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與毀滅高一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存與毀滅高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存與毀滅高一作文 篇1
一天,我走在一條羊腸小道上,碰見了兩個慌慌張張的中年人,他們兩個急的滿頭大汗,由于過于饑渴,便把我攔了下來,向我討水喝。我給了他們點兒水后,他們坐下來歇息時,我便與他們攀談起來,:“你們從哪來,急著干嘛去呀?”一位矮個子,戴眼鏡的男子介紹自己是A國的首相,急著去見上帝。另一位仿佛是從唐朝穿越過來的,頭戴綸巾,衣穿布袍,滿口之乎者也,大概是說他是B國的丞相,也急著去見上帝。“為什么呀,出了多大的事,或許我可以幫到忙。”我滿懷關切的問。那位首相見我心地善良,便向我講述了他的故事:我們兩國是競爭對手,都想讓各自的國家繁榮富強,便向上帝討要強國的方子。上帝便賜給我三個寶箱,分別是科技,人文,金錢。我高興地乘著船回家,可誰知,唉!一個大浪打來,將我的小船打翻了,結果裝有人文的寶箱不幸落入水中,沉入汪洋大海之中。我安慰自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文要不要無所謂啦,科技強國嗎!”我懷著激動地心情回到了祖國,將科技授予每位國民。有了創新精神的國民,研制了許許多多的高科技武器,化學藥品,人造材料,恐怕瑞典要天天頒發諾貝爾獎了。沒多久,科技為國家創造了豐厚的物質條件,使國家富強了起來。但三年過去了,空氣變得刺鼻了,大氣中上演著十面霾”伏,河流污濁不堪….人民為搶奪最后僅有的資源竟使用武器,向同胞開火,戰爭的硝煙很快彌漫了整個國家,我親愛的熱土,你快要毀滅了!說著他便流下了自責的淚水。
聽到我們的談話,另一個丞相也訴苦道:“吾見帝,帝賜吾三寶箱:科技,人文,金錢。吾大喜,即乘舟而歸。不料,途遇大浪,浪擊舟,舟傾,吾一箱落入水中,此物乃科技之箱。吾尋箱,未果。吾念道:若民一心效國,彼此愛憐,則國力必每日俱增,民幸焉。吾有人文,如獲至寶。贈之于天下之民,民性情大變,天下集矣!如若至吾國,感至桃花源中,民風淳樸,黃發垂髫,其樂融融。若有貧者嫠婦,莫不濟之棉糧等物。人人心懷悲天憫人之心。然至于今,民耕作于田畝之中,居于茅屋之所,衣著布衣,未有改觀。若偶遇饑荒之年,顆粒無收,民不聊生,拾穗作食,貧困極矣。吾見此感慨痛矣,竟束手無策。吾悔置科技之箱于水中。言畢,潸然淚下。
我感嘆道:“沒有了人文保駕護航的科學,最終歸于荒誕與毀滅;沒有了科技支撐的人文生活,猶如空中閣樓。看來任何生活中都不能缺少一者。”
他們恍然大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我們不需要找上帝了。”說罷,便與我告辭,踏上了回鄉的路。
兩年后,他們再次見到我,連忙感謝我,激動的說:“自從我們兩國分享了各自的寶箱,既擁有了科技創新,有擁有了人文情懷,我們共同創造了人文科學。它可不是只解決局部貧困的小恩惠,更不是毫無原則的掠奪式創造,它是綠色,環保,高效,人性化的科學,它的運用使我們兩國很快走上了繁榮富強的道路!”
“恭喜你們,終于通過了我的考驗。希望你們可以牢記:科技,人文,而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二者共同構建幸福生活的大廈。”
生存與毀滅高一作文 篇2
莎士比亞曾說:“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這是哈姆雷特的天問。但在計算機人工智能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人類也不禁要問:生存還是毀滅?
人工智能使計算機生存發展。前段時間在阿爾法狗與柯潔的圍棋比賽則證明了人們的擔憂一點都不多余,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輸了。對于這一點,人們卻毫不驚訝,因為在去年,阿爾法狗以碾壓的姿態戰勝了曾經拿過數十個世界聯賽的冠軍的世界頂級圍棋棋手李世石。更重要的是,去年雖然李世石僥幸贏了阿爾法狗一盤,但是憑借的神之一手,這就意味著李世石能夠贏一盤已經是奇跡,而柯潔想要全面戰勝阿爾法狗就更不可能。最關鍵的是,作為機器的阿爾法狗不需要休息,這是人類無法超越的。所以,柯潔與阿爾法狗的大戰注定會失敗。目睹人工智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擔心有一天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甚至凌駕于人類之上。
但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則將面臨毀滅。“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說他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他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與同情心,罔顧后果。”而這貌似漸漸成為了一種趨勢,比起養活中國13億人口的袁隆平所研究的新成果,人們更在意娛樂圈誰出軌了。價值觀就這樣逐漸被扭曲,孰輕孰重,成了一個難題。但是人是高貴的動物,人應該有同情心,憐憫心。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最能體現出一個人是否有同情心。沒有法律規定的義務,不能成為不扶的理由。我們幫助別人不是為了回報,而是人的本性,善良。這也是機器所沒有的價值,計算機是冰冷的機器,人類為他輸入多少,他便輸出多少。但人不一樣,也許我們沒有被教過要善良、要幫助別人,我們還是會主動去關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再看柯潔,明知道輸還要比賽,這就是我們人類。我們有著知難而進的精神,我們具有同情心與價值觀,這就是我們與冰冷的計算機最本質的區別。一位著名演說家曾說:“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么,或將要發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于我們本身!”是的,我們本身就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計算機能像人類一樣思考,證明了這個時代在進步;而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則是在向退化大步邁去。我們應該與機器共存,人可以當計算機的主人,但不能變成計算機的奴隸,受它支配,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我們的靈魂應當被正能量填充,被知識洗滌,在浩瀚的學海中孜孜不倦。
人類!生存還是毀滅,操之在己!
生存與毀滅高一作文 篇3
的確,當你們看到題目時,你們會有感而發,到底是什么,會令你起這樣一個標題,我會說,是她的境遇,使我的雙手不聽使喚地寫下了這個標題。
我一直都在想,自己為什么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完成上一輩人對自己的期望,每天循規蹈矩的做每一件事,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能隨波逐流的,跟著別人做相同的事,做別人希望自己做的事,如果有一點點不情愿,就會遭到他人冷眼相對,甚至一些過激的話語嗎?這就是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嗎,是我做錯了嗎,是我太糟糕了嗎,還是這個世界在跟我作對?我不知道,我很迷茫,我不知道,我下一步,該走到哪,生怕一不小心,走錯。所以每天只能活的像一個玩偶一樣,身上被密密麻麻的綁滿了繩索,被人控制著。我能預知明天發生什么事,因為我每天都在重復著,沒有新意,沒有未知與挑戰,難道我就要這樣一直墮落下去嗎,不能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每一天都活在別人的'期望里嗎?生存或毀滅,這是個問題。
沒錯,我以為,這種思想會隨著時間,被慢慢的磨滅,沒想到,這種思想經過時間的洗禮,變得越發強烈了,我感到十分的空洞……
不經意間,我發現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我細細的閱讀了這本書——海倫從小又盲、又聾、又啞,但她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沒有抱怨父母沒讓她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給了她生命,用頑強的毅力與病魔做斗爭,學會了多種外語,最后畢業于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她用筆寫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學作品回報社會和父母。正因為有一顆感恩的心,海倫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是感恩,是知足,讓她體會到了人生的快樂。與海倫比,我能自由地看,能痛快地聽,能放聲歌唱,誰說這不是一種命運的恩賜,誰說這不是人生的一種幸福,那我還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那我什么理由不滿呢?正如,海倫凱勒所說“我一直哭著自己沒有鞋子穿,但當我知道那些連雙腳都沒有的人,我又感到自己幸運之極了。”對啊,我正缺乏的就是不懂感恩知足,所以才會經常抱怨。
以前,我有很多可抱怨的東西,我經常眨著無辜的眼睛哭訴著自己的不幸,現在,再一次回想,我會認為,當時我是多么的可笑。我的工作沒做好,老師當然會找我麻煩,我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當然會遭到別人冷眼相對,我不看天氣預報,就有可能被雨淋濕,所以,以前的我經常抱怨是因為我不會從自身找原因,結果養成習慣之后,我也再也不愿從自身找原因,所以我才認為,自己不快樂,很茫然,很空洞。
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的成長,我并不在乎目的地,我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時間,伴隨我的成長,是它,不斷沖刷我稚嫩的心靈,使之逐漸變得成熟,完善。很多道理,以前很懵懂,但逐漸逐漸的明白了,并從中有所感悟。如果你再一次問我生存還是毀滅,我會不假思索的回答——生存,并要努力使之變得完美,讓每一天都過得非常有意義,并會不斷的超越,也許這就是成長的意義吧,我從中受益匪淺。
生存與毀滅高一作文 篇4
能自己扛,就別聲張。——題記
我們之所以選擇戰斗,不僅僅是為了贏,而是擁有一項選擇的權利。
正所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其實任何人都愿意選擇,但,就因為生存的需要,他們不得不放棄一些鋪滿鮮花的陽光大道,而是去選擇一些長滿荊棘的泥濘小道。
林肯一生失敗過35次,而成功,僅僅兩次。然而,就是這看似寥寥的兩次,卻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并且能與華盛頓所齊名。林肯總統的貢獻可見一斑。是他帶領美國北方人民取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解放了全美國的黑人奴隸。他是英雄,是神,是遭受迫害人民心中的NO1。
為何他能有如此成就?是他的選擇,他之所以要競選總統,是因為他心疼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心疼那些生不如死的黑人奴隸,這對于一個一生中失敗占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是莫大的不易。然而,他沒有退縮,反而勇敢地站出來,并對自己說:“IbelieveIcandoit。”這是他的選擇。他選擇了生存,雖然過程是痛苦的,但也得到了獎賞。
選擇的代價是無休止的折磨,但在這之后,你會體會到“柳暗花明”的樂趣。反之,毀滅的代價便是粉身碎骨并且永無抬頭之日。不生存,便毀滅。我們的選擇取決于愿意安逸或是吃苦。或許大部分人會信誓旦旦地選擇吃苦,但耍嘴皮子誰不會。只是,究竟有多少人會咬牙堅持,并全力以赴,這取決于自己。
我們不需要像林肯總統那般,只是別在能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不愿毀滅,便努力生存。
【生存與毀滅高一作文】相關文章:
小石子的生存智慧高一作文12-18
與美同行高一作文09-07
大樹與小草高一作文08-23
高一讀書與成長作文03-06
與自信相關的高一作文08-19
成功與努力高一作文850字09-04
與堅強有關的高一主題作文08-13
毀滅的近義詞解釋04-02
生存近義詞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