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遠去的綠色,是因為懷念故鄉的人們,一雙雙辛勤的手在后園精心地培育的那些植物:辣椒,小蔥,茄子,韭菜,萵苣,青菜,蘿卜……它們共同的一種生命的顏色,叫做綠色。它們在母親的寬大而厚實的手掌上,茁壯地生長,它們的綠色是可以容納陽光的綠色,它們的綠色是可以吸納雨水的綠色,它們的綠色是蓄積了能量和大地的精華的綠色。當它們在餐桌之上熠熠閃光的時候,我總是驚嘆,有這樣賞心悅目的色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一直地陪伴,是怎樣的幸福。
我時常會想,在世界上,在我們的大地上,居然有這樣的神氣的顏色,又是提供世界的生命源泉的氧氣的本質(通過森林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又是一切寧靜而悠遠的生存的象征。從每一個原野、田地、樹林、花園……走過,它們是洋溢著歡快、深摯、親切、溫和的綠色,它們是包含著涼爽、細致、幽雅、深刻的綠色。它這樣的普遍而珍貴。仿佛它是一件學會了變化的衣服。總是給我們貼心的呵護。
是綠色的賦予,使植物維持著維持著人類的生計、維持著一個世界的生計。我以為一個有意義的人,應該是懂得感恩與珍惜的。所以為了孩子們對未來的希望和信任,我們的綠色,本應該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里自由而頑強地和我們一起生活,我們的綠色本應該在廣闊的田野上歡欣鼓舞。因為我們應該給后代留下一個充滿綠色的家園。
現實卻在冷笑。
這樣場面像悲劇在身邊演出。綠色在現代工業文明的侵蝕下,無奈的褪去顏色。更加難堪的是被我們人類狠心地砍伐……綠色在美麗的生存中被掀去和消除。
綠色在呻吟和悲哀里孤獨的退縮。沙漠瘋狂地吞噬綠色的身軀。破壞自己的家園是一件叫我們恥辱的事情。是誰把一個莫大的罪名,扣在了人類的頭上?
是我們自己!
家園被深深的綠意覆蓋著、淹沒著,那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如今僅僅是在微薄的田地里守侯著的最后的一點綠色,那是我們的食物的底線,所以能夠堅持。我們無法在碧綠的麥田里守望孩子和將來、守望明天和希望。當我們孤獨地站在失去了大半的綠色的故鄉,聆聽著上古的自然與不遠的歷史的呼喚,有一種哀傷感讓人的靈魂沉思和憂慮。
綠色像我們最好的朋友,在被我們所背叛之后,無言而失望地遠行。它去何方?是否還會回來?我們永恒的朋友!
我一再的挽留,在故鄉的老屋后執著地種植下幾株綠色的植物,在讀書的窗臺上放一盆秀氣的文竹,在文字里虔誠地呼喚與懷念,可惜這只是為了挽留。
懷念遠去的綠色……
在它的身影還沒有完全消逝在我們的視野之時,希望我們能夠珍惜綠色,愛護綠色!愿我們在綠色中歡呼,在綠色中擁抱!
以綠色為話題的作文
每當讀到古人描寫的自然美景時,我的心中就會生出美麗的聯想,似乎看到草原上風吹草低見牛羊,雪白點綴著綠地,翠綠映照著藍天的景象。我也似乎成了一個童仆,陪著陶老“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聽見“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古人生活在一個天然、寧靜、優美的自然環境中。不得意時于溪邊作詩,訪友來時沽酒對酌。回味之中我臉上不自覺會露出一抹微笑,可是,火車的一陣陣轟鳴聲時常將我從如癡如醉的幻想中驚醒,我只好無奈地看著火車哮喘般冒著黑煙,驚天動地地駛過之后,我又回到了必須面對的現實。
全球環境惡化,人們一直呼喚著“保護環境”,后來又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當人類因破壞環境而遭到大自然報復時,當人類受到工業化危害時,當生態多樣性被破壞而使人類感到自責時,人們頓悟,原來自己走錯了一步,不應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謀求發展。人們開始懂得珍惜,珍惜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綠色”成為生活的一種追求。當生活成為綠色,實際上也是人性向綠色的一種回歸,回歸自然。
當我踏著黃泥走進落葉厚積的樹林,我似乎找到了一種歸宿,“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感覺到了詩人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愜意。
追求綠色,也是追求自由,追求健康。綠色產品成為人們的首選。發展生產也需要與時俱進,綠色生產即是一種“原料—產品—原料”的生產模式。歸還一片藍天,讓雄鷹自由翱翔;植下一片森林,還鳥兒一個自由的天堂;愛護好水資源,留給世人一個“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優美環境。
當白發斑斑的老翁,坐于榆蔭下,看夕陽西下,看萬山紅遍,看層林盡染,閉目小憩時,你會發現,原來生活竟這樣美。
當我們為生活疲于奔命時,不要忘了留給自己一片自由的天堂,走向自然,聽聽山中的鳥鳴蟬聲。綠色是你的,你也應該是綠色的。眼光需要綠色,追求需要綠色,生活更需要綠色。
以綠色為話題的作文
藍與黃混合成了綠,綠便是藍天之下、黃土之上最美麗最寬廣的顏色。
當枯枝初露綠芽的時候,你是否意識到生命的誕生;當在漫無邊際的沙漠中見到一片綠洲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生命的希望;當你馳騁于遼闊無邊的草原的時候,你是否讀得出生命的精彩。我把綠色當成了生命,我要用綠色涂滿生命中所有的空格。
綠,自然的本色,一種單純明快的顏色;綠,生命的底色,一種冷凝秀氣的顏色。自古就有“草色入簾青”的優雅,“綠樹村邊合”的美妙,“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意境,“綠楊蔭里白沙堤”的宏闊。倘若生命失去了綠意,將會怎樣?
生命失去綠意,便是一派寂寞。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綠色希望的延續,縱然寂寞將至,那也只是綠的另一種形式罷了。生命有綠意,便有無數的希望點綴其中,那份美麗,只有純凈的心靈能體會得到。曾經發現過初春的第一抹嫩綠,為此,我流著淚微笑過。那一刻,連我的指縫中都流淌著溫暖的綠意。生命中的那份綠是何其珍貴,那份生命存在的高貴,該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一個人的時候,我會不自覺地用自己脆弱的稚意去思索生命,為自己描繪一幅綠意盎然的畫面。也許你不會相信,但我卻執著如鐵地認為,我抓住了生命的胳膊,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她那清新而又綠盈盈的薄荷氣息。我相信那朦朧的綠色薄荷氣息會喚起我體內綠色種子的呼應,抹上一縷不絕的微笑閉上眼,我聽到種子努力生長的驕傲呼息聲。
也許生命里攙雜著落葉的眼淚,會濺起點點滴滴的惆悵,一聲嘆息,糾集著孤獨與感傷,一同摔打著柔韌的綠色精靈。但我相信,生命,是春天的孩子,天使會微笑著灑下那片屬于生命的綠色,然后在翠嫩的草尖上,在盎然的葉片上散開,激起綠色的希望,并無邊無際地蔓延。
在這個越來越現代化的都市里,大自然的綠是如此的寶貴,但是我們并不缺乏綠色,因為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塊綠色的領地,人性愈純愈真,綠色也愈翠愈明。綠,是大自然的本色;更是我們心靈的顏色。
我將綠設為生命的底色,從此,生命因綠的存在而高貴。我再一次流著淚微笑,因為那綠色的生命,和生命的綠色。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