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理性高一作文
感性是人與生俱來的,它是人們感情的傾向。而理性是人在接觸到各種事物后積累出來各種經驗總結后慢慢積累出來的,拋棄個人感情以更重要的目的為準,是人們判斷一件事物的標尺。我們在面對選擇時,心靈就成了感性與理性交戰的戰場,我們最終做出的決定就取決與誰是勝利者。
理性做出的選擇一般都比感性更加的明智,更加利于我們,但是人這種奇怪的生物在很多時候不是說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更多的是被感情所支配,成為感性的奴隸。所以能否用理性壓倒感性便成為了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準,過于感性會被看成是不夠成熟,被當做不成熟往往也是因為過于感性。而過于理性會讓人感覺是一具沒有感情的機器,讓人敬而遠之。
若是面對一位在深水中掙扎著,對于你很重要的落水者,而你也完全不通水性,一旁又無旁人,也沒有任何可以用于救援的工具,短時間內也無法得到他人的援助,此時你是跳下水去還是在一旁無力地看著那人由掙扎到無力掙扎?理性上來說,跳下去的最可能的結果是兩個人一起沉入水底,到時候只會白白多賠上一條性命;而從感性上來說,縱然眼前的是與自己無關的人都無法做到無動于衷,更何況還是一個對自己很重要的人。一般來說,失去一人與失去兩人,一與二的選擇便是小孩子都能很輕易地做出懸著失去一個的判斷吧。可是人有時候就是那么地奇怪,相信在面對這種情況時,選擇跳下去的人一定比選擇在一旁無力地看著的人要多,而且是不成比例的那種多得多。從最終得出的結果上看,做了感性的后我們的損失的確是比理性的選擇的損失更大,但是誰也不愿意生活在一個沒有了感性致充斥著理性的世界對么,若是你為落水者你也不希望有人在岸邊無動于衷對么。
別說是普通人了,歷史上的各種英雄人物同樣也逃不過感性的束縛。
霸王項羽,引領了一個時代風騷的人物,不也因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而破釜沉舟,最終在兵敗后自刎。須知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若是項羽當時能果斷登上渡江的船,或許就將改寫那個時代,改寫中國,甚至是改寫整個世界的.歷史了。但是,項羽之所以能收到手下兵民的愛戴,不正是因為他的真性情么,若他只是一個渾身充斥著理性的人,那么還有那么多的熱血男兒為他拋頭顱灑熱血么,他所深愛的虞姬還會為了他而傾心么。
在面對生活種種時,需要有客服困難的激情和勇氣,但困惑與沖動的交織有需要理智去對待。許多人說感性和理性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而我則不敢茍同,硬幣的兩面是相背的,二我認為感性和理性是可以交融的。
【感性理性高一作文】相關文章:
感性的活著散文11-03
有哲理性的好段04-25
郎寬理性評估夢想勵志文章04-23
高一作文:走進高一03-22
哲理性的個性簽名10篇04-29
勤儉節約理性消費演講稿04-03
高一責任作文04-03
秋日高一作文02-18
進退高一作文02-17
高一自律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