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八:在勞動中收獲快樂】
“茅檐常掃凈無苔,花木成蹊手自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從青來。”
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所作。它告訴我們,古代的宰相、高官同百姓一樣,常常為家里的潔凈出一份力。作為家中的一位“小朋友”,我沒有想把自己應做的家務勞動推卸到別人身上,可實際上,我平時并沒有太多機會做家務,這星期又要寫一作文有關勞動的作文,于是,我決定幫媽媽做一項家務勞動,并且以此來改掉我好吃懶做的壞毛病。
要做什么呢?都這么長時間沒有做過家務活了,洗碗呀、擦桌子呀,事情都太小了,雖然我也知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可我還是覺得得做件“大事情”。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呀!正當我找不到機會是姥姥、姥爺來看我了。為了歡迎姥姥姥爺,我把自己屋的兩張小床讓給了他們。自己睡在哪里呢?擠在大床上吧,怕害羞;跟姥姥睡吧,又擠得不得了。那睡……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對我說:“看來,你得自己搭小床了!”“自己搭小床?媽媽,你沒搞錯吧,這一向是你的‘專利’,我怎么搞得定?”“我把‘專利’轉讓給你,保證耐心周到還不收費……”得,我自己裝吧。和媽媽的較量我總是勝少負多。再說不裝小床,晚上睡哪兒?要知道媽媽決定不做的事,她可是真的不會管。
思想斗爭結束后,我最終決定自己把小床裝好,畢竟我要做一件大事!可是,從哪兒下手呢?
在北屋站了一會兒,我又開始叫媽媽了:“到底怎么干嘛?”于是,媽媽又開始了她那一貫以小見大的叨嘮:“其實,干任何事的道理都一樣的,先計劃和準備,再實施,最后檢驗!薄澳茄b床怎么計劃、準備和實施呀?”“得計劃床在哪兒?要不要裝護欄?先裝什么后裝什么?準備是準備什么工具?要不要先把地和床架擦干凈……”
于是,在媽媽的嘮叨聲中,我找出了工具桶,經過挨個檢查,我又找出了與裝床相配的十字螺絲刀與螺絲釘,把小床的支架擦干凈扣,在北屋依次擺好。接著確定了小床的位置。最后拿起墩布,隨便劃了幾下,就撩起袖子,準備正式開工了?墒,回來一看,天呀,怎么比原來還臟?看來是墩布沒有洗干凈。第二次,可憐的墩布被我洗了又洗,搓了又搓,“毛”都快“掉光”了,這次肯定沒問題啦!于是,我興高采烈地拿著墩布,認認真真地打掃起來。“嗚,累死我了,這次就是刻薄的老媽來檢查也沒問題!”我邊說邊把墩布當拐棍靠了起來,“啊?還那么臟?真讓人摸不著頭腦!眿寢屗坪蹩闯隽宋业囊蓡,從我手中拿過墩布,認真地告訴我:“處處留心皆學問。你仔細觀察什么地方臟?看看媽媽是怎么拖的!痹瓉砦叶盏氐臅r候就來回橫著拖,被拖到的臟東西就只是被“平移”了一下,當然會很臟。可媽媽在變墩布要改變墩地的方向時,轉了一下墩布的桿,把臟東西牢牢地“摁”在墩布的下面。
接著,我又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小床護欄安到床上。這樣一來,被子就不會掉下去,我也不會睡著睡著,一下子與地進行“親密接觸”?墒钱斘艺氚炎o欄插入到下面欄桿的小孔時,卻發現下面的欄桿裝反了。哎,沒辦法,只能把螺絲卸下來,翻一個個兒,再擰上去。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這次擰螺絲的時候,我是正著擰完了反著擰,可是不管怎樣,我就是擰不上去。怎么什么東西到了媽媽的手里,都那么聽話,可一到了我手里,什么也干不了呀!在一旁看我的媽媽知道我出了洋相,用手輕輕推了一下螺絲,再讓我擰,一擰就進去了?粗乙苫蟮谋砬,媽媽笑了笑:“剛才,你擰的時候,螺絲歪了,所以擰不進去。做事不能只動手,不動眼和腦呀!”
【作文九:快樂成長】
我的成長過程是快樂的,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那些畫面就像過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里一一浮現……
自從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就是幸運的。當我學會了走路和說話,正準備好好享受媽媽的愛時,媽媽卻把我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幼兒園。我嚇得嚎啕大哭,現在想想覺得真好笑。在幼兒園我也認識了許多的好朋友。
三年時光如梭,我該上學了,我來到了一個可愛的學校——槐蔭實驗小學。
因此我也認識了我的啟蒙老師,也是班主任——耿老師,她那美麗的臉上時而嚴厲,時而溫和,我們在她的呵護下茁壯成長。當我帶上紅領巾的那一刻時,我覺得我長大了,我成為了一名少先隊員。我經常讓媽媽測量自己的身高,每長高一點都異常興奮。我的身體有點弱,經常感冒吃藥,都成了“藥罐子”了,于是我學習了游泳和柔道。通過鍛煉,身體也變得強壯了。
我們的校園很漂亮。春天,茁壯的的松樹枝上已經偷偷地露出了新葉,樹下的小草也努力地長高變綠,鮮艷的花朵每天都在向你微笑;夏天,茂盛的枝葉為我們遮檔強烈的陽光,幽靜的竹林每天都在安靜的看我們上學、放學,柿子樹和石榴樹上長出了青果;秋天,鮮果滿樹,香飄滿園,我們都能吃到又酸又甜的石榴。冬天,校園里到處是銀裝素裹,我們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我們就在這美麗的校園里快樂的成長著。
怎么樣!讓我們一起快樂成長吧!
【作文十:快樂是一種能力】
西方一位哲學家說過,人有避苦趨樂的本性,F實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樂,但結果大相徑異。為什么?因為快樂是一種能力。
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實現快樂的能力既不可能與生俱來,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會生活中靠學習、靠思考、靠實踐而逐步形成并不斷發展提高。這種能力不論是形成過程還是外在表現,都是多方面的,擇其要者,主要體現在對人要有寬容心、對事要有辯證腦、對信仰要有鋼鐵志上。
人非圣賢,有錯難免。這種錯,或是討論中講了錯話,或是創新實踐中做了錯事?鬃诱f得好:“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比手揭,親親為大也;親親為大,和睦相處,就可快樂起來、振作起來。事情就是這樣:以己為喻,方能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諒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禮人所不欲,讓同事、同志間的快樂、和諧元素驟然變長,不快樂、不和諧的因子漸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寬容者自樂。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業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寬容者得到的不僅是快樂,還有事業的成功和發展。
世界上的事總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雖然天藍水綠,但老百姓飯碗里的東西卻未盡可意;城里的物質五光十色、豐富異常,但煩躁與污染卻時時惹人煩惱。事情就是這樣:沙中有金、玉中有石,這是事物的辯證法,也是生活的辯證法。這就需要學會辯證思維,對事,用“兩點論”。世界萬物的有與無、聚與散、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前與后都是相對而言并相互轉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沒必要碰到點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聲嘆氣、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總會向好的方面發展,風雨過后會有晴天,從而樂觀對今天,快樂奔明天。
快樂是能力,能力興細微。只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好學不倦,慎思不斷,明辨不止,篤行不變,快樂就如萬山中來的溪水那樣,與日俱增,且一路歡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