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網的那一天起,“海闊憑魚躍”成為了歷史。也是從那一天起,網和魚開始以一種特殊的關系共存著,向人們揭示出一個個深刻的道理。www.cnleizhuo.com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舊”像一張網,縛住了網中魚——那些追求“新”的人。千百年來,魚在與網的斗爭中進化著,而人類在與舊思想、舊制度的較量中進步著。
魚在網中是得不到自由的。一個人、一個國家在陳舊的制度和思想中是無法發展的。只有沖破一張張舊“網”,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海洋。
公元前361年,秦國只是戰國七雄中一個不起眼的小國。束縛它經濟、文化發展的,是奴隸制度這張網。幸而在秦孝公和商軟等一批敢于破網的“魚”,南門立木,兩次變法。在越來越多的“魚”的攻擊下,網破了,網外是秦國的繁榮富強,是威政統一中國的美好前景。
此外,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明治維新等等,這些重大的事件無一不是因為破除了舊制度、舊思想的“網”而在人類歷史上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總而言之,破網而出的魚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網有時是很堅固的,敢于破網的魚有時會撞得頭破血流。有些魚在網前退縮了,甚至變為護網、織網的角色。辭舊迎新的道路是崎嶇的。為了清除網所制造的重重障礙,先驅者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400多年前的歐洲,陳舊的“地心說”阻礙了天文學的發展,但因為它迎合了教會,所以黑暗的羅馬教廷竭盡全力維護它。從哥白尼、布魯諾到伽利略,一條又一條勇敢的“魚”為沖破這張舊思想的“網”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哥白尼的學說遭到了口誅筆伐,布魯諾在鮮花廣場上為真理獻出了生命,伽利略被終身監禁。在歷史上,像這樣“魚死網破”的事例還有許多。第一個使用“O”的羅馬學者被折斷了手指;中國的a康因藐視封建禮教而被誣告處死。然而,他們用自己的犧牲喚醒了網中的魚,帶著魚兒們尋找破網的路。在他們身后破網而出的“魚”會永遠記住那些不屈的先驅者。
當然,再堅固的網也會有破的時候。那些代表舊制度、舊思想的勢力看似不可一世,但只要人們前赴后繼、堅持不懈地斗爭,總會有勝利的一天。
在那不堪回首的100年里,清政府、殖民者、北洋軍閥、日本侵略者……一根又一根粗繩結成一張大網縛住了中國。百日維新、辛亥革命、一二.九運動……一條又一條“魚”向“網”撞擊,一次次失敗。不屈的中國人民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闖出了一條血路,走向了廣闊的社會主義海洋。(初中作文)
網要破,雖然破網是需要代價的,但網終究會破。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縛住我們前進腳步的網:各種陳規陋習、封建迷信,以及一些陳舊的思想,面對這樣的網,我們是護、是織,還是去破呢?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