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上有很多誘惑,一不小心,人們便會迷失自己,丟掉了最初的動機。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別迷失自我高中優秀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范文一:走進網絡別迷失自己
自從我家的電腦上網后,我便接觸到了網絡。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找到了一個游戲網站,便迫不及待地玩了起來。那時的我覺得網絡真的很“精彩”,卻不知在這“精彩”的后面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后來,一件事改變了我。
有一次,學校要舉行數學競賽,有了一些網絡經驗的我便想著從網上找一些資料來練習,卻不知如何下手。這時我才知道我對網絡了解的太少了,我以前認為的“精彩”只不過是網絡的一個特區——游戲罷了。
我只好向爸爸請教。爸爸耐心地教我怎么打開“百度搜索”,然后讓我輸入關鍵字,一眨眼的功夫,網上就列出了許多的試卷,各種題型,樣樣俱全。爸爸對我說:“網絡給我們帶來的便利遠不止這些,像網上購物、網上聊天、電子郵件、網上學習……總之,網絡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越來越便捷,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
爸爸還告訴我:“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美麗卻擁有著毒性。網絡的出現,也造就了一大批癡迷游戲的網蟲。他們無心學習,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縱橫馳騁,玩得不亦樂乎,荒廢了學業,貽誤了青春,到頭來只有終身后悔,甚至有的人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且長時間的上網對我們的眼睛也不好……”
聽了爸爸的話,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想想以前對網絡游戲的癡迷,真是太不應該了,差點迷失了自己。慶幸的是在爸爸媽媽的監督下,我已經戒掉了游戲癮。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好好利用手中的這把網絡利劍,讓它變得更鋒利,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讓網絡真正成為我們博學的老師和親密的朋友。
范文二:不迷失自己
我讀過這么一個寓言故事,是說八哥很羨慕人類所說的話語,于是她偷偷跟著主人苦學了三年,最后終于會說一口流利的人語。她很高興,就去報名參加當年的“鳥類動物才藝展示大賽”。在才藝大賽中,她將她學到的人語向評委作了充分展示,她自己也認為她說的人語非其他鳥類動物能比,簡直就和真人所說的無任何差異。她想她肯定能獲得一個理想的名次,但結果卻是,她的成績甚至還不如只會“呱呱”亂叫的老鴰。她不明白,就去問大賽評委之一的鳳凰。鳳凰告訴她“你的‘人語’雖然說得極佳,但是你卻完全迷失了自己呀!”聽到這,八哥羞愧地低下了頭……
“鳳凰”說的話確實有一定道理。雖然,別人在某些方面可能有超出我們的技能、才華等,我們向他們學習也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但仰望別人,卻不能迷失自己,否則,必然就會像“八哥”一樣得不償失。
我還讀過這么一則真實故事,是說美國的蓋什文是個很有名氣的作曲家,可是他仍然想跟意大利作曲家——《茶花女》的作者威爾第學作曲。他遠渡重洋,來到歐洲,去拜訪威爾第。威爾第見到蓋什文后,態度堅決地謝絕他說:“你已經是一流的蓋什文了,為何還要成為二流的威爾第呢?”
這則故事中的蓋什文,其虛心向威爾第學習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威爾第卻“態度堅決地謝絕”了他,“你已經是一流的蓋什文了,為何還要成為二流的威爾第呢”的話語為我們道出了他之所以謝絕蓋什文的原因,這一原因,就是他不想看到蓋什文迷失了自己。
那么,怎樣才能使我們在仰望別人的時候不迷失自己呢?做法很簡單,那就是,要在確保不丟失自己特點的前提下,虛心向別人學習,善于從別人的長處中發現自己的短處,并通過刻苦的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讓自己生活得更有自我,更具風采。
希望我們在仰望別人的時候,記著不要迷失了自己!
一個是寓言,一個是真實的故事,雖然情節不同,但是道理卻別無二致。這個“道理”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仰望別人,不能迷失自己。這是一篇規范的議論文,作者開篇通過寓言深入淺出地提出中心論點,接著舉了著名作曲家蓋什文學藝的例子進行分析論證,最后得出結論,提出希望,照應文題。不足之處在于文章均是從反面舉例,如果能夠從正面舉出一例,正反對比,就更有說服力了。
范文三:別迷失自己
曾經,我認為自己僅僅只是一個懵懂的小孩;曾經,我只是別人路上的行者;曾經,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學生。但是,當社會的壓力如暴風雨般襲來時,我開始明白:自己不僅是為自己而活,更是為了許多需要自己的人!
大城市的繁華與小鄉村的破敗,使人想起的或許只是窮與富之間的差別,但觀望人生,我們發現的不僅僅是如此,還有許多背后的力量!當繁華的城市中存在著爾虞我詐、燈紅酒綠的場景時,我們會發現鄉村的樸實無華與寧靜安詳是那樣的美好。或許社會中充斥的是一種不好的氛圍,但我們依舊渴望那種團結向上、互尊互愛的世道!忘記了曾經的悲傷,那是由于自己的荒唐;痛哭自己曾經的歷史,依舊渴望著明天的美好!正應為如此,我們才從深一層次的社交中不斷地反省自己,希望自己不走入迷途,為的是那些需要我們的人!
人生是一段短暫的旅程,但金錢的社會或許會泯滅人性,讓人不知所措。但渴望自己的堅持會為自己送來甘霖,為自己換來不迷失本性的人生!有人為了他人默默奉獻自己的一生;有人為了他人甘愿做那無名的天使;有人為了他人犧牲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人生是短暫的,但不斷的是人的作為!
或許現在還有人在社會中迷失自己人生的方向,在網吧、游戲廳等地方肆意的揮灑自己的激情,忘記了自己背后支撐著自己的父母、親人!雖然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但自己不去努力;雖然自己可以安慰父母更多,卻不愿意向父母“示弱”。其實自己更本不行,卻硬是死撐著!為什么自己就不可以安守本分,在這些事物面前不迷失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更多的是自己的克制力不夠!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好,關鍵是看自己有沒有做到全力!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極限。莊子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每個人在社會中都要考量自己做事情的后果!不能刻意的損害他人,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否則就會讓自己走到痛苦的道路上,甚至會用一生來懺悔!可避免的時候,盡量將事情做得完美!不要再抉擇中迷失自己!
生活是一個大舞臺,社會是一個磨礪場。只有真正掌舵和知道自己人生所該去的方向的人,方能鑄就成功,不迷失自己,獲得一個完美人生!
范文四:中國人,別迷失自己
中國人正在迷失自己。
看看吧,哈韓一族五顏六色的“鸚鵝頭”,寬松肥大的t恤和休閑褲;街頭少年滿嘴的shit,手舞足蹈的hip-hop;海報上震撼的好萊塢大片;電視上的日本卡通……
這是中國嗎?中國的傳統文化呢?如果說外來文化的沖擊是中國的“海納百川”。那么海納百川以后的海是不是已不像海了。
知道魯迅的人越來越少,知道周迅的人越來越多;知道高爾基的人越來越少,知道高爾夫的人越來越多;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看過四大名著的人越來越少,看過四大天王的人不計其數;知道西安事變的人越來越少,知道西城男孩的人越來越多……
海怎么更小了?文化的全球性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潮,我們中國文化的海先要波濤洶涌。
當端午節被韓國搶先注冊,當“中國龍”被考慮“撤職”,當美國動畫片《花木蘭》全球熱播,當日本漫畫《龍珠》風靡世界……
那么,將來的孩子就會認為端午節是韓國傳統節日,龍只是英語中怪物的稱呼,花木蘭是美國歷史上的女英雄,而孫悟空是日本卡通人物……
迷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失自己,卻毫無對策。
警醒吧!中國!
中國人,別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