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杯具”還是“喜劇”
發布時間:2017-11-25 編輯:admin
手機版
新年快樂——此話只適用于百分之七十的人。
無奈,更多在于自己的不夠勤奮,成績,跟著我一同無奈。
數萬張成績單,通過各種方式發至家長手中。一群人笑了,另一群人哭了,還有一群人“不會哭”了。無論怎樣,總會出現第一和倒數第一。學校,將這數萬張成績單揮灑,任務完成。卻不知接到成績單的是怎樣一種心情。藍色,是憂郁的,而成績單上那些被批紅了的不及格分數難道是喜氣洋洋?那是鮮血啊!
春愁難遣強看山,
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臺灣。
全國數千萬學子,新年前,收到成績單,那應該遠遠不止400萬一同哭吧,難道又要割臺灣了?
不可否認,教育,我國的應試教育,為科學技術發展奠定了后備人才基礎。可學生的創新能力,自由發揮想象力一再被磨滅。中文,應該算是我國最博大的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說,學,無止境。中文——作為一個民族的母語,中文是當今世界流行語言體系里最大的一個分支。始創于公元前黃帝在世的時代,成就于公元二十世紀后期。是一種發源最早而成熟最晚的一個語言體系。是東方文明的一種標志與成果,是人類用來精確命名與定義萬事萬物的一種重要信息載體。體系包括幾千個常用單字和上萬個字詞成語,是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而就在這時代,連中文都未學好,就開始外語課程。第二語言,對于現今學生的學習壓力無疑是雪上加霜。雖然是國際形勢之必須,但多少也帶上一些崇洋媚外。
一年里,多少學生因為應試教育而自殺,倒很少聽說外國某某學校學生因壓力過重而跳樓自殺。有人說他們沒有毅力,傻蠢,還搬出古人云:“好死不如賴活著。”可古人亦云:“生不如死。”活著痛苦,尋求一種極端的方法的確不理智,但一個學生應該明白生命的寶貴,又是什么促使他寧愿舍棄生命,那是長期對精神的迫害啊……
可以試試去任意一所初高中學校,問學生是否喜歡讀書。得到回答應該會是:“喜歡,但不是這樣的讀書。”
也許,如今讀書是絕大多數學子的唯一出路,可這條出路在當今能夠成全多少人?其余的呢?難道只能成為應試教育的一個傀儡?近20年的學習生涯,的確可以帶來豐富的知識、人生閱歷,但終究那么多的失敗。
引一哲人所言:
題,好爛好爛
大學,好遠好遠
我的心,好亂好亂
我的世界,好煩好煩
今天走的路,好難好難
往后我的生活,好辦好辦
完成最后的考試,好慘好慘
爸爸媽媽和老師啊,我不是混蛋
那么,新年,那百分之70的快樂,何存?
紹興縣柯橋中學高一:吳晗燁
上一篇:瞬間
下一篇:江南小鎮里深深淺淺的墨痕
相關推薦
- 走進教育,暢談班主任角色06-30
- 播種校外教育,收獲習作成功08-07
- 班主任經驗交流:用心對待教育,做幸福班主06-28
- 教育,“杯具”還是“喜劇”11-25
- 勵志教育,生命成長的必修課11-24
- 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10-17
- 勵志文章:最好的教育,其實是放棄教育02-13
- 幼兒教育,做個“三心”父母02-24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優秀征文精選5篇2
2017雞年我家的春節作文500字3
大年三十吃團圓飯作文大全4
我身邊的法律故事主題征文800字范文5
2017迎接元旦微信文章精選5篇6
2017年過年逛廟會作文7
2017雞年春節吃團圓飯作文700字8
描寫我家的團圓飯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