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四單元作文

發(fā)布時間:2017-10-28  編輯:pinda 手機版

   篇一:互助

  汲取傳統(tǒng)精華,才能擁有牢固根基;反映時代精神,才能引領時代風尚。“以團結(jié)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這一社會主義榮辱觀既進一步闡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又高度概括了新時期社會主義社會中人際關系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團結(jié)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國歷代思想家、政治家,無不推崇團結(jié)互助的理念。歷史經(jīng)驗也一再證明:有沒有團結(jié)互助的道德風尚,是判斷一個群體是否健康、一個社會是否和諧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們也常說:“團結(jié)就是力量”。

  團結(jié)互助出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創(chuàng)造力。一塊磚,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成就萬丈高樓,一滴水,只有匯入大海才能獲得永存!一個人,要成就事業(yè)需要團結(jié);一個集體,要在競爭中獲勝也需要團結(jié);一個國家,要繁榮富強更需要團結(ji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團結(jié)起來才能昌盛發(fā)達;一個家庭只有團結(jié)和睦,才能人丁興旺;一個校園,只有處處盛開團結(jié)互助之花,這個學校才能成為教師教書育人的家園,孩子健康成長的樂園。

  周村實驗學校就是一個團結(jié)互助的集體。從學校領導,到普通教師,再到每個學生,人人都深深地認識到并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趙國宏老師是我們學校一位工作認真、勤奮上進的骨干教師、共產(chǎn)黨員。他才三十幾歲,風華正茂,正是為黨的教育事業(yè)努力工作的大好時機。可是不幸得了重病,生命垂危。學校領導聞訊后,非常關心,立即決定,全校教職工伸出團結(jié)友愛之手,為趙老師捐款。學校領導帶頭,教師積極響應,很快為趙老師捐款近萬元。對于昂貴的醫(yī)藥費來說,這些錢只是杯水車薪,但它代表了全校教職工團結(jié)互助之心,送去了全體教職工對趙老師深深的祝福。雖然最終病魔奪走了趙老師的生命,但是團結(jié)互助的種子卻深深地扎根在每一個實驗人的心中。

  05年10月由學校黨委號召發(fā)起的“愛心助學基金會”正式成立,截至今年已累計接受教師捐款近萬元,幫扶品學兼優(yōu)但家庭困難的學生十幾人。學校工會組織的教師幫扶貧困女學生活動真正為生活困難的女學生解決了燃眉之急。初二二班的馬惠同學家長雙雙下崗,加上家中姊妹三人都在上學,生活壓力巨大,面臨失學的困境。學校領導了解情況后主動為她減免了學費,校工會組織幾位教師對口幫助,給她交上了課本費,買了學習用品,使她繼圓求學之夢。

  縱觀實驗學校的發(fā)展歷程,各級各類的獎牌多得可以掛滿幾堵墻;中考十五連冠的輝煌是每一個實驗人的驕傲。然而這些成績的取得,又是多少實驗人團結(jié)奮斗的結(jié)果。

  “敢打硬仗,拿團體冠軍”是我們實驗學校多年來一直奉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哪年的中考復習,不是所有教師齊上陣:集體備課、搜集資料、監(jiān)考閱卷、總結(jié)分析……團結(jié)互助、群策群力,才能最后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李慶生主任、楊新盛老師作為去年送畢業(yè)班的老教師,雖然今年接手初一級部數(shù)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并擔任班主任,但對初四老師們的請教、求助從來都是全力以赴:分析某一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搜集整理復習資料;測驗考試出試卷、閱卷……有時忙到深夜,從無一句怨言。平時初四的月考、模擬考試,從監(jiān)考到閱卷,不管初一級部還是初二、初三級部的老師都是齊上陣,保證了考試順利進行,試卷得以及時批閱,進行成績分析。

  時至今日,實驗學校依然是團結(jié)奮進、努力拼搏、敢為人先的集體。

  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團結(jié)互助是當代教師應有的優(yōu)良品質(zhì),是學校教育永續(xù)發(fā)展的力量源泉。新時期的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團隊精神和互助觀念,確立“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思想,團結(jié)互助為學校,一心一意謀發(fā)展。努力做到:師生之間團結(jié)互助,力創(chuàng)優(yōu)秀班集體;領導干部之間團結(jié)互助,更好地協(xié)調(diào)工作;學校全體成員之間團結(jié)互助,共同創(chuàng)造學校發(fā)展的輝煌明天!

  篇二:幸福與至善

  大家都多一份友愛,世界就多一份溫馨。

  領袖說:“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zhàn)士,每一個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諒解、友誼和支援比什么都重要。”

  這里,領袖追求的是人類的至善。

  那么,人生之為人的終極目的是什么呢?

  個人幸福……

  人類至善……

  看著往圣先哲用一生回答的問題,我們能從前人思想的腳步中找到答案。

  嵇康、李白、杜甫、蘇東坡、陸游、嚴復、章太炎……我們熟悉的每一位先哲無不用自己的生命扮著洞悉人生、啟迪大眾的角色。他們的功業(yè)彪炳千秋,永垂史冊。

  但是,先哲們悲慘的人生境遇是有目共睹的。

  李白,風流詩仙,才氣十足。“敏捷詩千首”、“詞源傾倒三江水”都可以作為對他的客觀評價。但是,他因自己的狂傲、耿直得到了什么呢?“可憐荒隴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是對他困頓一生、失意一生、悲劇一生的真實寫照。詩人用自己悲劇的命運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藝術,為此付出的便是個人的幸福。

  程嬰、杵臼的故事更有說服力。為了完成人類的至善,杵臼放棄了自己安享晚年的幸福,程嬰放棄了自己中年得子的幸福。

  ……

  你能說李白眼見自己妻離子散、浪跡天涯是幸福是嗎?你能說杜甫看到自己的親生骨肉饑寒早夭是幸福的嗎?你能說程嬰親歷自己的兒子被人摔死是幸福的嗎?同樣,你能說前院主人看到自己所受的損失是幸福的嗎?

  繁雜的現(xiàn)實中有人將個人幸福作為人生的終極目的,他們很少去思考活著的意義、生命的本源,很少去思考個人追求可能會造成對他人利益的損害,他們所站的立場是狹隘的。況且個人的幸福觀不同,而人人皆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貪官污吏的幸福是聚斂財物,享受聲色犬馬之娛;殺人劫貨者的幸福是剝奪他人的生命和財產(chǎn),滿足一己私欲……如果將幸福作為人生的終極目的,使所有人實現(xiàn)個人幸福,那么貪官污吏付出的是黨性原則和人民的千秋基業(yè),變成社會的蛀蟲;殺人劫貨者付出的是人最起碼的人性原則,變成社會的毒瘤和殘渣。再則追求幸福必有欲望的痛苦,得不到滿足甚至會走向墮落。

  生命的價值告訴我們,一個人外在的暫時幸福,常常會以某種精神的失去為代價,只有追求至善,為人類作貢獻,才會有內(nèi)心的充實。而這種充實,正是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也是最受人們崇敬和愛戴的。由此,只有最高的人類至善才是人生的終極目的,才能保證人類在貧瘠的土地上互幫互助,代代相傳?quot;看見大家同心扶危救困,留下幾條車轍算得了什么。“追求至善必定付出代價,正如主人的前院。但主人毫不后悔,因為他把至善作為人生的終極目的,付出個人幸福也是值得的。

  人類至善在互助中的體現(xiàn)正如張中行先生所說:你得到人家的關照不說謝,人家得到你的關照不說謝,心里邊想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最熱文章榜Hot  Top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另类 | 亚洲国产综合网址 | 五月天综合久久久 | 香蕉网在线日韩直播 |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