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的拗九節作文(精選5篇)
導語:“拗九節”又稱“后九節”、“孝九節”和“送窮節”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本土節日,日期是農歷正月廿九。以下是家鄉的拗九節作文,歡迎各位的閱讀與參考。
家鄉的拗九節作文 1
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華兒女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自古以來就有無數詩人吟詩作賦予以頌揚。在中國,除了詩詞,人們還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贊頌這一美德,而福州人在民間傳統節日——拗九節為長輩送拗九粥,就是其中之一。
據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叫目連的人,母親被關在牢房里,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總是被看守的獄卒吃掉。于是,他想了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再在上面撒一層黑芝麻,把粥弄得黑乎乎的,給母親送去。這一次,獄卒以為這粥很臟,不敢吃,這碗粥才得以送到母親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而目連的母親今年正好二十九歲,便叫做“拗九粥”。
今年拗九節,在父母的支持下,我決定親自為爺爺奶奶做一碗拗九粥。按照書上寫的做法,我將材料都在鍋中安頓好,開火。不一會兒,一股怪味鉆進我的'鼻孔,我打開鍋蓋,往鍋里探了探頭,不禁嚇了一跳——鍋里的水都燒干了,只剩下一堆黏糊糊的“焦炭”。做拗九粥怎么這么難啊?我準備了這么久居然做成這樣!唉,還是不做算了。正當我想將鍋收起來時,猛然發現母親不知什么時候走到了我身邊,她接過裝滿“焦炭”的鍋,說:“沒事,一次失敗不代表什么,爺爺奶奶吃的不是拗九粥的味道,而是你包含在其中的對他們的愛啊!”我睜大了眼睛,忽然明白了:是啊!不管我做的好不好吃,都是一份心意。揣著對爺爺奶奶的感恩之心,我耐心地重新熬作了一鍋拗九粥。在母親的指點下,我終于成功了,高興地為爺爺奶奶送去。
當我推開房門的時候,爺爺奶奶驚訝地看著我,當我把粥送到他們面前時,奶奶高興地摸著我的頭,說:“我們的孫子懂事了!”說完端起拗九粥,和爺爺一人一勺,開心地吃了起來。看著他們舒展開的皺紋,我心中暗道:爺爺奶奶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他們!想到這里,一絲笑容浮現在我的臉上,一陣對他們的敬愛之情涌上心頭。
長輩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給予我們無私的愛,孝敬他們,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一位名人曾經說過:“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對于我們來說,孝敬長輩也許只是舉手之勞,但對于長輩來說,卻是莫大的心靈慰藉。在拗九節做拗九粥,只是盡孝方式中微不足道的一種。只要我們有孝心,每天都是拗九節!
家鄉的拗九節作文 2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傳統節日“拗九節”,又稱“孝九節”。每年的這一天總會讓福州人心底泛起甜蜜、綿長的思緒。 福州民間稱正月初九為“上九”,十九為“中九”,二十九為“后九”,所以這個節日又稱為“拗九節”。聽媽媽說,民間認為凡是歲數逢九,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或是九的倍數: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這一年隱含坎坷,所以,這些歲數的人拗九節這一天要吃一碗太平面,以沖晦氣,期冀順利過九。
看,拗九粥里有紅棗、糯米、紅糖、花生、桂圓、紅豆與芝麻等材料,怪不得我總覺得粥里有一種自然的'清香朝我涌來,黏而香甜,膩而柔軟。每次喝完拗九粥,它都令我回味無窮,身臨其境。
一碗熱氣騰騰的拗九粥出現在我的眼前,香氣爭先恐后地躥入我的鼻子。一口氣吃完粥,我的嘴里,一股清香時不時反彈著……
喝著拗九粥,你一定還不知足,這拗九節到底是怎么來的呀?拗九節還有一個來歷呢!相傳是因為目連給母親送飯才有了拗九節。因為目連的母親進了地獄,目連給母親送飯時,不想卻被小卒小鬼偷吃了。目連想了一個辦法。他用各種干果各種豆熬成甜粥,目連在粥上撒上了一層厚厚的黑芝麻。當把粥交給小鬼時,小鬼問是什么,目連隨口說是拗垢粥,小鬼認為這“拗垢粥”很臟,就不再偷吃。所以拗九節也叫孝順節。每年這一天,兒女們都要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和祝愿。
家鄉的拗九節作文 3
農歷正月二十九就要到了,這可是個重要的日子,這天呀可是我們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拗九節,也就是大人們常說的孝順節。平時習慣媽媽照顧的我決定親手煮一次拗九粥孝敬家人,以宣告著我長大了。
一大早我就和爺爺一起到超市買了煮拗九粥必備的材料,有糯米、紅棗、花生、荸薺、桂圓、蓮子還有紅糖,然后趕緊回家準備起來。今天媽媽到單位加班,我要趕在她回家之前煮好粥,給她一個大大的'驚喜。于是我立刻就忙活開了,先是淘米,從來沒有淘過米的我真是手忙腳亂,不是連米帶水一起倒掉,就是水放太多,洗碗池里處處都是灑落的米粒,要是被農民伯伯看見了肯定要提意見了,“粒粒皆辛苦”呀!好不容易淘好米,接著又要洗紅棗、花生、蓮子,還要給桂圓去殼,還好荸薺是買削好的了,不然我就要束手無策了。準備工作做好后,可以開始煮了。奶奶先幫我把水燒開,然后我把糯米、紅棗、花生、荸薺等一起放進鍋里開始煮,接著奶奶又告訴我先用大火快速煮一會兒,然后再有小火慢慢熬,還要記得一會兒就要攪拌一下,這樣粥才不會粘鍋,熬出來的拗九粥才會黏黏的,香香的。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我又把紅糖放進了粥里,再使勁地攪拌了幾下。啊!一股濃濃的香甜味撲鼻而來,大功告成啦!
“叮咚”!媽媽到家了,我飛奔過去開門,讓媽媽坐好,然后端著一碗拗九粥送到她面前,并驕傲的告訴媽媽這是我親手煮的,看著媽媽的眼神從難以置信到欣喜萬分,看著媽媽從小口品嘗到大聲贊嘆,我心里真是比自己吃了還開心。
家鄉的拗九節作文 4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拗九節”。“拗九節”又稱“后九節”“孝九節”。這節日源于“目蓮救母”的傳說。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加上花生、紅棗、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之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
此外,凡是人的'歲數逢九,或是九的倍數,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拗九粥”,以求平安、健康。
記得我在溫泉幼兒園的時候學校還專門組織家長來學校喝粥。起初,因為我討厭吃桂圓,一口也不吃,可因為我生日里有“9”,老媽以買恐龍書為誘惑,硬逼著我吃。正好那天很冷,一口熱乎乎的粥下肚,頓時覺得暖暖的。從此那香噴噴的“拗九粥”就讓我念念不忘。
每當想到這,我就想起父母的辛苦,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他們。
家鄉的拗九節作文 5
正月二十九,俗稱“拗九節”,也叫“孝順節”,是福州民間特有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煮糖粥,拗九粥是由花生、紅棗、桂圓干、荸薺、糯米等數樣材料煮成的。看上去黏稠稠,味道甜絲絲的。
說起拗九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有個叫目連的小孩,他的母親犯了罪,被關在地牢里。他去探視,送進食物均被獄卒吃了。后來,目連為了讓母親能吃上自己送進的`東西。他用花生、紅棗、桂圓干、荸薺等佐料煮成稀飯,再加上黑芝麻,然后送進地獄去。獄卒問道:“這是何物?”目連回答:“拗垢粥”。獄卒信以為真,不屑一顧,其母才得以進食。
拗九節讓我想起了媽媽。想起了媽媽對我的愛。有一天,放學時,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可我忘記帶雨傘了,我只能站在校門口等媽媽了。看著同學一個個地走了,我的心里很著急。突然,雨中傳來了一個叫聲“禾禾”,我一看,是媽媽給我送雨傘來了。一路上,我們挨在一起。回到家,我的衣服濕了一小角,媽媽卻成半只落湯雞了。一進家門,媽媽就急匆匆地拿衣服給我換。嘴里還一直念叨著:“快,快,千萬別著涼。”又走到衛生間去,拿了一條干的毛巾把我頭發上的雨水擦干。我看了看媽媽,就將小臉蛋藏進媽媽的懷里。
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媽媽為我付出了很多,長大后,我也要好好地報答我的好媽媽。
【家鄉的拗九節作文】相關文章:
拗九節作文02-26
拗九節手抄報資料:拗九節的來歷02-18
關于拗九的作文(精選20篇)03-11
拗九節的作文400字09-08
拗九節作文(通用10篇)09-04
拗九節簡短祝福語10-18
有關拗的多音字組詞和拼音08-21
我的家鄉美麗的家鄉作文04-12
家鄉的作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