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精選1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精選1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1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做好敬老愛老工作,保證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晚年生活的安定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是每個人、每個企業、單位、全社會都應高度重視和認真擔負的責任,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就是尊重歷史。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階段,廣大老年人都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建立了光榮的業績。他們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尊重。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老一代含辛茹苦創業奮斗打下的基礎,每一個后來人都不能忘記老一代的功勞。我們要大力弘揚尊老敬老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護老年人的權益,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保證他們同其他社會成員一起共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35億(其中百歲老人17800人,比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3384人增加14416人——《天津老年時報》),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我國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同時也給家庭結構和社會生活帶來新的變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每一個家庭與全社會的安定祥和,我們應當一如既往地做好敬老愛老工作,在全社會倡導和形成充分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熱情善心和照顧老年人的良好風尚。
國家于1996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和老齡活動的開展奠定了法律基礎,不論從道德層面還是遵守法律方面,我們每個公民都要為做好這項工作努力作出貢獻。要進一步重視敬老愛老、宣傳敬老愛老、以實際行動敬老愛老,堅決反對那些認為老年人“無用”、是“累贅”從而把他們棄之一旁的思想和行為,切實樹立老年人是社會和家庭的“寶”、是“財富”的認識,負起自己應有的敬老愛老的責任。
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更好地形成老少共融、代際和諧的良好氛圍,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向前發展,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讓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2
今天在電視新聞里無意間聽到這樣一則消息:老人們最大的心愿其實不是物質上的享受,而是子女們的關心和愛護。有一位獨居老人,她生平一直向希望工程捐款,總數16萬元左右,在屏幕上顯示的都是希望工程捐款憑據,一本兩本……疊的一層又一層,讓我不禁佩服那位老人的品質。根據有關資料表明,上海是第一個進入老齡化的城市,老年人的總數達到73萬人左右,然而有三分之一左右是獨居老人,因此,尊老敬老成為我們的首要任務。在乘車時,不是會聽到或看到這樣的標語:請為老,弱,病,殘,孕的乘客讓個座。試問,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呢?敬老愛老的風尚正慢慢的離我們遠去,原因在于人們敬老愛老的意識薄弱了,所以我們要提高敬老認識,統一愛老思想。
從古至今,中國古代有許多尊老敬老的故事,比如“子路負米孝雙親”、“岳飛敬師孝母”,“鄧小平贍養繼母,幾十年如一日”……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我們就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視為掌上明珠,他們對我們無微不至的呵護與關愛是不求回報,是無私的,他們的默默付出難道不值得我們去給予一絲尊敬和愛護嗎?作為學生的我們,雖然沒到有贍養老人的義務的年齡,但為老人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義不容辭的,為老人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梳一次頭,買一次菜,做一頓飯……也許這對我們來說只是小事情,不過不管我們做什么,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相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一定會眉開眼笑的,內心感到欣慰的。
令人可喜的是,如今社會上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事跡,每逢節假日慰問老人,生活中關心照顧老人,居委會組織老人健康活動,這些都是給老人們的精神享受,然而子女的關心終究是最重要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尊老、敬老的主題也在進一步升華,讓我們伸出雙手,送出真心,讓敬老愛老成為一種風尚。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3
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尊老孝老行動中,虛虛實實人人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就是這普通的極其微小的事,卻塑造了一個人的美好形象。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會出現一些這樣的鏡頭:在乘坐公共汽車時,一位老人沒有座位,這時一個年輕的小伙子站了起來,對著個老人說:”老大爺,您坐吧。”這個老人說:“你做吧,畢竟是你的座位。”小伙子說:“您年紀大了,手腳不太靈便,還是您坐吧。”老大爺說:“謝謝!”然后坐了下來。起初一些乘客吃驚的看著這個小伙子,隨后他們都豎起了自己的大拇指,笑的有些揶揄。
在日常生活中,敬老愛老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當一位老人在吃力地提著重物緩慢的行走著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愛心的人幫助這位老人提重物,這些有愛心的人總會得到一定的'贊賞。
在電視上,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廣告,一個小孩看見自己的母親在給外婆洗腳,洗完腳過后,母親沒有看見自己的兒子,現出著急的神情,就在這時她的兒子端來一盆水,對自己的媽媽說:“媽媽,洗腳。”這位母親撫摸著兒子,欣慰的笑了。
這個廣告畫面開始的一剎那,隨著背景那悅耳的風鈴聲,一點一滴地撼動我的心靈。“洗腳”,一件多么平凡的事情卻發生在了一個小孩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男孩的懂事,乖巧。也讓我們明白了要讓自己的后輩學會尊敬老人,自己要起到身教的作用。
不管是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是其他的老人,我們都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踏踏實實的去做,不要整天喊著空號,不落實到行動中。不要一味的要索取回報,才要敬老愛老。我們應該把敬老愛老作為我們的責任,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
“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動物都知道孝敬父母,我們人類更應如此。那些老人們為我們的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我們的生活創造了如此美好的環境。讓我們攜手讓他們感受我們的關懷,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4
重陽節前夕,我們學校大隊輔導員鄒老師和副校長一同去拜訪退休的爺爺奶奶們以及老歸僑。
初知這個消息,我激動得一蹦三尺高,高高興興地跑到超市,給爺爺奶奶們買了一些生活用品。我還私下練習了幾遍正確的敬禮方式,和自我介紹。想給爺爺奶奶們展示一個最棒的自己。
不知不覺,我們與爺爺奶奶約定見面的時間就要到了。我越來越興奮,心跳開始不經意地加速。我裝作鎮定,提著給爺爺奶奶們準備的禮物,我的手心已經出汗了。
這次拜訪就像是一場小型會議一般,主持人是魏奶奶。魏奶奶身穿藍色長袖衣服,綠色長褲,白發蒼蒼卻精神抖擻。
魏奶奶給我們講了很多,關于學校,關于生活,關于小學生,關于他們,關于法律,關于“孝”等等。
當我聽到魏奶奶對我們學校的贊揚時,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原來,我們下角小學每年拜訪老人這個習慣已經延續了10年左右的時間了。
魏奶奶說,我們的.關心,給了他們莫大的欣慰和溫暖。她說,曾有一位奶奶身患重病,她聽說下角小學的學生來拜訪她時。她立刻起身,去招呼學生。在學生離開時,她還堅持著將學生送到小區門口。
“你們給了她人間最后的溫暖,還給了她一份愉悅的心情,讓她能夠帶著微笑,離開這個世界。你們是好樣的!”
聽到這里,我的嘴角不禁上揚。曾經,我以為下角小學只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學校。但是現在,我不再那么認為了,我相信,下角小學將是我記憶中一個發光的寶石!
在這場小型會議中,我一直正襟危坐,洗耳恭聽著。我很高興,這個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可以與那么多優秀的爺爺奶奶們一起度過。
太陽開始下山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陽撒滿了大街小巷,天邊一片片獨特的火燒云。一想到媽媽還在家里等我們回去吃飯,心頭暖暖的……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5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老年人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和關愛。
關愛老人從關愛自己的父母做起,從關愛身邊認識和不認識的老人做起,古有:木蘭替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有首歌《常回家看看》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里話,《感恩的心》震撼了無數人的心靈,《父親》、《母親》唱出了兒女的心聲。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有人說:“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而我要說,老人為社會建設、為子女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老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尊敬老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
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愿天下所有老人天天笑口常開,青春常在。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祝愿所有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幸福安康,愿夕陽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愿所有的老人健康長壽,安享晚年!
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6
李密說過:“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意思是說:“臣下如果沒有祖母的照料,就不能到今天,祖母如果沒有臣下的幫助,就不能過完這剩下的歲月。祖母與臣下相依為命,誰也離不開誰。敬老愛老從現在開始。
從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把我們視為“掌上明珠”,一直愛護著,呵護著我們,而我們又是怎么樣對待他們的呢?我們雖然沒有那么大的能力回報他們,但是,我們卻可以關懷他們,因為老人希望的不是物質上的回報,而是兒女對自己的關懷。所以,我們現在就應該尊敬老人們。
“香九齡,能溫席”,九歲的小黃香一天做功課到了子夜,媽媽讓小黃想上床睡覺,小黃香卻鉆進了父母的被褥。媽媽感到很奇怪,問:“小黃香,為什么鉆爸爸媽媽的被褥呢?”小黃香回答道:“這么冷,我幫你們溫一席床吧!”媽媽感到很欣慰,心里樂開了花。
九歲的小黃香都能做到的事情,我們怎么不能做到呢?
新年之際,我和爸爸準備回家過年,公交車上人很多,我們好不容易才坐到了位子。一位老人上了車,爸爸不由分說地站了起來:“老人家,請坐。”那位老人連聲道謝。又過了一會兒,有一位老人上了車,我看了看別人,有的在埋頭玩手機,有的在聽音樂,有的注視窗外,裝作沒看見。我站了起來:“老人家,您請坐。”那位老人別提歐多高興了。其實讓個位也沒什么難的',尊敬老人嘛,應該的。
身為小學生的我們,雖然沒有到瞻養老人的義務和責任,但是我們有能力為老人排憂解難,分擔他們在生活中的一些壓力,比如:拖地、洗碗、擦桌子。這些對我們來說雖然算不上難事,但是贏得了老人們的歡心,他們會對我們露出微笑。
同學們,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共同提倡,行動起來吧!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7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是中秋節,金秋爽快,丹桂香,是登高眺望、舒適的時機。詩人楊衡說:黃花紫菊附近籬笆落下,摘菊花泛酒愛芳斯。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詩題為重陽的詩中也有菊花還在下雨,蝴蝶對人感興趣。像暮節一樣,不要珍惜殘春,重陽節很美。
那么,我在這個好時間能做什么呢?賞菊。品茶。放風箏。搖晃秋千^思考,我認真決定為年過七十的祖父洗腳——過重陽節。
放學回家,我把書包放在一邊,一蹦一跳地來到爺爺的房間里。爺爺……看著爺爺瘦得像柴一樣的身體,聯想到爸爸嘴里年輕時身體強壯的大漢爺爺,有著鮮明的.對比我張開嘴結舌頭,眼淚流出睛里轉動,心也很酸,很傷心,女孩子可能有這么多悲傷。“什么事啊?”耳邊又傳來了爺爺聲如洪鐘又堅定有力的話語。“我……暫時保密。”我淘氣的笑容。“小滑頭!”爺爺溫和地摸了摸我的頭。我從房間里跑出來,拿著洗腳盆,放水,試試溫度,傻瓜站起來,也許是因為水太重,我走起來像搖晃的企鵝,潑水,花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回到祖父的房間,祖父拍了落湯雞一樣的我。“咳,咳……”我知道爺爺的氣管炎又犯了,喉嚨里像個風箱,呼哧呼哧地響,便輕輕地拍了拍爺爺那像弓似的背,有禮貌的說:“請。”爺爺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將計就計,幫爺爺脫了那破爛不甚的布鞋,把他早已干燥的腳挪到盆里,搓了搓,又為爺爺敲了敲腿。這時候,我偷偷看了爺爺,爺爺臉上笑了。
意味深長地說:“長大啦!懂事啦!小寶貝親一個!”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推辭,而是輕輕地吻了吻爺爺的臉頰,爺爺也吻了吻我額頭,頓時我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一股溫暖從心底發出,“我愛您,爺爺,我這輩子一定要對爺爺好!”我閉上眼睛許了個愿。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老人,我們應該去關心他們,尊重他們。在這重陽節里,我要祝他們身體健康,天天開心,晚年幸福!愿我祝福他們一生。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8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坐在武夷山看望我的工作母親。公共汽車上擠滿了人。突然,一位老婦人出現在我面前。
這位老太太大約七八十歲。她還能站著嗎?我很驚訝。我想:我能站一會兒,但我不能站一會兒。后來,有人想一次又一次地上車。奶奶受不了了。危險的場面不斷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如果奶奶摔倒了怎么辦?沒有多想,我立刻站起來,走到奶奶跟前,對奶奶說:“我的孩子們,我的孩子們;祖母請和我坐在一起“奶奶很快說了一聲“謝謝”。這時,一種親切的感覺在我的腦海里浮動。似乎這位奶奶是我自己的`奶奶。
時間過得真快。一個小時過去了,汽車已經到達城市。奶奶下車時沒有看到有人來接她。老婦人獨自向前走。
我急忙走到奶奶跟前,對她說:“我不知道,我知道。”;奶奶,你要去哪里“奶奶碰巧和我去同一個地方。我對奶奶說,“我也要去。跟我一起坐出租車吧”老太太同意了,不停地說,“我也要去。”;謝謝你,孩子。你是一個善良而明智的孩子“我們一路上進行了熱烈的交談。
我去了我母親的家,但我決定帶我的祖母回家。當我到祖母家時,我環顧四周。家里沒有人。我問:“你的家人在哪里”祖母告訴我,她的兒子和兒媳出去工作了她獨自一人住在家里。帶奶奶回家后,我也離開了。
第二天早上,我又去看望奶奶了。老婦人躺在床上,捂著肚子。我想奶奶一定餓了。我跑回家帶了一碗熱面條。奶奶小心地吃著。這時,我覺得這位老人其實很窮,很孤獨。于是我對我的祖母說:“我;祖母為什么我不做你自己的孫女“奶奶高興得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她粗糙的手緊緊地握住我的小手,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肯放下在那之后的日子里,只要我周末去城里看望我的母親,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和我的祖母在一起。鄰居們認為我是奶奶的孫女!通過這一事件,我更多地了解了尊敬父母、關愛老人的必要性,并理解了“老我老、老我老、老我的孩子、老我的孩子、老我的孩子”的真理。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9
敬老院之行,我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該傷心。之前我眼里的老年人的生活應該過得平靜而和睦,安寧而充實,但其實他們的生活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充滿了許多不盡人意。在1月多,我和爸媽駕車來到了敬老院,感受了老人的孤獨。
這是我第一次去敬老院,第一次面對那么多的老奶奶和老大爺,心里難免有些激動。踏進敬老院的大門,只見老人們有的在吃水果,有的在織毛衣,還有的在泡腳,都過的'很開心。其中的幾位似乎早已知道我們的到來,正徘徊著在門口準備迎接我們。
我和老人們開始了談話,在談話中我得知雖然他們在這能豐衣足食、能安度晚年,生活也算得上充實,但這一切都比不上他們的兒女呀!他們只要一講到兒女們眼里就充滿了淚花,心里十分傷心。一位奶奶忍不住了,雙手捂住臉,用顫抖的聲音說:“其實我家里是四世同堂了,但是由于家里沒人照顧,兒女都有事業,顧不上她,于是把她送到了敬老院。”她說她盼望只是親情,她要的只是兒女的陪伴,只要這樣就滿足了!好多老人身體都不算好,年紀大了身體肯定會有點毛病,我給他們介紹了一些中醫知識和一些強身健體的方法,希望多多少少能夠幫助他們一些。敬老院的環境不是很好,基本的活動室也沒有,導致老人們不太喜歡走動。他們對這里的生活不是很適應,也不是很滿意,敬老院的工作人員對他們的照顧也不是很周到,可能是因為人數有限而那么多老人都需要照顧,因此會有照顧不周的地方吧!
我們為老人們講了許多故事,還表演了各種古怪的魔術,老人們都露出了笑容。終于到了分別的時候了,回家的路上,我一下子有了太多太多的感觸……
一次敬老院之行,簡而言之,累并快樂著,快樂的是我的心靈得到了滿足,在精神層面上我不斷的在充實著。我衷心希望社會能多多關注這些老人們的生活,讓他們的生活條件可以得到改善,我們應盡量讓他們感到開心點,其實他們也像孩子,需要我們的關心。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10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坐去武夷山看望打工的媽媽,班車上擠滿了人,突然一位老奶奶出現在我的面前。
這位老奶奶大概有七八十歲了,還能站著?我大吃一驚。心想:能站得了一會兒,可站不了一時啊,待會又有人要陸陸續續的上車,老奶奶哪站得住呢。我的腦子里不斷浮現出危險的片段。如果老奶奶摔倒了怎么辦?容不得多想,我立刻起身走到奶奶身邊對奶奶說:“奶奶,您坐我這吧。”老奶奶連忙說聲“謝謝”。這時有一種親切的感覺浮現在我的腦海里。好像這位奶奶就是我的親奶奶。
時間過得可真快,一個小時過去了,車也到了城里。老奶奶下車時可沒見有人來接。老奶奶一個人失落地向前走去。
我連忙跑到老奶奶身旁,對奶奶說:“奶奶,您要去哪兒啊?”正好奶奶去的和我是同一個地方。我對奶奶說:“我也要去那呢,您就跟我一起坐出租車走吧。”老奶奶答應了,嘴里不停地念叨著:“謝謝你小朋友,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一路上我們聊得火熱。
我到媽媽住的地方了,但我決定送老奶奶回家。到了奶奶家,我東張西望,家中沒有一個人。我問到:“您的家人呢?”奶奶告訴我她的兒子和媳婦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她一個人住。把奶奶送到家中后,我也走了。
第二天早晨,我又去探望老奶奶。老奶奶躺在床上,捂著肚子。我想老奶奶一定是餓了。我跑回家里拿了碗熱騰騰的面條來,老奶奶細嚼慢咽地吃了起來。這時我覺得老人其實很可憐,很孤單。于是,我就對老奶奶說:“奶奶,不如我就當你的親孫女吧!”老奶奶高興得流下了激動的淚,一雙粗糙的手緊緊的握著我的.小手久久不肯放下。
以后的日子,只要是一到周末我就去城里看望媽媽的同時更是為了多陪陪奶奶,鄰居們見了都以為我是奶奶的親孫女呢!通過這件事,我更加懂得了應該去孝敬父母、關愛老人,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11
我們學校大門的里側,有一座用紅磚砌成的簡陋的小屋,里面住著一位老爺爺,我們都叫他王師傅。
王師傅看起來很老,大約六十多歲,沒兒沒女,甚至連一個親人也沒有。不知道他的家在哪兒,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來我們學校的,只知道他是個孤單的老人。王師傅在我們學校工作很多,每天上學放學,都是他給我們開門,提醒我們守秩序,不要著急。春天,他吃力地提著水桶給小樹澆水;夏天,他用干癟的雙手給花草剪枝?,秋天,他拿著掃把去掃地丨:的落葉;尤邦到了冬天,地凍天寒,我們都坐在溫暖的教室里聽課看書,而王師傅卻在鍋爐房里一鍬一鍬地填煤,一桶一桶地提水,他的手凍得裂開了口子,臉上總是黑乎乎的。
閑暇時間,王師傅總愛在佝僂的背上背一個破麻袋,到學校垃圾地撿廢品,同學們也總愛給他幾個舊紙盒。多好的老人啊,總是笑呵呵地看著我們,有的小同學不懂禮貌,管他叫“老頭兒”,他也不介意。看著他削瘦的身影,我多想叫他一聲“王爺爺”。可是,再也沒機會了。去年寒假,他走了,那間簡陋的小屋也上了鎖。有人說他去了敬老院,到那養老去了,真的嗎?那就太好了,王師傅再也不用干活,不用受累了,希望他能過得很好。
有幾次我經過敬老院,都停下腳步往里看,但一次也沒有看到王師傅。那里面有很多很多老人,有的三五成群地下象棋,有的靠著墻根曬太陽,有的拄著拐杖散步,他們看起來一點也不孤單,一點也不憂傷。他們也許曾經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也許曾經在商場上打出一片天地,也許曾經孤苦伶仃地度日子,總之,現在他們得到了社會的關愛,不再孤獨寂寞。
落葉落到地上,漸漸化成沃土,又重新滋養著一棵棵小樹,老人們,多么像落葉啊!他們不都是把自己僅有的一點光,一點熱,獻給社會,溫暖大家嗎?我們就像那一棵棵小樹,正在茁壯成長,像初升的太陽一樣,充滿活力,充滿光和熱,就讓我們用這光和熱幫助老人,讓那夕陽的余暉更加燦爛!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12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老年人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和關愛。
關愛老人從關愛自己的父母做起,從關愛身邊認識和不認識的老人做起,古有:木蘭替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有首歌《常回家看看》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里話,《感恩的心》震撼了無數人的心靈,《父親》、《母親》唱出了兒女的心聲。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有人說:“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而我要說,老人為社會建設、為子女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老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尊敬老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
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愿天下所有老人天天笑口常開,青春常在。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祝愿所有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幸福安康,愿夕陽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愿所有的老人健康長壽,安享晚年!
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1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們做人的準則,從我懂事起,爸爸媽媽就經常給我講“臥冰求鯉”等24孝故事,爺爺奶奶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貢獻,辛辛苦苦的經營著我們這個家,現在他們老了,需要社會和我們這些晚輩的關懷和幫助。爸爸媽媽都在各自的工作上忙碌著,他們既要肩負著自己的社會責任,還要承擔起照顧老人以及撫養教育我的家庭責任,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必須將孝親敬老謹記在心。
我生活在一個“三世同堂”的和睦家庭中。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很孝敬。雖然他們的工作很忙,可他們對老人從不怠慢。主動承擔家務,經常和爺爺奶奶聊天,陪他們出去吃飯、逛街。教他們上網看新聞。受爸爸媽媽的.影響,我從小就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女孩,我首先把自己的功課抓好,在學習上不讓家人操心,早上起床、放學回家、睡覺以前我都主動和家人打招呼。我還是家里的開心果,經常幫奶奶捶背,幫爸爸壓腿,給爺爺奶奶做蛋糕吃......我覺得孝敬老人就是從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任何一件事我都會考慮家人的感受,只要他們感到快樂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做。
記得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旅游,爬山的路上媽媽肩膀疼,爸爸已經背了一身的裝備了,媽媽不忍心讓爸爸都背著,一直堅持著,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動過去要把背包接過來,媽媽看到我非常堅決的要求著,就把包遞給了我,在我拿到包的一霎那,我看到媽媽眼中幸福的淚花,雖然旅途變的有些艱難,可我覺得我在逐漸成長,我可以幫助爸爸媽媽了。
中華民族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勞動者不懈努力的結果,孝親敬老這一美德得到了傳承和發揚,我們才得以構筑起和諧幸福的社會環境,我們應當尊敬社會上每一位長輩,只有這樣,才能問心無愧的對得起社會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14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親和力的具體體現。弘揚中華民族敬老美德,提高全體公民道德水準,促進代際和諧,形成老少共融的社會風氣,是社會和諧與文明的重要標志。為進一步弘揚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我們吳興小學的全體師生要營造一種尊老、敬老、助老的社會氛圍,敬老助老,從我做起。
一、樹敬老助老心。廣大老年人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建立了光榮的業績。即使他們已經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繼續發光發熱、為社會做出新的貢獻。他們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關愛。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昨天的歷史,關愛老年人就是關心我們的明天。要充分認識到老年人為社會發展進步做出的貢獻,為下一代成長成才付出的辛勞,牢固樹立尊老敬老意識,積極培育愛老助老之心。
二、行孝親敬老事。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向老人問一聲好,給老人梳一次頭、洗一次腳、捶一次背,陪老人聊一次天、吃一頓飯、散一次步、出一次游,為老人安排一次體檢等,讓父母身心舒暢地安享晚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公交車上禮貌讓座,過馬路時攙扶而行,敬老從小事做起,要熱心幫助周圍的`孤寡、貧困、病殘、高齡、“空巢”老年人,積極參與助老惠老志愿服務,讓老年人真切感受到社會的關心和溫暖。
三、育敬老助老風。學生要有孝親敬老意識;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敬老助老事關你我他、連接千萬家。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將敬老助老的愛心和行動,落實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持之以恒,使之化為自覺行動。我們吳興小學的全體師生要將愛心投身到孝親敬老這一行動中,讓尊老、敬老、助老的文明之風吹遍大地。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15
重陽節——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老人節日。在這天,許多家庭的晚輩都會帶著老人去郊外走走,看看美麗的大自然。
為了表達我們少先隊員對老人的關愛,我和幾位同學一起去了敬老院,看望了那些平時沒有子女陪伴的爺爺奶奶們。
剛走進敬老院的大門時,一位老爺爺便微笑著向我們走來。當我們告訴那位爺爺我們是來看望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時,他笑了,熱心的給我們帶路。一路上,我們詢問了他的年齡,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他已經92高齡了,在我們看來,那位爺爺十分的有精神,說話也很清楚,走路也很方便,一點都看不出來已經有92歲了。
漸漸地,我們和那兒的老人熟了。我們一間間地去拜訪老人。當走到一間房間的門口時,我看見有一位老奶奶搬了張椅子,坐在窗前,凝視著窗外,兩眼中飽含了歲月的滄桑,以及那隱隱約約的傷心和憂郁。我們走了進去,剛開始,她沒反應過來,我們遞給她水果和重陽糕時顯得有些措手不及。也許她在想自己的兒女吧,又也許她一直盼望著她的親人來看望她。我們走出房門時,跟她說了聲:“奶奶再見!”這時,她蒼老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微笑,但在這微笑下,我們還是能感受到老奶奶對家人的思念之情。用光下,她的頭發顯得特別的雪白,猶如許許多多根銀絲灑落在她的頭上。
接著,我們又和那位熱心的老爺爺談起心來。當我們問起他在敬老院過得好不好時,他愣了一下,親切地告訴我們他過得很好。表面上看起來他很幸福,但從他僵硬的表情中任然能看出他其實很懷念他的家人。他把我們帶到了他的'房間,給我們看了他最小的孫子的照片,還告訴了我們他的兒子七十多歲了,大孫子二十多,上大學了,小孫子則讀小學。聽他講著他的故事,我便不由自主地從他那樸素的話語中感受到了他為他的家人而感到驕傲。
今天的敬老院之行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讓我明白了,我們應該尊老、愛老、敬老、助老。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16
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干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么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鲆瘓洌骸奧飛閑⌒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么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后,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 17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尊老愛幼這一美德的極致境界,人皆樂見之,人皆勉為之。
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即使自己做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下屬去代勞。這是“老吾老”的典范,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貴賤。
子路,春秋末期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這也是一個“老吾老”的典范,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貧富。
楊德祥,一個普通的農民,照顧鄰居家的一位殘疾大爺,十幾年不離不棄。自己有病舍不得花錢看醫生,卻為殘疾大爺支付了上萬元的醫藥費;自己夏天睡在敞鋪上“喂蚊子”,卻將家里僅有的一床蚊帳給大爺掛上。這是許許多多“以及人之老”的'典范,它說明尊老愛幼還可以不分親疏。
“幼吾幼”的典范,那就太多了。“以及人之幼”的典范,歷史上,現實中也有很多。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的媽媽吳菊萍嗎?那一天,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妞妞從10層高樓墜落。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挽救了妞妞的生命,卻令吳菊萍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這驚險的一幕,感動了億萬人,網友們贊譽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人稱她是感動中國的“英雄”,可她自己卻說,只是路過那里,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
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無數傳統美德的國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是一種美德的標高,更是一種萬民的懿行。
【九年級敬老愛老的作文】相關文章:
敬老愛老作文01-06
(合集)敬老愛老作文10-26
愛老敬老活動總結11-13
敬老愛老作文(15篇)05-09
敬老愛老作文15篇03-10
敬老愛老的宣傳標語02-18
敬老愛老活動總結范文10-13
社區敬老愛老活動總結03-31
敬老愛老主題活動方案06-12
關于愛老敬老的名言警句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