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廣東省近年高考滿分作文:感知自然

時間:2021-04-05 10:42:51 高二 我要投稿

廣東省近年高考滿分作文:感知自然

  導語:科學與自然不曾分離,下面是廣東省近年高考滿分作文:感知自然,歡迎參考。

廣東省近年高考滿分作文:感知自然

  【2015廣東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少了靜觀云卷云舒的樂趣。

  漫步林間,常看草長鶯飛、枝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鼠標,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喚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

  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滿分作文】

  篇一:張開雙臂,擁抱自然

  “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現代社會,人們打開電視,便可知明日天氣;輕點鼠標,便一覽生物種類,但朋友,可不可以暫時放下手中的手機,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呢?

  “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約翰·唐尼在《沉思》中寫道。人類從遠古的人猿走來,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可以說,我們,便是大自然哺育的兒女,大自然精妙的藝術品。而工業革命以來,科技在人類與自然間筑起了一道墻,人與自然似乎很“遠”,但其實不過一步之遙。

  古人很早就開始擁抱自然,為現代人做出表率。王維“行到水窮處,生看云起時”的悠閑令人贊嘆;蘇子“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令人欣賞。即使是在現代,也有千萬“驢友”身體力行,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村上春樹通過日復一日的長跑從大自然中汲取寫作的靈感。穿上跑鞋,不必帶有過多煩慮,便可以跑步去擁抱自然;戴上耳機,不必在意世俗紛爭,自己便是自己世界里的神。只要我們有親近自然的心,那么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對于我們真的不是一件難事。

  擁抱自然,為了是收獲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云影,測陰晴雨雪,也不必在乎難逾目力所及,因為目力所及之處,即為風光最美之地。登高遠眺,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即為一種“小確幸”。這種小小的確定的幸福,又哪能是獨坐家中所能感到的呢?

  顧城有詩:“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草/我們靜靜地站著/不說話/便十分美好。”其實我們擁抱自然,又何必知道花鳥之名呢?細聽鳥鳴婉轉,靜聞花朵香氣,這一切,不就已經很美好了嗎?草長鶯飛,云卷云舒,大自然自有其美妙之處,枝葉枯榮,四季更替,大自然自有其生長規律,只要有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何處不美?自然何時不美?

  誠然,自然雖美,但我們也要珍惜愛護,切勿讓伸手可及的美變得可望不可卻。柴靜的《穹頂之下》喚發了人們的環保意識。去年的“APEC藍”也讓我們看到政府治理環境的決心。我相信,我們擁抱的,一定是一個純凈無瑕的自然。

  “天人合一”一直是儒家提倡的境界。朋友,請暫時關掉電視,請慢下點擊鼠標的速度,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吧。

  篇二: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云卷云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并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于自然,人理應借助科學發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通, 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明應用到如今發達的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于自然,甚為渺少,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產生巨大作用。可見,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養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生于自然,也歸于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給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變,細觀云過水動之美,創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態,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一與協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感受自然的方法,也無法抵抗科學發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學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廣東省近年高考滿分作文:感知自然】相關文章:

廣東高考滿分范文:感知自然04-08

高考滿分作文:遠近結合,感知自然08-10

感知自然的高考滿分作文800字04-15

感知自然高考滿分作文800字06-23

近年高考滿分作文09-08

近年高考滿分作文5篇09-08

16年高考議論文滿分范文:感知自然02-24

感知自然優秀作文03-02

近年中考滿分優秀作文11-1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国产视频 | 五月婷婷婷综合色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 | 中日韩亚洲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岛国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