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清明節六年級作文匯總五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六年級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1
又到了每年一次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麥田、臘黃菜花、粉紅桃花、雪白梨花,多美春色呀!
河南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祖墳分布在風景秀麗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小孩們有拿鋤頭、有拿鏟子隨后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除草、有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墳頭整理得干凈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墓錢插在墳頭新土中,并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字工工整整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紙錢是給祖先用,表示我們后輩孝心。最后大家要按從大到小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口中還念念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事呢,爺爺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奶奶逝世后才能寫上,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腳步一瘸一瘸,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與表哥表姐親情。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杜牧寫的《清明》,這首詩讓我想起今年清明節和家里人一起回老家給爺爺上墳的情形。
4月5日一早,我和爸爸、母親、奶奶、叔叔一起,我爸爸開車,準備走的時候,發現早晨好大的霧,我爸爸小心翼翼地開著車,車外什么也看不見,車子開到通江大道的時候,霧慢慢散去了,我向車窗外看去,油菜花在田野里盛開了,金黃色,一大片、一大片,非常壯觀,勤勞的蜜蜂也在忙著采花粉,不時有蜜蜂飛到車子前面的玻璃上,留下一道一道的痕跡。
中途我爸爸和叔叔下車,買了準備給我爺爺上墳用的紙和鞭炮,快到11點的時候,我們到了我爺爺安葬的地方,車子不能開過去,我爸爸把車子停在一戶人家門口。因為昨天老家下了一天的雨,山里的泥路還沒有來得及干,我只走了幾步,漂亮的白運動鞋就已經臟了,我非常心疼,但是沒有辦法,只有繼續往前走,不一會,我們大家到了我爺爺的墳前,爸爸和叔叔拿出剛才買的草紙,在爺爺的墳前燒起來,爸爸也要我給爺爺燒紙,我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張、一張地燒,后來我膽子也大了,也像大人們一樣,大把、大把地燒了,最后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3個頭,爸爸和叔叔又到其他的.親戚墳前也燒了紙,最后所有的紙都燒完了,爸爸和叔叔開始點燃了鞭炮,我們就離開了墳山。
中午我們在老家的親戚家吃好飯,和爸爸母親他們一起到鎮上,買了一些土特產,就回來了。
爸爸說,以后每年的清明都要回老家給爺爺上墳,我期待著,明年的清明早點到來。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描寫的就是清明時節時的景象,他說的可真不錯,清明時候人們臉上幾乎沒有笑容,只有滿臉的沉重。
清明節家家都有個習慣,就是去墓地看望已逝的親人,帶上好吃的,冥幣,帶上家人的思念去看他們,為的只是心靈上的滿足。我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我與我的家人們就早早的起床,準備好一切,去祭奠天國的爺爺,我好久沒見到他了,心里難免有些激動,于是,我們便出發了,一路上,雨不停的下,周圍寂靜一片,依稀見得遠處有幾家的燈光,大街上空無一人,即使有幾聲鳥鳴,也打不破這長久的寂靜。我知道,人們現在的心情。
一路上的坑坑洼洼,一路上的綿綿細雨,一路上的人們,伴隨我們進入人山人海的墓區,此時人們不再是歡樂,而是沉重,見到了摯愛的親人,又有誰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又有誰能無動于衷。
整個墓區,哭聲不斷,炮聲不斷……
我隨大人們走到爺爺的墓穴,看見了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雖然是在照片上,但我依然感受到他的苦。看見了久違的爺爺,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望那張永遠刻在墓碑上的照片,那疼愛我的爺爺,你孤獨嗎,你想我們嗎,即使你永遠也不能與我說話,但我知道你想我們,即使你在陰間有很多朋友,但他們比不上我們呀!爺爺,我想你,我想你,我想要你回來,即使那不可能,即使那樣的要求很不服實際,但是,您的孫女想看您一眼哪,您能記住我嗎?
雨還在下,哭聲還在繼續,我擦干眼淚,我不哭,我知道您是不想讓我哭的,我要做個勇敢的孩子!我聽話,做個勇敢的孩子!
雨下個不停,人們的思念也永不停息!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么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這么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爸媽后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春風輕舞,偶爾有幾只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節約來的錢供給爸爸念書,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欲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干凈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卷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5
“清明時節寸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谷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里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于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沖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媽媽看了說:“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媽媽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只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了!
走呀走,終于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干凈后再把貢品和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媽媽嘴里念念有詞的也不知在念叨著什么。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里,然后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里去燒,最后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后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和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后,我全身濕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