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以階梯為話題的作文
階梯,指臺階和梯子;比喻進(jìn)身的憑借或途徑。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二以階梯為話題的作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篇一:書做的階梯
如果說,家住海邊的孩子是在海洋里長大的,那么家里書堆了好幾個書架的我,就是在書的海洋里長大的了。
我很慶幸有一對愛書的父母,因為他們,自呱呱墜地以來,我身邊從來沒少過書。伴隨著成長,家里的書越來越多,每一本都能牽住我的心。其中,最吸引我的,莫過于《三國演義》了。
我第一次接觸《三國演義》是在五歲左右。那時,我還小,識字也不甚多,但一見到它,就被書中“金戈鐵馬”的故事和三分天下的氣勢所緊緊吸引住了。有不懂的字,就查字典;有不懂的句,就勤思考;有不懂的史,就與父母共商討……這樣,第一部如此巨大的著作就被我于一個星期內(nèi)“干掉”了。也因為它是原版文言的緣故,讓我著實愛上了古文。
第二次見到《三國演義》是小學(xué)四年級。這時,那本原該躺在書架底層的巨作,因我一時“雅興”,“重見天日”。我將它從頭到尾細(xì)看了一遍、兩遍、三遍……終于意識到自己在它面前的渺小。劉備、關(guān)羽、張飛的“名雖君臣,實同兄弟”讓我感動,諸葛孔明的神機妙算使我敬仰,周瑜的英年早逝和嫉妒之心令我嘆息,曹操那“花面奸臣”的嘴臉尤為我憎惡,西蜀群英的消逝讓我多次落淚,“晉統(tǒng)三國”的結(jié)局叫我不住感嘆世事無常……
興致終因小學(xué)畢業(yè)前的忙碌擱下了。再次拿起《三國演義》是初一的暑假。
那是一個斜風(fēng)細(xì)雨的日子。掃開書卓上的雜物,捧出書,輕嗅,依舊書香。香雖依舊,人卻不再。重看三國,多一分傷感,少一分年少輕狂;見證和關(guān)注的是歷史的興衰,而不是尋常的打打殺殺。孟德公在我眼中,不知為何已成主角。他的文才、他的武略、他的臨陣之大智甚至“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quán)謀機變,都為我所關(guān)注。在他和那一代人身上,映出的卻是整個封建時代的影子。興亡、無常……
三次對《三國演義》的閱讀,是三次對自己成長的注解。一路走來,踏書而行。書是我成長的階梯,把我引向智慧的至高之點……
耳邊響起一陣吟詩聲:“……事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篇二:道德階梯
道德,何謂道德——社會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zhǔn)則和規(guī)范。
詞典對道德是這么解釋的,而我自己,對道德也有著不同的看法。道德,顧名思義,可以把它分為兩個部分,道和德。道是道義,是道理;而德,就是品德。道德,是一個人做人的基礎(chǔ),道德,可以把人分為好幾個層次,好比一個階梯,我們正在它的中間,要去做那個站的最高,也是最有道德的人。
有些時候,很難分明白一個人的道德高低,但是有些時候,一個細(xì)小的動作,就能看出很多。記得有一次,7、8歲那年,我在車站等車,冬季的夜晚中,雨嗖嗖的下呢。車子從路上近站來,地上的污水就濺了上來,弄得我們一些等車人都成了落湯雞。車子停了下來,人們都爭先恐后的去擠,那時候我還小,不想,也沒那個能力去擠,就在一旁等著,基本上都上車了,我才走上車去。車上還有幾個空位,我便坐上去。晚高峰的時候,人很多,一會功夫,車上便擠滿了人。
幾站過后,車上來了幾位老人,我坐在中間,心想著會有人去讓座,但卻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到了我邊上卻還沒有位子。我當(dāng)時還小,猶豫了,車子開動了,抖了抖,老人拉著扶手的粗糙的手,也跟著抖了抖。喇叭里想起了請給需要的讓座的話,這回我沒有再猶豫,立馬站起來,請那位老人坐了下去。車在紅綠燈口停下了,司機朝我跑走來,給了我一張卡片,上面印著他的名字,還有車號,卡片的名字是“文明道德標(biāo)兵”。
這張卡片我現(xiàn)在還留著,文明道德標(biāo)兵。我不覺得自己是那種特別有道德的人,我只是從這件事情中,看出道德的差異,道德的層次,階梯。這張卡片,告訴我,道德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我只是在道德的中端,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學(xué)生,我只能有自己的行動,告訴大家,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充滿的道德的'縮影,我們要做好生活的每一件事。
同樣是在車上,只不過,那時候我已經(jīng)初中了。剛上初中的第一年,記得,那個時候車上的廣播里剛剛加上不要再車廂內(nèi)飲食的提示,我還是頭一次聽見。車上很多人和我一樣都不知道這個新鮮的消息,一些在吃東西的人都若無其事的吃著他們手中的美味,而有一個,卻把自己的早餐放好,等著下車再吃。
僅僅是這么一件小事,至少,在我看來,這個收起早餐的人,和其他的,在道德的階梯上,有著很大的差距。也許我看的不全面,但至少有一方面是這樣的。我在書上看到過一個故事,一個大公司的女員工,走在路上,看見一個借手機的老人,很瞧不起,對他冷言冷語。而那個老人,卻依舊和善,并沒有因為女員工的傲慢而失禮。
道德階梯,在每個人的心中,要我們一步步,去攀爬。
篇三:階梯
晨光抹開一縷微黃,我踏著人行道冷寂的黑白條紋,在匆忙的城市中邁開腳步。
街道車水馬龍,拋灑著快如閃電的奔放自由。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威風(fēng)凜凜地矗立著,電梯五光十色的玻璃,在上下跳躍中耀目地閃爍。
角落里,一彎階梯黯淡地靜默著,我不禁佇足凝視。木制扶手裹著一層薄薄的灰塵,泛起滄桑的斑塊,仿佛佝僂的老嫗溝壑縱橫的手;高低的臺階綴著凹凸的小洞,磨損的棱角似乎印著無數(shù)的足跡。它悠悠地呼吸著,那么安詳自若,盡管被遺忘在繁華的邊沿。
它被淘汰了嗎?如今,輕輕一按,就能在幾秒鐘內(nèi)舒舒服服地登上樓層,誰還會得抬起雙腿,繞著階梯大汗淋漓地折騰呢?
它揚起嘴角,滿面皺紋綻開溫情,回憶暈染在銀白的雙鬢……
淅瀝的細(xì)雨,纏綿在斑駁的石塊間,浸潤著青苔的幽香。一襲白裙,倚著欄桿,飄飛淡淡的憂傷。花季的清淚,彌漫在階梯上。
焦急的目光,翻滾著烈日的炙熱。母親攀上臺階,張望著在考場奮筆疾書的兒子,干裂的嘴唇凝固著鼓勵與希望。熱汗,灑落在階梯上。
顫抖的膝蓋,艱難地彎曲與伸展著,身后陡峭的山巖,掙扎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懼。聚起全身的力量,一步一步爬向頂峰,堅毅的腳掌,支撐在階梯上。
搖晃的小辮,舞動在明媚的春光里。小巷充盈著銀鈴般的笑語。女孩們手挽手蹦跳在石階上,投射著光與影編織的童話。純真的明眸,蕩漾在階梯上。
昏暗的燈光,蔓延在狹窄的樓道。蹣跚的步履,摩擦著吱呀的階面,寂寞的背景起伏著,蘊滿辛酸與凄涼,孤獨的呢喃,串連在階梯上。
多少悲歡離合,在階梯上演驛著。耳畔,縈繞著它們的呻吟,我撫摩著這垂暮的靈魂,眼簾掠過形色匆匆,乘車急馳的人們。
為什么不甩開包袱,讓僵直的腳在階梯上暢快地旋舞呢?緊貼著階梯堅定的肌膚,聆聽那悄然的心跳,在疲憊的攀登中享受一份寧靜,體驗一種超越。
階梯,仍是靜默著,一曲悠揚醺醺地流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