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層樓六年級作文800字
幾千年來,詩歌一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征,它樸素典雅,又文采飛揚。從軒轅大帝到夏商周,到春秋戰國、秦并六國,再到漢朝鼎立、三國晉統,以至唐宋元明清,各方文豪以詩會友,以詩譜史。他們用一種奇特的方式,將偉大的中國漢字進行令人吃驚的組合,便于字里行間氣勢磅礴地呈現出盛世和平、戰事硝煙、邊塞烽火,生動自然地記錄下春天的生機勃勃、夏天的枝繁葉茂、秋天的悲涼慘淡、冬天的寒氣襲人。于是,他們便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詩人。
翻開《古詩文七十首》,“登鸛雀樓”四個隸字首先抓住了我的眼球。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我七歲就能背誦。而正是這首詩,開啟了我的國學之門,使我能夠很早即接觸這些千年前古人的文字、語言。
這首詩憑什么能在無數文人墨客所寫鸛雀樓詩歌中脫穎而出?原來,大多數人登上鸛雀樓,只是對景寫景,而王之渙的詩卻更多地透露出他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不凡抱負,那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此種心境的絕佳寫照。
夕陽西下,黃河東流,絢麗美景被詩人王之渙捕捉,渲染得惟妙惟肖。首句“白日依山盡”,作者何以將人們印象中紅紅的夕陽寫成“白日”?原來,落日沉山,兼之云遮霧罩,太陽早沒了原先的光芒。這實在是寫得恰到好處。其后一句“黃河入海流”,把千年如一日的黃河東流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寫出了景色中動態的.“美”。面對高遠的天空大河,王之渙的心情該是怎樣的激蕩澎湃。于是,他不覺對未來充滿信心,“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啊,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使自己有所進步,才能“登高望遠”,將知識一覽無余。古詩說的多么形象啊。
暮然回首,從七歲學詩,到現在可以背誦近百篇古文,學習之路哪一步能不走沉穩扎實?知識的海洋無有窮盡,但愿我能做詩中的“黃河”,將自己注入那一望無邊的“東海”。
古詩是前人積累的經驗,知識的寶庫,讓我們去探索去發現,讓我們能夠更上一層樓。
【更上一層樓六年級作文800字】相關文章:
感想六年級作文04-15
六年級座右銘作文04-02
【推薦】關愛六年級作文04-21
關愛六年級作文【精】04-21
春節風俗六年級作文04-30
意外驚喜作文六年級03-14
六年級作文勵志故事02-22
六年級作文快樂來自04-25
關于親情六年級作文04-25
六年級包餃子作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