伍,將來不管我從事什么工作,也會像他們一樣大公無私的奉獻給社會!
時間過的飛快,中午我和媽媽離開了交通銀行。中午的陽光刺得眼睛睜不開,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累,我懂得了以后不能亂花錢,要從小學會存儲和理財,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活動啊!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7
“嘩啦啦,嘩啦啦…”這淙淙的溪水聲從進谷以來就已經開始伴隨著我們了。透過一層又一層的綠葉仰望這片天空,我看到有一朵略顯的有些濃重的陰云籠罩著這山谷中的一切。不一會兒,便下起了小雨。不過這并不影響我進谷欣賞美麗景物的興致。
踏著一條有點濕的山路,聽著溪水與雨聲的二重奏;看著一株株,一棵棵,一片片的綠色植物;嗅著泥土的氣息和野花的芬芳;感受著夏末的一場山雨,一切竟顯得那樣美好。
這條幽徑的兩旁有著數不清的綠色植物。心中不由得感嘆道:這畫廊谷果真“人”如其名,真是風景如畫啊!我時而走走停停,看到奇麗的景物便放慢腳步,如若前面有奇花異草我便會加快腳步走上前去。伴隨著我的腳步,那條小溪也時快時慢的跟隨在我的身旁。抬起頭向遠方看,這條小溪隱隱約約在一個洞口消失了。我加快了腳步走向那里。原來,這是一個山洞,洞壁上的澗水沿著洞壁向下流淌與先前的小溪匯成了一個翠綠的水潭。側耳傾聽從洞頂的裂縫中滴落的水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響,腳步緩慢地隨著這聲音向前走去,一束透過陽光透過不遠處的山洞照在地上。
走出山洞,下了許久的雨也快要停了。我決定抓住這場山雨的尾巴,用心體會大自然。我把傘丟到一邊,挽起褲腳,找了一塊稍微開礦一些的平地。赤腳踩進這因為下雨而產生的大小不一的水洼中,濺起一朵又一朵的水花,漸漸地,雨停了。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到了畫廊谷的出口了。我們是下午進的谷,現在的天已經有些黑了。站在谷口,回首凝望整個山谷,心里充滿了對這里的戀戀不舍。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8
藍天之中,幾朵愜意的白云在游蕩著,使人感到無限的舒暢。幾只鳥兒在枝頭歌唱著,仿佛在歌頌早晨無限美好的時光。在如此美好的一天,我和我的小伙伴們,跟著趙老師一起前往雅畈鎮的漢灶村,領略婺州的文化,尋找婺州的美麗。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幢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走近房子的石柱,那精美的雕刻讓我不禁贊嘆前人的智慧。我們在這彌漫著淡淡香氣的老房子中,不由得安靜了下來,這里到處都散發著古樸的氣息。
穿過錯落有致的古建筑群,我仿佛從古代一下子回到了現代,在這現代與古代,現在與曾經交界之處,我感受到了婺州的美。
順著一條散發著青草芳香的小道,我和小伙伴們來到了文化禮堂。
我和同學們走在小道上,它散發的不僅僅是泥土的芳香,還有撲鼻而來的花朵的芬芳香氣,這使我們倍感舒暢,忘記了天氣的炎熱。我們滿懷著美好的心情,大步走向漢灶村的文化禮堂。
在文化禮堂門口,我感到一種莫名的莊重感,仿佛里頭有對我很重要的東西。走進文化禮堂,我立刻感到了一種文化的氣息。從文化禮堂四周的介紹,我了解到漢灶村每個月都會有一個給村民們舉辦活動。有時是表演,有時是展覽,有時是比賽。文化禮堂還賦予了新的時代的氣息,它有一個會議室,會議室里開展各種各樣的培訓,比如電商培訓、西點培訓等,這都是能使村民們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提升生活質量的活動。他們的墻上寫著他們參加過的活動,有籃球賽、婺劇表演、還有歌唱比賽等,照片里的村民們一個個興高采烈,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墻上還貼著新二十四孝圖,其中包括教父母上網、帶父母故地重游、幫家里做家務、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等。我和同學們爭相談論這些新二十四孝,既新鮮又驚奇。這里還有豐富的文化墻展示,比如婺劇文化,美食文化,建筑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它們都體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參觀完以后,回顧今天,我領略到了婺州的美,體會到了婺州豐富文化帶給我、帶給民眾的快樂與震撼,今天真是無比充實!正因為如此,我把這美好的一天記錄了下來。
走進六年級作文 篇9
這次我依然坐在車上,等著到達目的地。可不同于往常的是,我們這次是有組織的,我將與同學一起,體驗消防員這一職業。
到那里后,我的同學都還沒到,我和媽媽就大概看了一眼這消防博物館。博物館大門是一個“帽子”,在門這邊說悄悄話,門那邊能清楚的聽見;輕輕說一句話,馬上就被放大了很多倍,又重復了很多遍,像是一塊巨大的回音墻。
再看停車場,滿的幾乎沒有一絲剩余,車子的玻璃在今天格外的明亮,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歡迎著我們。其中一輛車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是一輛大卡車,上面寫著“地震體驗車”。我很好奇,地震還能體驗?只是不能亂跑,我才忍住好奇,將心思放在等待同學上。
這時,同學來了,雖然只有一位,但至少熱鬧了一些。同學們來得只差一位時,我們發現有人在排隊,問了才知道,那兒有一個體驗活動,是定時開放。我們聽了,也排起隊,等著進去了。
里面一片漆黑,只有一些小燈照著,聽著導游介紹,先是普及火災等知識,后來就是親身體驗火災、地震的情況。那火災體驗真是驚險,突然聽到“著火了,快跑!”,就真的起了煙,還以為真的著火了呢!地震體驗也是,一震一震的,還有東西真的倒下了。
出了體驗區,又和同學們一起跑了跑,玩了玩那個大“回音壁”,就和同學們告別了。和往常一樣,意猶未盡,心中也充滿了震撼。為災難的可怕,也為消防隊員的不辭辛勞,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