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除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下面是寫我家的除夕夜作文700字,歡迎參考。
篇一:我家的除夕夜作文700字
除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在這一天里,我們合家歡樂,還可以讓我增長不少知識哩。
瞧,我們正在向媽媽學包餃子、包湯圓呢。媽媽說包餃子也有很多竅門,先和面,再搟面,然后挑上餡,捏好花邊,這樣一來,一個完美的餃子就呈現在我們眼前了。我看著媽媽的演練,似乎懂了一點。我拿起媽媽搟好的餃皮,開始包了起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餃皮癱在手心上,拿個勺子挑上餡心再捏起來,不一會一個餃子就完成了。不過跟媽媽的餃子比起來,還是有點丑了,我想,經常包總會成功的。一個、兩個、三個……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比一個漂亮,包著包著,心中就產生了疑問:“過節為什么要包餃子和湯圓呢?”我奇怪的問媽媽。媽媽說:“餃子的形狀很像金制的元寶,它表示對生活富裕、家庭幸福美滿的祝愿。而湯圓呢則代表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哦”我點了點頭……幾小時過去了,那一個個飽滿的餃子與湯圓真令人垂涎欲滴啊!爸爸媽媽看著我,哈哈大笑起來,說我變成了“小花貓”,由此,一個念頭一閃而過,我抓了一點面粉,朝爸爸媽媽臉上拍去,這下,全家人都“濃妝艷抹”啦。我們開心地笑了!
夕陽漸漸下山了,我和爸爸一起貼起了春聯,我疑惑的問:“爸爸,為什么要貼春聯呢?”爸爸笑了笑,跟我講了起來:據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我聽得入了迷,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
貼完春聯,吃過晚飯,我們一家子就興奮的坐在電視機旁守候著春晚……
時間過得真快啊,“當、當、當……”12點的鐘聲敲響了,頓時,傳來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們也拿了個煙花放了起來,那幸福的花開在天上,開在地上,也開在我們的心中,在新的一年里,祝愿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
篇二:我家的除夕夜作文700字
過年,是人們團聚的時候。人們無論有錢沒錢,路近路遠,都會挎著大包小包,攜著家人,放下工作,回到一個叫家的地方。那個地方,蘊含著熟悉的味道。除夕夜,每家人團聚在一起,伴著一陣接著一陣的鞭炮聲,度過這個愉快的夜晚。我家也是如此。
除夕夜,從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時,從我的爸爸媽媽,到我的表弟表妹,全都圍聚一桌。一碟碟的菜肴端上來,先是聞到這菜的噴香誘人,再是看到這菜的顏色繽紛,最后大家都忍不住了,才動起筷子夾菜。你一筷我一筷,傳遞的是親情的美味,即使是小魚小肉,也是如此。人們暢吃、暢飲,當然也暢聊。聊你這一年的喜悅,聊你這一年的收獲。當然,來自號稱“七大姨八大姑”的問候其實也是最貼心的問候。這一桌是團圓的美味。
品嘗過年夜飯,就是要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旁,認真地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了。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節目,一幕幕溫馨感人的畫面,一處處歡笑和快樂,都深深地印在我和家人的心里面。這里面,蘊含了一年以來我們身邊的各種景象,如同讓我和家人再次走過了這美好的2015年。我們為精彩的節目鼓掌,為歡樂的小品大笑,為描繪了祖國改革開放一路風景美好歷程的歌曲而自豪。當然,這一年還多了一種新媒體互動的“咻咻咻”的聲音,令我驚喜的是,一直接受不了新興事物的父母竟然也激動地跟著春節聯歡晚會的腳步“咻咻咻”起來,共享得到紅包的歡樂。快要跨年了,我們全家人圍到日歷旁,跟著電視里面的聲音倒數:5……4……3……2……1……新年快樂!我們撕下了那張日歷,道著自己對新的一年的期望和美好祝福。
接下來,就是要吃餃子,煮湯圓了,這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這帶著我們的美好祝愿。我收到了父母的壓歲紅包,代表著父母寄托在我身上的祝福,和對我的肯定與期望。新的一年,從這里開始!
除夕,帶走了舊歲,迎來了新春,面前迎著的,是更美好的每一天!這就是我家的除夕夜,精彩紛呈,充實滿足,蘊含著年的味道;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團聚的團圓美滿!
篇三:我家的除夕夜作文700字
春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自然也有傳統的習俗。春節最傳統的習俗就是在過年那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吃油角。但是,由于時間的流逝,現在很少人會花心思包粽子和油角了。
我媽媽的家族卻每年都炸油角、包粽子,一點功夫也不落下。所以,我家也傳承下了炸油角的習慣。
除夕夜,我家就開始包油角了。爸爸把三斤面粉倒入瓦盆,加水后反復揉搓,我外婆也在一旁,媽媽便問:“是不是搓到八分熟時,加一點油就可以啦?”外婆回答道:“是啊,搓到八分熟時,加一點油繼續搓就行了。”二十多分鐘后,爸爸搓好面團了,媽媽拿出早就做好的豆沙,宣布開工了。
我是負責清潔的,我趕快把桌子擦洗干凈,放上鐵盤子,壓面板和一小碟清水,然后在桌子上撒一些面粉,爸爸媽媽就開始包油角了。鐵盤子是用來裝包好的油角的,壓面板是用來壓面皮的,清水是在面皮不粘的時候擦上去增加粘度的,在桌子上撒面粉是為了不讓面皮粘在桌子上。準備好以后,我也開始包油角了。
包油角的時候,我們一家四口有說有笑,外婆也哼幾句咸水歌給我們加油。我包油角純屬貪玩,我一會兒包一個錐形的油角,一會兒又包一個花形的油角,我還讓媽媽教我包菱形的油角。媽媽包的油角可漂亮了,我好羨慕啊!我就向媽媽請教包油角的訣竅,媽媽說:“油角要包地漂亮,主要在丫口的花紋,丫口的花紋要鎖成旋螺狀,間隔要大一點,這樣才好看呢!”我學著包了幾個,竟然也學的有模有樣的。爸爸在一旁說:“嘿,也教教我啊,我包的就像個牛角一樣。”媽媽打趣的說:“那待會兒就炸幾個牛角給你戴上,當牛魔王去吧。”這話連外婆也被逗笑了。
已經深夜了,我要睡覺了。我對媽媽說:“明年早一點包油角,讓我看看你們是怎樣炸油角的。”媽媽笑著答應了。那晚,我爬上床,編織著明年包油角的情景。平靜的月光照在了我的臉上,隨著我腦海中的聯想時明時暗,陪我度過了漫漫的黑夜,讓我不再難以入眠。
篇四:我家的除夕夜作文700字
除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貼福字,燈火輝煌,鞭炮震耳。
關于除夕,還有一個傳說呢:古時有一個叫做“年”的怪獸,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它就到村莊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天,“年”到了一個村莊。看見有兩個小孩在甩鞭子玩兒,只聽“啪啪”的鞭子聲,“年”不知是什么,嚇得抱頭鼠竄;“年”來到第二個村莊,只見有一家門外曬了一件大紅衣裳,“年”不知其為何物,又一溜煙跑了;“年”來到第三個村莊,看見各家燈火通明,嚇得它掉頭就跑,奔回山里,再也不敢出來了。后來,人們根據“年”怕響、怕紅、怕光的特點,想到了各種對付它的方法。所以每逢過春節的時候,家家張燈結彩,并且貼上大紅的春聯和福字,燃放爆竹來對付“年”。
平時在家里我都是最晚起床的,可是今年三十這一天,我拋棄寒假所有的愜意和懶惰,早早地起了床——因為我想第一個沖出去,迎接春節的彩色光環,到處聞一聞年的味道,聽一聽新年的爆竹聲。
瞧!新年已經色彩繽紛地來了。年是什么顏色?年是紅色:紅福字、紅對聯、大紅的燈籠掛門前,映紅了大人孩子的臉。聽!年是什么聲?鑼鼓聲、爆竹聲、孩子甜甜的拜年聲,一聲比一聲更動聽。年是什么味?告訴你吧!年的味最香!香瓜子、香年糕、出鍋的餃子香味飄!
到了晚上八點,春晚也準時開始了:小品、相聲,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歌曲、舞蹈,讓我們跟著拍手叫好;魔術、雜技,無不讓我們嘖嘖稱贊。
不知不覺間,時鐘已轉到了午夜十二點,“當——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年夜飯當然是少不了的。一盤盤象征著各種好兆頭的餃子端上來,媽媽吃到了錢,爸爸吃到了花生,希望他們新的一年里快樂如意。只有我吃得肚子都快爆炸了,還是沒有吃到硬幣。
大年夜十分熱鬧,大街小巷爆竹聲聲,各種禮花漫天飛舞,將整個夜空點亮,開出了美麗的花兒:有菊花、玫瑰花、茉莉花……一團團,一束束。只見它們時而是綠色的,時而是紅色的,千變萬化,絢麗多彩,讓人百看不厭。禮花把除夕的夜晚裝扮得分外美麗。
除夕是多么熱鬧,多么令人難忘,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