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燭光熄滅的時候高二學生作文
每個人都期待燭光點亮的時候,因為那樣才易于前進。但有些人偏偏只有燭光熄滅的時候,因為他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所以鍛煉了人格的魅力。
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位集苦難與自強的曠世奇才,他二十來歲便參加科舉考試中舉,可謂年少成名。但就是這樣一位奇才,他的人生卻峰回路轉,走向了他顛沛流離、坎坷不斷的人生。
他本人率性曠達,又才華橫溢。奸臣妒忌他的才華,屢屢陷害他。后又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從此他的人生開始巨大的轉變。他把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寄托在天地萬物之間,把生活上的舉步維艱視若浮塵,他曾在東坡開墾種田,又搭建草屋雪堂,自此開啟了創作的大門,為文壇獻上了他卓越的風姿與才華。
陳超,一位自小因母親難產而身患腦癱的18歲青年。他有著對知識的強烈渴望,,有著對夢想的不懈追求,有著對磨難的永不放棄。他左手無力,憑借著右手做著一切他可以去嘗試的事情。曾經,他曾花費一周多的時間學習畫直線;曾經,他因身體原因被心儀的中學拒之門外;曾經,他經歷了多少汗水與眼淚。
現在,這個自強的男生憑借自己的努力與執著,以高考612分的成績成功考入川大。現在,他堅持在家練習洗衣服,為的是自己獨立。現在,他夢想搞科研去回報社會。他以自身的`頑強與命運挑戰,只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與價值。
而四肢健全的我呢,是否當燭光熄滅的時候,為自己點亮心燈繼續前行呢?我承認我還不能做到他們的達觀,他們的堅強,但他們確乎能震撼我,激勵我不要輕易放棄我所追求的夢想,激勵我要與磨難作斗爭,要學會面對。
從臥薪嘗膽的勾踐,從痛苦與磨難造就的貝多芬,從病榻上嘔血創作的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從輪椅上思考人生的史鐵生……他們其實都是經歷了痛苦的,但卻演繹了自己的另類人生,給世人樹立起榜樣,引領我們前行。
泰戈爾有句名言:“天空不曾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而我想說,苦難只是一時的,當燭光熄滅的時候,就點亮心燈吧,與苦難挑戰,從而收獲自己的人生價值。
或許,我們僅僅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積蓄力量,終將匯成小河流。把人生征途中的挫折視若墊腳石,而非視它為絆腳石,以執著、達觀去守候我們的心燈,在黑暗中去尋找陽光,終將到達理想的彼岸!
【當燭光熄滅的時候高二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請在燭光熄滅前,擦干眼淚散文04-05
燭光里的微笑高二作文12-08
燭光里的媽媽高二作文04-30
熄滅的近義詞01-17
點燃與熄滅07-09
蠟燭為什么會熄滅學生作文01-06
當燈熄滅后作文12-02
花落的時候高二抒情作文03-09
當挫折來臨的時候高二作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