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迷失的自己高二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迷失的自己高二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迷失的自己高二作文1
有沒有嘗試努力地為某人而做某事?但做在半途卻暮然發現無論自己怎樣拼命的努力離他的期望都還是很遠。
后知后覺,才發現有些事是自己怎么樣努力都沒辦法改變的。冥冥之中,某些事在命運中已經是個定數。你拿什么去改變?
忽然明白“自己”的意義。我們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擁有自己的個性。過自己的生活。在這之前,我們是這樣簡單的活著。但遇見自己心愛的人之后,生活就因他變遷。我們開始為他做事,走他覺得完美的路。演變成他想要的女孩個性,過他安排好的生活。在這煩瑣的過程中,一切的努力都覺得是種幸福。因為這樣你就能看到他的笑容。就這樣不斷的改變,不斷的努力,都覺得趕不上他的步伐。忽然有一天,他終于不見了。消失在你趕路的前方,此時,只剩你一個人,淚流滿面。看著自己滿身的傷痕,不知所措。因為你已經連自己都找不到了。就像做了整容手術,找不回自己原始的模樣。
這仿佛是個輪回。繞了一大圈,自己卻早被幸福拒之門外。因為自己眼睛里面只有他的身影,而看不見那扇門已經永遠被鎖上。
生命的真愛落地,用沉默埋葬了過去。
迷失的自己高二作文2
美這個字在我心理存在了很久,很想給她安個家,有個相當高貴的名分。然而,自己對其產生的一點點感覺一露頭,馬上又被另一種意象淡化。反反復復,沉淀的碎片不斷加厚,就是說不出美的整體概念來。她的神奇魅力是什么,為何把我迷的神魂顛倒,還想象不出她到底好在哪里?
我開始追隨,尋找,意化,跟著她的影子奔波。字典沒有美字的解釋,只說和丑相對,對于這種回答我相當地失望。又翻了幾本美學書籍,看看前人是如何意化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專門討論過這個問題,最后只好感嘆地說“美是難的”;英國美學家柏克,只把人們的經驗歸納一下:“光滑”“體積小”“色彩鮮明”“漸漸地變化”;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法國的狄德羅從唯物主義立場出發提出了“美是關系”,“美是生活”;馬克思提出了“勞動創造了美”;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美是最高的欣賞”。這些國外著名大師說的不無道理,可那是局部印象和意化形式,多種不同的解釋一歸納,還是泛化,我還是模糊不清。
我又翻開老祖宗留下的文字,看看他們的感悟認識。莊周說“《咸池》,《九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鳥聞之而飛,獸聞之而走,魚聞之而下入,人卒聞之,相與還而觀之!笨鬃泳驮Q頌《韶》樂是“盡美矣,又盡善也。”而且說聽了《韶》樂之后“三月不知肉味”。從他們對美的感受,說明動物沒有審美情趣,只有人有這種特殊的辨別能力。如果把這種能力歸結為天性,我還是不會接受,理由很明確,人同樣是進化的動物。顯然沒有折服的力量。
我從造字人的意識可是想象。美應該是個象形字,她站在那里活像一位健壯活潑的少女?伤皇峭ねび窳,而是手舞腳蹈,展現一種能動的魅力。由她馬上會想到,舞臺小生上下翻飛的花棒,兩頭的紅纓秀出一個個精彩的造型,好像美就在手中,舞動的飄影就是思維的展露。臺下人跟著她的變化感覺想象。如果從這一點意化,美應該是變化中的完整形象,不確定因素隨景而致;她應該是視聽效應和心理需求相適應的欣賞意識。任何的分隔和不適都會對美殘損。美本身不存在意義,因為人的特殊稟性作用于物體上的存在意識,才讓她鮮活亮麗起來。
美的審辯如此散化,變化的讓人眼花繚亂,給我們的想象帶來如此大的空間。我沒有理由給她下一個恰當的定義。因為我們也是一點一點感覺。隨著社會的發展,審美情趣的提高,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從外觀到心靈,從感性到理性,從粗放到精細,從精神到道德……幾乎所有的事物都有美的影子,都有我們會化的空間。我們在欣賞過程中,不斷更新不斷感慨,不斷迷失自己。
【迷失的自己高二作文】相關文章:
自己的路自己走高二作文02-02
我自己高二作文09-11
超越自己高二作文09-07
相信自己高二作文09-04
寫給自己高二優秀作文09-04
回首高二的自己作文800字07-29
迷失于拙政園作文750字04-24
學會控制自己高二作文07-30
做最好的自己高二作文(通用9篇)03-26
相信自己高二作文800字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