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六年級優秀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年味兒六年級優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年味兒六年級優秀作文1
臨近大年三十,窗里窗外,大街小巷,都透著那么一股子濃濃的年味兒。趴在窗口的我心中不由地想著,年味都是些什么呢?
也許,年味兒是全家總動員,里里外外大掃除。家家戶戶盡管平時也是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的,但臨近過年了,總還是會把家里所有東西該擦的都擦上一遍,要洗的就再洗上一遍,那個窗玻璃更是擦得一塵不染。我想,這個大掃除的過程,應該也是種特殊的年味兒吧,是一家人對家、對未來一年的熱愛與憧憬吧。
也許,年味兒是紅艷艷的。走過家家戶戶門前,總能看到大門上貼上了大紅春聯,盼望這暖暖的大紅色和詩意的祝福語言讓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節節高。除了家門口,窗戶上也貼上了美麗的窗花,點綴出新年的紅火與喜慶,一股子濃濃的年味兒,暖人心扉。
也許,年味兒是手機中不斷傳來的短信提示音。一條條祝福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如今,在這個技術發達的時代,人們用電話來拜年,用手機發短信、發微信來拜年,用電腦來個網上拜年,一句簡單的“新年快樂!”足以驅除冬天的寒流,讓人心里暖烘烘、熱乎乎的。
也許,年味兒是走親訪友時的寒暄,是一家人吃年夜飯時的舉杯。走親訪友,是過年時不可缺少的一種慶祝方式。平時大家都奔波在外,有時一家人一整年都碰不上一面,所以都只有在過年時才有機會聚上一聚。大人們打打牌,搓搓麻將。大孩子們在麻將桌邊“觀戰”,時而請教,時而還為大人“指點迷津”;小孩子們則聚在一起,三五成群地放起了鞭炮,還時不時玩起了創新,不免引來了家長的批評。是的,安全第一嘛;有些乖孩子,則在房間里看看電視,嗑嗑瓜子,打發時間。女主人在灶臺前忙碌著,把最好的酒菜擺上桌,敬酒,勸酒,送上幾句吉祥話,酒杯在半空中相碰,里面盛的不只是酒,不只是飲料,更是濃濃的溫情,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呀!這一刻,不得不說,年味兒倍濃!
也許,年味兒就是靜靜地陪著家里的老人,聽他有一句沒一句地訴說;也許,年味兒就是一家人樂樂呵呵地拍上一張全家福;也許,年味兒就是大家圍坐在一起嗑嗑瓜子,聊聊天,看看春晚,拜個年……
其實,說東又道西,最顯而易見的年味兒,也就是兩個字:團圓!
年味兒六年級優秀作文2
只要聽見屋外幾聲噼啪爆竹響,就知道年來了。
印象中的年兒是在人們紛忙購置年貨中開始的;孩提時代最得意的年夜飯其中的一道,就要數炒年糕了,切、炒、調、煮,淋上濃郁的燒酒,滿滿的年味兒,糊在一個勁兒嚼的嘴里,糊在笑顏開懷的心中。
街上也熱鬧開了,紅火開了。各式的小攤不顧城管的阻攔,一頭兒地躥到大街上;那分明是外域的方言,在風中嘶扯著。
趕集的婦女摟著竹籃,躺在其中白嘟嘟的年糕正安詳的睡在他的懷里;家家戶戶的廚房里飄著“篤篤”聲;火似明的春聯若祥龍般攀在各家的大門上;紅通通的燈籠掛在屋檐頂上,晃著腦袋,好奇的注視著來往的行人。
“爆竹聲中一歲除”,無論遇到什么特殊情況,家里也總要買一大串的爆竹。抽竹簽兒或是挑一個膽兒大的家伙,所有人的遠遠的躲在遠處,選中的人仔細的跑過去,點著了,哇!驚得狂奔回來:爆竹被炸得粉身碎骨,引得一陣金曜與歡呼......第二天清晨,若全鎮的街道上都鋪滿了紅毯子,只為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除夕午夜的爆竹聲才是最駭人的,嚇得蜷縮在被窩中,母親的大手緊緊地捂住我的耳朵,可仍炸開在耳邊似得。;人們過大年的熱情豈是我小小耳朵能夠抵擋的呀!
年夜飯總是一年當中家里最豐盛的一餐了。雞蝦魚肉,少不了福氣!歡天喜地中,一家人一團一座在電視機前,有母親掛念游子的嘮叨,有父親表示鼓勵的笑靨,還有子女對老人真摯而深切的祝福。大家嘮家常,編笑話,猜字謎,再黑暗沉寂的夜晚也因此變得富有生機起來;不知覺,天欲要破曉,小的,早已倒頭睡著。
對于孩子們來說,過春節的`另一大喜事兒就是拿壓歲銅錢,正月初一,廟會上也有不少新奇的玩意兒,便可以自行支配剩下的壓歲錢,像冰糖葫蘆啦,梗兒(糕兒)啦,辟邪的銀劍啦之類的“寶物”。
盼著,望著;不禁戀起將至的年兒了。
年味兒六年級優秀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
春節,眾所周知,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自然,春節在我眼中有萬般姿態。它從小便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專屬味道。
一
提到過年,春聯、鞭炮自然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元日》中就曾提到過春聯,可見春聯歷史之悠久火紅的對聯蘸著墨香味兒,往門前那么一貼,一陣風刮過,春聯呼呼作響,好似在傾訴著那一個古老的故事……
傳說古代有個兇猛的獸,叫做“年”。年無惡不作,每到大年三十晚便會出來吃人。人們對年是又恨又怕。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找到了年的克星——紅色和響聲。于是人們便在門上貼紅紙條,寫上吉祥、保平安的話語,流傳下來,便成了春聯。接著人們又發明了鞭炮,也多用紅紙包著,點燃后劈啪作響,這樣一來,年就被人們嚇跑了,人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后來人們便把驅趕年獸后的第一天稱為“過年”。
古老的故事,仿佛在對聯的映襯下、鞭炮的聲響下,于清風中徐徐散播開來。對聯、鞭炮。為這年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
要說起年味,自然少不了除夕夜的那頓大餐了。各種菜應有盡有,色香味俱全。菜一一擺列在桌上,各成員就座,斟上飲料、酒,便開動了。我早已被菜誘得食指大動,立刻狼吞虎咽了起來。先夾一塊水晶肴肉,再來一點香腸,紅燒魚嘗起來也不錯。全家人其樂融融,在濃濃的年味兒中,共享天倫之樂。當然了,魚還是留了一點,因為年年有余(魚)嘛。
年夜飯,為這年添上五彩繽紛,帶著香氣的一筆。
三
吃完年夜飯,就該等春晚開播了。幾十年聯播的春節晚會,自然是春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終于到了8點,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欣賞著人們的表演。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年味兒更濃了。經過四個小時的表演后,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10,9,8,7,6,5”隨著屏幕級主持人的倒數,我也情不自禁地數出聲來。“4,3,2,1。過年了!”終于到了12點,窗外絢爛的煙花映著人們的笑臉。
新年到來,萬象更新。愿家人平安,也愿我眼中的春節,年味兒越來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