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方成器

發布時間:2017-02-04  編輯:admin 手機版
  曾幾何時,各地涌現大量神童,有幾歲出書的,也有幾歲寫歌的。可如今,當年的神童仍在社會上叱咤風云的又有幾個?時間吞沒了他們。正如一塊璞玉被不斷打磨,加工,最終卻只留下光鮮的外表,內在毫無內涵可言。
  的確,現代人是不幸的。為物質所累,為紅塵所蔽,新為形役,終日碌碌。人們被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充斥著。漸漸,我們忘記了老祖宗留下的祖訓,物質多得過剩,心卻只剩下一片荒蕪。
  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先人,那些為理想奮斗的人。因為不加修飾,李白才能仰天長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傲氣,給一個盛世留下了他的記號;因為不加修飾,五柳先生才能靜坐于菊花叢中讓詩意隨風吹向遠方,讓自己的心得到解脫;因為不加修飾,朱自清才能挺直身板大聲說道“寧死不吃救濟糧”,讓氣節在困境中得到詮釋。他們始終堅持自己的追求,沒有被社會的污垢沾染,在嘈雜的社會上保持一份璞玉應有的本質。
  是誰說“玉不琢,不成器”?正是有了打磨,人們才失去隨性;有了雕琢,人們才失去自然;有了精細,人們才失去樸實。我們便如同那璞玉般,在社會上被打磨,被錘煉。但人總是會被不利的條件影響的。所以我們的性格中多了些庸俗,多了些膚淺,多了些圓滑。最終失去了璞玉本應該有的本性。漸漸,我們忘卻了我們該有的歸宿。
  又想到了在童話故事中的指出皇帝真實面貌的那個小孩,他大膽指出了皇帝的錯誤,卻被大人制止了。這就是我們所受的教育,在世俗的眼光中長大,最終也變成和大人一樣的人。
  保持自己的個性吧。
  玉不琢,才不會失去本身的淳樸光澤;
  玉不琢,才有直視社會的尖銳棱角;
  玉不琢,才會有凌駕一切物質之上的勇氣。
  古之成大器者,均能堅守一份不被污染的秉性,這才是掙脫所謂傳統的束縛的勇氣和突破。懂得了生命的目的,明曉了生命的真諦,看透了生死輪回,厭倦了浮世繁華的我們才能盡力保護自己的本性。滌盡心靈的塵埃,剝去世俗的光環,割舍物欲的孽障,彈出生命的輕響。于是,我們找到了真實的自我,活出至性至情。
  玉不琢,是一種態度。
  更是一種智慧。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网伊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 欧美中文字幕一级电影 | 日本婬片在线视频 | 亚洲欧洲的州日产国码在线 | 在线波多野结衣绝顶高潮抖动 |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