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微之處見素質高二作文
在大多數中國人看來,廁所是一個骯臟邋遢,避之不及的地方。然而,新加坡南洋女中的學生,卻“以打掃廁所為己任”,不僅親歷親為,還讓學校廁所的面貌煥然一新。此中差異,也許遠遠不是“兩國廁所文化不同”那么簡單,更折射出了一些深層面的問題。
不久以前,曾聽聞,某大學畢業生求職無路,情愿“打掃廁所”的工作,閑置在家。可見,他的思想觀念里,打掃廁所是“下人”干的事,自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干如此卑賤的工作,情何以堪?事實上,不但這位大學生這么想,絕大多數中國學生也是這么認為的。我國有句古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還有一句人盡皆知的俗語:“最光榮”。可是,在當今這個充斥著拜金主義,過多強調奢華揮霍,等級觀念愈加突兀的`社會里,“人人平等”已逐漸淡化,愈行愈遠。此情此景,和新加坡學生的所作所為,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比!
這則“新加坡掃廁所”報導中還提到,曾經到這所民工子弟學校訪問支教的,還有南京一些高校的大學生。然而,他們只是一味地抱怨廁所太亂太臟,并未付諸什么實際行動。這些大學生,其情商、素質和社會感,竟然遠遠不及新加坡的女中學生!新加坡式教育,更注重對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以及自身涵養的提高,致力于培養“有專長,高素質”的人才。這就讓人不得不聯想到我國當今的應試教育。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學生們被“磨練”出了過人一籌的智商,爐火純青的應試技能。但是,正如一位美國大學校長所說:“中國的學生,除了高學分,一無所長。”此種說法雖略顯夸張,卻從另一個側面,深刻地反映出了,我國學生如一臺臺“賺取分數”的機器,其綜合素質普遍偏低,社會責任意識不強。泱泱大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坐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其學生的綜合素質,卻遠遠不及新加坡,豈不是一大諷刺!
“新加坡姐姐掃廁所”的風波終將會過去,但是它留給人們的反省和,卻應當銘記在心。相信在國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學生和的積極配合下,“人人平等”的職業觀必將重回主流,我國學生的風貌和形象必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