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對于南京大屠殺,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有了解,久得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時候了,一股濃濃的悲憤感襲來……
沒錯,只要是想起南京大屠殺,那就無疑是像在地獄深淵一樣的黑暗,那一天也許是比我想的更為不可思議更為血腥的場面,我所能幻想到的也就是無窮無盡的血水匯聚在一起,從黑壓壓的、層層疊疊的尸體中汩汩而出,然后在月色下,鮮紅的火把照亮日本侵略者猙獰的容顏,最后了無人煙的荒山上就燃起了一大片絢爛得絕望的紅光,像一朵彼岸花一樣蔓延。
整個南京城。
絕望地哀嚎。
然很多年的一天,我重新認識了南京大屠殺,是翻開初二的語文書,用著與當年不同的心態,懷著不同的遐想學習的一篇文學通訊。
沒錯。那就是一個叫溫書林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偶然看見一個發瘋老太后牽連到南京大屠殺后一時悲憤揮筆而下的著作。
……
“我非常希望楊老師搞快點講南京大屠殺。”
先不先就看看過南京大屠殺那一篇文章的同學們這樣說。
我早已看過也什么都沒說,但內心同樣戲謔著,有一個原因也許也只有那一個原因,在《南京大屠殺》里英格爾小姐的日記和溫書林自己的文字里有很多“少兒不宜”的東西,也許是想多了但那的確是事實,就像在初一時候的生物課一樣,老師非要也只能跟你講精子跟卵細胞是怎么怎么在人身體里結合的,而不會講xxoo的事,看,多么隱晦,然可能幾十年后要到了xxoo的時候也只能看關于H的東西吧。畢竟這個是人人都必須會的……。
所以諸位很戲謔地要看語文老師要怎么講這么“少兒不宜”的東西。
可能要大家失望了,那個語文老師很淡定地講出了那些打在小說網站就要變成xxx等隱藏內容的文字。
是南京大屠殺啊,一次那么殘酷的、留在中國之心的疤痕,就算愈合了也得不到慰藉。
可是當我寫起這一篇文章或者是你們看起這一篇文章的時候,你們,遠離那個戰火紛飛的,衣食不飽的年代的人們,Ofcourse,也包括我自己在內。就算是我將南京大屠殺寫得多么慘痛,把日本侵略者罵得多么豬狗不如慘無人道,我們依然也是一笑了之或是小小的哀傷而已啊。
因為那個年代我們不曾經歷,因為那個年代我們不曾看透而且對于現在的我們也不必去了解太深,就將那個黑暗的日子死死地記住然后填在考試卷上,comeon!Wearewon!
其實我寫南京大屠殺沒有什么太大的要告誡警示各位或是讓大家記住經歷了南京大屠殺的我們以后的路該怎么去走。
經歷南京大屠殺的不是近十年的人。
至少不是我們。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在貶義地在表達心中的想法,縱使我現在也很嘲弄和戲謔之類的負面情緒。
縱使有了南京大屠殺的紀念館,人們也只是把它當成了一個旅游景點來看待,或者是它的本質就已經變質成了一個這樣有著歷史含義的旅游景點,到時候人們會說,啊,這個就是南京大屠殺的紀念館,然后導游會繼續介紹有關于南京大屠殺的事件,日本壓根不承認他們做過有此事件,甚至虛構污蔑共產黨。什么玩意!
然后聽導演說的人們也許會憤憤地摩拳擦掌,也不知道他們心中是否有一種恨,或者有一份感悟,再或者,像一個隔岸觀火的人。
說起南京大屠殺當然也就得說說小日本,哈,可以不說是“說說”了,小日本最開始的雄心壯志乃收復整個亞洲達到他們統治世界的夢想,仍誰知道了都覺得這個狗日的日本是不是屎吃多了發瘋了啊?
而日本侵略中國當然也不是一份偶然而是必然的,因為地理條件到那里去了,所以中國便有了此災難,八年啊,整整跟日本打了八年的游擊,要不是日本惹了美國,日本也許遭得還沒得那么兇。
一直覺得小小共產黨慢慢壯大的隊伍與強大卻魯莽的日本軍打而且打贏了是個刻在歲月里永遠不風干的奇跡。
篇二:
我們今天去了一個讓人心情很沉重的地方,就是南京大屠殺博物館。
遠遠的看去,博物館既嚴肅又氣派,外面被一圈雕塑包圍著。當汽車駛過時,看到一個黑色的雕塑,有十多米高,是一個母親,雙手托著一個在炮火中被炸死的孩子,母親仰望著天空,滿臉的痛苦、絕望。每一個雕塑后面一定有一個很傷心的故事………
走進大門,展現在面前的是黑色的墻壁,上面寫著: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占領南京,1937.12.13—1938.1,在6個星期的時間里,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30萬以上中國同胞慘遭殺害。里面光線非常的暗,耳邊不時地響起炮火聲,槍聲,低沉而震撼人心。從進口排著隊進去,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個靈堂。靈堂四周的墻壁上刻滿了遇難者的名字,從腳下一直到房頂,每隔10秒耳邊就會有大鐘敲擊的聲音響起,一張張遇難者的照片就會映入眼簾。我撫摸著遇難者的名字往里走,前面擠滿了人,大家都很有次序的一邊緊挨著往外挪,一邊認真地看著眼前寶貴的文物和資料。
這里有近600多張圖片,753件文物和資料。一張張照片觸目驚心,毛骨悚然:馬路上,池塘里到處是被日軍殺害的尸體,有女人,有三四歲的小孩,有老人;有的人頭顱被日軍像玩具一樣疊在墻角,有的人閉著眼睛張著嘴,嘴角掛著血跡;尸體有得被澆上汽油焚燒,有的像垃圾一樣堆在一起;我還看到日本人用來殺人的刑具,是一個能裝進一個人的用一條條鐵條做的籠子,鐵皮上滿是鋒利的鋼釘,他們把人放在里面,然后滾籠子,釘子就會不停地從這塊肉扎進去,拔出來,再從那塊肉扎進去,拔出來,直到人死掉為止。
前面是一個萬人坑。我親眼看到了尸骨,尸骨堆在一起很恐怖!以前,這里就是他們玩殺人比賽的地方:比誰先殺掉100個人,比誰砍得人頭多……
眼前突然亮了起來,前面是資料室。所有遇難者的資料都被放進一個個文件夾里。每個人都可以隨手取下來看。文件里寫某人是怎么死的,很多人都是用李某、徐某這樣稱呼的,放文件的柜子有三層樓那么高。
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出口處。就是一個呈三角形的水池,周圍墻壁上都是照片,每隔12秒鐘就會有一滴水落入水面,預示著南京城里一個人的生命消失了,一個鮮活的生命被日本人殺害了。這一滴水聲不是落在水里,而是落在我們參觀者每個人的心里。它告訴我們:要放下仇恨,但不能忘記歷史!
從博物館出來,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活著,我要好好地活著,活著真得很幸福!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