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那一瞬間,世間的人們不再快樂;那一瞬間體現了人們對防災減災的不重視;那一瞬間,也是我們心中抹不去的傷痕。中國的防災減災日5月12號即將到來,小編整理了2016年減災防災主題征文800字,歡迎參考。
篇一:防災減災從我做起
墨西哥大洪水,美國颶風“費利克斯”, 印度尼西亞泥火山……時間車輪滾滾壓過,人類歷史與災難如影隨行。汶川大地震已過去整整三年了,那殘垣斷壁的廢墟,仍不敢回望;那遍布山野的悲音,仍不忍傾聽。那一場巨大的災難,是一場人類的浩劫,是失去同胞的哀痛、刻骨銘心,是心中至今仍然無法平復的創傷。
我們該拿什么來告慰死者和幸存者?拿什么讓逝者安息,生者如斯?經國務院批準,5月12日被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國的第三個“防災減災日”。是的,這可以讓我們牢記那痛斥心扉的傷。
汶川大地震讓防災減災問題得到空前的關注。災區重建中也更加注重防災減震規劃,掀起了一陣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的風潮,地震災害紀念館因此建立,5月12日更成為了我國防災減災日,這是對生命的尊重。然而,防災減災作為生存和生活的常識,它的宣傳教育和施行體制的完善仍是一項系統且持續的工作,并非短時間內可圓滿做到。泱泱大國,幅員遼闊,對于災難頻繁的我國來說,防災減災教育顯得任重而道遠。
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于日本而言是一個世紀災難,日本在這次災難中擁有的科學防災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預警系統。這個由約一千個地震計組成的網路,覆蓋全日本,可以覺察和分析震波,并發出警告。更重要的是防災意識在日本深入人心,周全的防震設備和日常防震訓練,讓人們在地震真正來臨時做到鎮定有序,不慌不亂。
日本被公認為最有具有防災減災經驗的國家。在日本,防災教育體系做得很完善,不僅設有面對市民的各種防災宣傳教育,更是納入了全日制的學校教育。提到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人會想起2004年的印度海嘯中的一個故事。一位英國小女孩利用她的在學校里學到的有關海嘯的知識而令附近海灘100多人免于海嘯的侵襲。他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細致應對值得學習!
師大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家,安全校園是我們美好生活的根基,校園的安全顯得尤其重要,防災在學校教育中必須常規化。我校經常進行防災演習,演習的日期和方式由學院自主選擇,在學校確定方案后須獲得批準方可實施。學校的演習也是循序漸進的,一般每年年初開學的時候,考慮到剛入校的新生還不太熟悉演習過程,學校會在演習開始前事先通知學生,然后逐漸提高演習速度,以最大限度地模擬災難發生時的真實場景。日常的模擬演習不但鍛煉了學生的逃生技能,更有助于他們在面對災難時克服恐懼的心理。學校在防災教育方面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體驗式。在災難尚未降臨的時候,人們往往因為缺乏直觀的感性認識而忽視防災的重要性,或者干脆認為災難離我們遙不可及。體驗式的防災教育則借助接近真實的體驗,“拉近”災難與人之間的距離,除了在體驗中學習到應對災害的常識,更重要的是為面對災難做好了心理層面的準備,當災難真正降臨時,能夠從容、鎮定地應對。
成為師大的消防志愿者快兩年了,這樣的志愿者身份讓我更切身體會到了師大的消防、安保工作的斐然成績。師大是和諧師大、人文師大,是安全校園,防災宣傳活動受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消防志愿者們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防災教育活動,在幫助同學們的同時,自己也學到了許多消防安全知識,養成了強烈的防災減災意識。
讓我們謹記:防災減災從我做起,師大學子共建安全校園。防災減災從我做起關系到每一個人。同學們平時對身邊潛在的災害風險是否關注?防災減災知識知道多少?避險自救技能掌握多少?災害逼近時如何才能從容應對?專家指出,遠離災難并減輕傷害,必須了解災害、了解風險、了解逃生技巧。每個人都有必要抽些時間學習防災減災、避險自救的知識技能。
在可以挽救生命的知識面前,在經歷了一次次災難后,我們應該更聰明一點,掌握危急時刻活下來的知識和技能,比其他任何知識和技能都更重要。今后要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利用演練活動和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全校師生員工參與防災減災活動的積極性,增強災害風險意識,防災減災從我做起,師大學子攜手共建安全校園。
篇二:生命之歌
講臺上,老師的手中的粉筆在黑板上肆意的揮灑。已近是入秋時節,空氣中帶著一絲的涼意,安靜的校園內只聽老師的講課聲。松懶的同學趴在木質桌上,手中的課本東倒西歪的放著,午后的課程難免讓人睡意泛泛。
“請大家看到黑板上這道題,二次函數的求解方法不止一種······”老師左手拿著書,右手做波浪式表現函數,鏡框有點向下滑落。回頭看看黑板后又繼續講解道。
“真是無聊的下午,你看操場上那一堆又一堆的人,很是幸福。”同桌右手托著下巴,頭歪像窗外輕輕的自語道。木訥的眼神中無情的表示著對老師授課方式的不滿。“你說天氣怎么突然有些熱了?”她突然轉頭向我問道。我并沒回答,只是笑笑而過。“是你自己心煩吧”我想到。
開始有點昏昏欲睡了,眼皮不停的上下運動。也沒有繼續認真聽課的毅力,“真累,先睡會再說”安慰自己說道。
剛睡下,身體就有些晃動,“誰這么無聊,不要搖我桌子”我憤怒得對著身邊同學叫道。
也就在說話的一剎那,周圍人投來驚訝的眼光,他們的眼神告訴我他們也感覺到了。沒等我們多想,身體再次不由自主的晃動了,這次所有人都感覺到茫然無措。老師的講課也停止了,周圍的一切都似乎停止運動,耳朵里只聽見自己此起彼伏的心跳,頓時不知所措。
晃動開始加劇了,課桌不停的抖動,“啊!地震了”不知誰的吼叫驚醒了頭腦空白的我,我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時,樓下開始有人騷動起來。后排已有很多同學跑向窗邊,好奇的向下四處張望。教室里充滿不安的氣氛,“同學們不要亂跑。坐在位子上,我把這道題說完你們再走”老師略帶緊張的又不知所措的說。接著繼續自顧的講了三分鐘后,拔腿沖出教室。留下了不知所措的我們。也許是命運的造化,房屋在搖擺中只持續了5秒,并無太大的破壞,“快保護好頭,下樓去操場”我大聲對所有人叫喊,大家立刻一窩蜂似的跑著。
剛到樓下,發現操場早已站滿了人群,都面帶緊張的互相看著。這時喇叭才響起:“各位同學請速到操場,速到操場,不要慌張,不要慌張。”過了幾分鐘后確定大家都安全后,我們并沒有回教室,各自回家中去了。
一路上,我的頭腦一片空白,大街上站滿了不知所措的人群。這個下午的經歷,讓我第一體會到了生與死的感覺。命運有時是那么捉摸不定。
回頭想想,當我們面對災難時候,有太多足以毀滅自己的行為。地震來臨,老師卻只顧繼續講課,沒有一點危機意識,而后拋下學生自己先跑,足以顯示師德的極度喪失。就像一場戰役中,主將先逃跑,那么戰役必敗。
另一方面,同學們面對地震是的自救措施極少。回想當時向窗邊跑去看熱鬧的人還真心有余悸。
只能說,一次輕微地震,震出了普遍人在面對災難時的無知與恐懼。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接下來的幾天,學校開始宣傳有關地震中如何自救。
“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后,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宣傳欄里清晰的墨跡寫著剛更新的自救知識。
生命誠可貴,好好珍惜它、愛護它,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篇三:防災減災珍愛生命
在那一瞬間,世間的人們不再快樂;那一瞬間體現了人們對防災減災的不重視;那一瞬間,也是我們心中抹不去的傷痕。中國的防災減災日——5月12號。
讓我們再看一下那個萬人墮淚的場面!
世間定格在2008年5月12號下午,伴隨著刺耳的警笛,一座座樓廈轟然倒下;一條條街道破裂不堪;一支支軍隊日夜兼程。人們飛奔著,空中傳來一聲聲悲憤的哀嚎,夾雜著黑灰的塵土飄來浮去,放眼望去,百里之間灰蒙一片,碎磚斷垣又何處不見?整個汶川被死亡的氣息牢牢地罩住了。
這場8級大地震中,許許多多無辜的人們被砂石無情地掩埋,但也有一些人們頑強地活了下來,他們在無食無水的樓板下與死神抗爭幾十個小時,難道僅僅在災難后拼命叫喊就有用嗎?我想不是的,那是因為他們在災難降臨時正確躲避,勇敢面對。其實,在遇到災難時,保存一定的體力是至關重要的。所以,這場災難也提醒我們防災!減災!
隨著科技的提高,人們甚至可以預測地震到來的時間——古代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可以準確預測;現代科學家可以推算出板塊相撞的時間等等。其實,觀察一些家禽的反應也可以做出判斷,通常它們會做出異常的舉動,(在沒有人為或其它生物因素的影響下)如癩蛤蟆傾巢出動;雞狗們會急躁不安,出現“雞飛狗跳”的現象;地震前半分鐘內,電器也會使用不穩定,如電燈泡會一閃一閃地等等。
作為我們中學生,不論是遇到火災還是地震等災害,千萬不要貪戀財物,可能會讓自己付出慘痛的代價。如果遇到有人失足落水,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千萬不要隨意救人。曾有過一個孩子不慎掉入河中,另一個想也不想就伸手去拉,誰知一不小心兩個都掉入河中的悲慘事例。所以大家一定切記要及時喊大人來救援哦!
初一的我們大概都是14歲左右,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可是有著一些人輕視自己的生命,跳樓自殺,與其說留給父母的是一張巴掌大的“遺書”,還不如說留給父母一生一世抹不去的巨大傷痛。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顆璀璨的星星,如果一個個凋零了,天空也不再明亮,地球也會因為它而失去光彩。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有價值的,一定要珍愛生命!哪怕是情況再惡劣!哪怕是體力再虛弱!哪怕是九死一生!也要抓住機會到來的瞬間,可是有人卻偏偏恰恰相反。
古代,一個地方發大水,恰巧,那兒的人都會游泳,他們只要游到高處就安全了。誰知,大家都上了岸,卻發現平時最會水的還在水中拼命掙扎,因為他身上有好多錢幣,大家勸他放棄,錢可以再掙,誰知他翻翻白眼搖搖頭,然后咕咚沉下去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護,珍惜自己的生命為上啊!!!生命是人的根本,有了生命才能工作、學習,可他卻為了錢而放棄了自己生存的機會。
人生是一朵花兒,要精心培養;人生是一道彩虹,要經過折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請大家珍愛青春,珍愛自己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