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別傳高二作文
歷史上有這么一位“草根”皇帝叫做劉邦。他年輕時不學無術,經常輕慢侮辱縣里的官員,誰也料不到這個“渾小子”日后會成為中國的主宰。
劉邦個人品質很不好,他經常喝得很醉,喜歡美色,享受生活倒是很有一套,在任何時候他都有很重的猜疑心。四年楚漢戰爭打得你死我活,終于以劉邦的垓下大捷告終,然而大戰一結束,他“馳入齊王壁,奪其軍”,齊王韓信的兵權立即被奪走。韓信本非只能封侯,他被封過齊王,楚王,然后劉邦認為他會謀反,治罪降封為淮陰侯,一代名將最終死于皇后之手。可喜的是,劉邦在戰時能做到充分信任手下謀士和將領。許多人認為劉邦是一批人拱起來的,才能本不足以成功。但是劉邦在其“油條”外表里面,隱藏了一顆龍虎之心,老謀深算直至成功。 劉邦是殘暴而自私的。鴻門之宴,他半途溜號,派樊噲等人拖延時間,丟棄車輛,只身獨騎,那三員大將就被留在了項羽大營,隨時可能被殺害。可見劉邦自私至極致。 另有一例,當劉邦初起兵挑戰項羽端了彭城以后,項羽趁漢軍大擺慶功宴,精兵襲來,江十萬漢軍消滅殆盡,劉邦只得帶著車夫連夜出逃。逃跑時他嫌速度不夠快,竟然準備將兩個孩子推下車去,多次這樣做,車夫勸說他可以快一些但不能將孩子扔下,劉邦才停止了棄嬰丑劇。冷漠,自私,又可見一斑。
楚漢相爭,項羽大困,當著劉邦面說要烹殺劉太公,劉邦竟說出“吾父即若父,若烹之,請分我一盤湯!”項羽的殺人如麻是出了名的,劉邦的'話隨時會激起他的殺人欲望,這番話倒是沒有引起什么大的問題,項羽沒有殺劉太公。可以說這是劉邦小人性格里的又一處陰暗面--置老父生死于不顧,甚于狼毒。一個陰險冷酷的劉邦現出了他的本相。
劉邦對父親是有恨的,恨他早年趕走兒子。因此那場“殺父”戲注定會失敗。在建立西漢政權后,一次宴會上他戲弄太公說:“您認為我不如二哥能干和善于治理產業,可如今呢?”群臣皆笑,大概不是嘲笑太上皇吧,而是當朝皇帝吧。他愚昧,刻薄啊...他其實就是在說自己年輕時不像話而已吧。
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黥布當年只身叛楚投靠劉邦,但在割據戰爭結束后也僅僅是個不得志的淮南王而已,受到劉邦打擊迫害,叛漢的行為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劉邦所謂禮賢下士是做給人看的,鳥獸盡,良弓藏,沒有立刻消滅他們就算好的了。
劉邦這么一個品行極端低劣的混混最終當上皇帝,緣于他對權力的渴望和狡詐的心計,項羽這個二三十歲的小伙子怎么比得上他呢?悲哉!
歷來史家對漢高祖褒貶不一,筆者對其多貶,乃事實使然。
【高祖別傳高二作文】相關文章:
唐高祖李淵有多少孩子06-17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06-19
《哨遍·高祖還鄉》原文及藝術特色12-09
漢高祖的重要謀臣張良的名人故事11-17
《陳書》卷二 本紀第二◎高祖下06-24
《陳書》卷一 本紀第一◎高祖上06-24
《前漢紀》前漢高祖皇帝紀卷第四07-08
《前漢紀》前漢高祖皇帝紀卷第三07-08
《前漢紀》前漢高祖皇帝紀卷第二07-08
《前漢紀》前漢高祖皇帝紀卷第一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