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十一”期間,中央電視臺推出了大型直播節目《江山多嬌》,分別從山岳、江河、海洋、色彩、生命、中國夢六個方面展示祖國的大好河山。10月5日“生命篇”欄目組來我市扎龍錄播,并于當天進行三場直播,時間分別為8點30分央視1套與13套并期直播時,10時和16時央視13套直播。下面是2016年央視節目《江山多嬌》觀后感,歡迎參考。
篇一:2016年央視節目《江山多嬌》觀后感
“江南”一直給人一種嬌美溫婉的印象。在江南,雖然沒有磅礴高聳的大型山脈,但是,卻是中國版圖上,丘陵、低山最為集中的地區。您別小看那些丘陵和低山,那里邊也藏著說不盡的傳說和奇幻美麗的景象。
浙在江省東南部的括蒼山脈中,有一個名叫仙居的地方。千百年間,這個靈秀之地,一直流傳著修道成仙的傳說。百姓們相傳,山中有一面陡崖絕壁,據說那上面就刻有能讓人得道升仙的神秘天書“蝌蚪文”。
為了一探“天書”真容,在當地探險隊的幫助下,攝制組從800米高的崖壁垂直下繩降。經過專家的探尋后發現,所謂“蝌蚪文”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石泡流紋巖”。所有的證據都在證明:在古老的江南大地上,曾經有多座大規模噴發的古火山。這些億萬年前的火山活動,不僅在仙居形成了世間罕見的球泡狀巖石,甚至還塑造了獨特的民居建筑與民俗活動。
在距離仙居不遠的磐安縣,每當特定時日到來之際,村中便會舉行一場名為“煉火”的特殊慶典;村中的房屋也全部都是黑石頭建成的。經過調查專家發現,黑石房屋的建筑材料是玄武巖。這種巖石也是因火山噴發,巖漿冷卻形成的。而壯觀的“煉火”慶典,象征的正是當地人對玄武巖熾熱的情感,表達的是那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互不侵害的愿望。
篇二:2016年央視節目《江山多嬌》觀后感
中國是全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最為廣泛、種類最為齊全的地區之一。中國的喀斯特家族,從地表到地下,都呈現出姿態各異的絕美景觀。
在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聚居的土地上,阿詩瑪和劉三姐的故鄉展現著異曲同工的秀美景色。在這里寬廣的水面之上,佇立著儀態萬方的山峰,天光云影映襯著粼粼的波光,一派水鄉澤國的勝景。
身處云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有著更為雄奇的景致。中國的天坑,大多集中在黔南、桂西及渝東等分布著巨厚石灰巖層的地區。深不見底的坑穴、陡峭而封閉的巖壁,使天坑一度成為人類的禁地。如今的天坑,正漸漸發展為地質學家和探險家們的樂園。這些勇者善于透過坑內長期幽閉的環境,窺視大自然最為原始的面孔;他們將天坑視為大地的眼睛。
并不是所有的溶洞,都能夠形成天坑。在中國喀斯特家族中,更為普遍的景觀,便是地下溶洞。它們是可溶性巖石風化、溶蝕形成的洞穴。中國的溶洞總數,一共約有10萬處,已查明長度大于500米的溶洞,有400個以上。幾乎所有的溶洞,都有著令人著迷的沉積景觀。在貴州省德江縣的一個溶洞之中,一個形如“煎蛋”的神秘沉積物引發了地質學家的探討。從桂林山水到天坑溶洞,再到黃龍彩池。喀斯特,這個得名于歐洲的地貌類型,在中國卻呈現出了無限豐富的類型和無比精彩的景觀。
篇三:2016年央視節目《江山多嬌》觀后感
中國是世界上地質條件最復雜,地貌類型最多樣的國家。古人把中國疆域分為了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現代地理學家,把中國地貌分成了平原、丘陵、高原、山地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同時,中國又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的國家。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燦爛的歷史相結合,就出現了各種各樣截然不同又特點鮮明的文化。無論是東西南北,還是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到處都體現著中國人對地理的深刻理解,體現著獨特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習俗。
從黃土高原的窯洞,到吐魯番盆地的坎兒井;從福建的客家人土樓、圓樓,到山西的砥洎城,中國人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樸素理念,在人們的生活習俗、建筑類型、飲食文化等各個方面得以體現。
生活在浙江中部丘陵盆地中的人們,為什么要按照太極八卦的圖形修建自己的村落?山西陽城的砥洎城,為什么有著銅墻鐵壁、堅不可破的傳說?云南大理的深山中,巨大的太極圖形究竟是自然天成,還是人工造就?太極圖附近的古村,又何以成為名震一時的滇西重鎮?土哈盆地的戈壁荒漠中,為什么會出現萬畝瓜果田園?大風、干旱等不利條件中,人們如何造就一片荒漠綠洲?
特別節目《江山多嬌》第六集《奇居之地》,帶您領略不同自然環境下,各種個性鮮明的文化習俗,感悟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不變真理。
篇四:2016年央視節目《江山多嬌》觀后感
2016國慶期間,央視新聞推出大型直播系列報道《江山多嬌》,央視記者登上名山之巔,探尋大川之源,深入大海之中,拍攝山河壯美的中國,記錄走向復興的中國,展示綠色發展的中國,抒發筑夢路上的愛國情懷。
昨天我們領略了山岳的厚重,
今天我們來欣賞江河的靈動。
今天早晨,央視新聞記者在漓江、塔里木河、長江三峽夔門、黃河壺口瀑布等地設立直播點,利用多種拍攝手段,通過直播鏡頭展示了國慶期間祖國江河的極致之美。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富集的國家之一。有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條。如果把中國比作一個人,那么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像是她的血脈一樣遍布全身。讓我們通過虛擬技術,在偉大祖國的版圖上一覽這些大川。?
她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華夏文明自她而來。
看黃河,到壺口。黃河源頭是無比的寧靜,而壺口瀑布則是奔騰咆哮。站在瀑布前,只見波濤滾滾,好像有千軍萬馬從天際殺奔而來,氣吞山河。在壺口不光要用眼睛看,還要用耳朵聽。濤聲震耳欲聾,震撼人心,如同中華民族在危難關頭、在奮發前進的時候,所發出的吼聲。
在黃河上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這就是位于晉陜大峽谷的乾坤灣。乾坤灣全長68公里,一共有7個S型大彎。這里聽不到濁浪濤聲,看不到黃水翻滾,蜿蜒的黃河水在乾坤灣中靜靜流淌,山沿水立,水隨山轉,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這一段黃河東岸是山西省永和縣,西岸是陜西省延川縣,1936年,紅軍曾經從這一帶渡過東征;如今,這里的黃土高坡都披上了綠裝。
中華民族,就如同浩浩蕩蕩的黃河,哪怕有重重阻隔,哪怕有曲折艱險,也依然不舍晝夜,奔流不息,堅定不移地奔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