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許多的籠子,有許多人就在這些籠子里。有的人跳出了第一個籠子,卻又跳入了另一個籠子,而自己卻全然不知。待知道后,就又接著跳入了下一個籠子。
以上的這些話源于對學生作文變化的感觸。曾經,學生們的作文大多是一個范式。以人物環境介紹為開頭;以偉大品質的事例作為主題;以響亮的口號當結尾。后來,在新概念作文迅速的崛起,與韓寒、郭敬明等一批80后的推動下,學生的作文開始變得真實,有個性。但不幸的是,當考場作文全力封殺“假、大、空”的口號作文后,一大批90后變得更個性,更自我,更張揚。因為如是可以得高分,甚至是滿分。于是作文有了個性,沒了口號;之后便是沒有多少思想的情感宣泄。這就是“第二個籠子”的由來。
形象一點的說,時間在一張平直而又富有彈性的膜。當一群人有共識的站在一起時,膜就深陷下去,成了一個籠子;當他們跳出來又同在另一個點時,第二個籠子便形成了;再跳出來,再陷下去,跳出來……于是就有第三、第……第無數個籠子形成。
相關推薦
- 05-09
- 我的第二個老爸02-05
- 2016年第二個全國路政宣傳月總結05-25
- 隱者任正非:遭遇華為第二個冬天11-25
- 金葉,我生命的第二個春天_征文演講03-29
- 讓第二個家以我為榮01-23
- 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的青春是靠自12-17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優秀征文精選5篇2
我身邊的法律故事主題征文800字范文3
2017迎接元旦微信文章精選5篇4
有關手機的自白作文600字說明文5
6
大年三十吃團圓飯作文大全7
有關吃苦的高中議論文8
電腦的自白作文500字說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