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名勝初二作文
放假的時候就是流連風景名勝的最好時機,那么大家都去過哪些風景名勝區玩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風景名勝初二作文,希望能幫到大家!
篇一:游黃山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次國慶假期我和媽媽跟團去了聞名遐爾的黃山。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導游告訴我們,溫泉是來不及泡,云海要靠機緣,我們主要看的就是奇松和怪石了。
來到黃山風景區的第二天,我們就正式要爬黃山了。我們早早地起床,帶上照相機,來到黃山腳下。由于國慶假期人多,我們排了3個多小時終于坐上了玉屏索道,從索道上我低頭往下看,到處是懸崖峭壁,山峰筆直聳立,在松樹的裝飾下,顯得十分壯觀。我連忙拿出照相機拍下來。下了索道,我們跟導游首先登上了迎客松處,迎客松從一大石旁生長出來,姿態堅韌挺拔,雖然生長環境艱苦,卻依然美麗奇特,蒼翠濃密。
在迎客松處補充好體力,我們開始了翻越四周大山的路程。一路上,能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像威武的大象仰起的象鼻;有的像皇帝頭上的皇冠;有的像豬八戒的鼻子。它們或立于峰頂,或爬在山坡,或于松為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卷畫。很快,我們爬到了第一座山峰蓮花峰,在蓮花峰的小店里,我看到了金牌,媽媽答應我等爬到了光明頂后,就獎勵我一塊金牌。
接著,我們來到了了期待已久的一線天。從遠處看,就像兩座大山之間割開了一條細長的縫隙,只允許一個人通過。我一開始有些緊張,但當自己爬上一線天的階梯,就輕松了許多,沒有看上去的那么危險。當走到一線天盡頭時,在我們的頭上有一塊大石頭,像是懸空吊著,要掉下來似的。爬上一線天,就來到了鰲魚峰,鰲魚峰上有一塊巨石很像一條大魚,所以得名吧。然后我們走過供陽山,向光明頂進發。
在爬光明頂的路上,我的雙腳已經很酸了,腰也痛了,我累得滿頭大汗,一直氣喘吁吁的,媽媽在旁邊鼓勵我“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終于爬上了光明頂,海拔1860米,我真高興,媽媽馬上給我買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金牌,上面還刻著我的名字和日期,這個金牌不但有紀念意義,還有我們的堅持和汗水。站在頂上往下看,真是“一覽眾山小”頂上還有一座很大的中國氣象站。在頂上稍做休息后,我們就開始下山了,在路上,我們還遠遠的看到了飛來石,那是紅樓夢片頭的那塊石頭。
在這次游黃山的旅途中,我們不僅領略了黃山的雄偉壯觀,混然天成,以及它的峻峭秀麗,也發揮了我們的堅強毅力和勇敢,我會永遠記住這次爬黃山的旅行。
篇二:游故宮
我在北京玩過許多地方:八達嶺長城、圓明園、故宮、頤和園、鳥巢、水立方、故宮……可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還是故宮。
北京故宮,以前叫做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筑。故宮的建筑布局嚴格分成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現在很多宮殿里面都不讓人進了,所以在人山人海中,我基本是看不到里面的,只能看一下外面了。
一走進太和門,眼前出現一個非常大的院子,這是一個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院子。后面的太和殿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鑾殿,象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皇帝登上皇位、軍隊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那么多人是要這么大的院子的。
在太和殿外面的兩個角落,各有一件器具。其中一個是在一塊石板上面,中間插了一根鐵針,周圍有都刻度,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這個叫“日晟”,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當太陽升起時,鐵針的投影只向哪個時刻,就表示什么時候了。日晟的對面就是一座石頭亭子叫“嘉量”,是計量器具,用來稱量東西的。那么為什么要把這兩件器具擺放在這兒呢?因為在中國古代,它們代表上天的旨意和國家的統一,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個紫禁城最大的云龍石雕,在保和殿后。電子導游說這是一塊完整的石頭,但這么大一塊石頭是怎么運過來的呢?看了說明我才知道,當年建紫禁城的時候,皇帝叫了民夫2萬多人,在沿途挖水井,在冬天的時候就用水潑在地上,讓路上結上冰凍,就將這塊巨石放在木棍或鐵棒上面,連拽帶推的運到故宮的工地上,古代的人民好聰明呀!
故宮里大部分宮殿都是紅墻黃瓦、朱門金釘。我問媽媽這個金黃色的瓦是不是真的金子,媽媽笑著說這個是琉璃瓦,我們紹興的房子用的瓦都是黑色的,江南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黑瓦白墻,而皇家中用的瓦大部分都是用黃色的,而墻都是紅色的,媽媽說這是因為在古代黃、紅色被規定為代表皇室色彩,有皇權的象征。故宮真的很大,很多地方我們也沒有去,細細的聽電子導游講解,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只是可惜很多我沒有記住,大家如果有興趣就自己去看看吧。
篇三:頤和園
盼望著盼望著,坐了一夜的火車,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姑媽姑父還有洋洋哥哥一行6人,終于來到了我渴望見到的祖國的首都——北京。
我們的第一站是——頤和園。剛剛踏進頤和園的大門,迎面而來就是一間古香古色的樓閣,上面寫著“仁壽殿”三個大字。仁壽殿前有一些古代裝扮的貴妃阿姨和皇帝叔叔們,穿著古裝站在門口迎接我們的到來。走過仁壽殿向右拐,我們進了德和宮,媽媽說這里是過去皇上、貴妃還有王公大臣們看戲娛樂的地方,果不其然,我看到了一個高高大大的舞臺,上面有很我衣著古裝的人在彈奏樂曲,聽起來美妙極了。一時間,我仿佛也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古代。
我們又繼續游覽,走過一段曲曲折折的小路,眼前突然一亮,一片廣闊的湖水在我們面前展開,湖水又清又綠非常好看,湖水中還隱約約地倒映著著一座大山,我抬頭一看,這座山可真是高大雄偉呀!真不知道它和這面湖到底叫什么。哥哥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充當起了小導游,說道:“這山叫”萬壽山“,這湖叫”昆明湖“。”我聽了哥哥的話,心想:“一定是過去的皇上希望自己長命百歲才叫萬壽山吧!”
接著我們來到了頤和園中著名的景點長廊,媽媽說她上小學的時候,語文書上專門寫到了長廊,聽著媽媽的介紹,我邊走邊看,果然我發現這長廊真是十分的`長,目光轉向墻壁,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墻上有很多形狀各異的小窗子,仔細瞧瞧竟然沒有一幅圖案是一樣的,我不禁的驚嘆起來,古代的建筑工人的手藝真是巧奪天工,頤和園真不愧是皇家園林啊!
接下來,我們坐上龍船向湖心島擺渡,一座長長的大橋離我們越來越近,我細心地數了數,一共有十七橋洞子。媽媽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就對我說:“寶貝你看,這橋有十七個孔,中間的孔最大,它的兩邊逐漸地變小,最后兩個孔小得連小船都過不去了。”爸爸接著媽媽的話說:“這座橋的名字就叫十七孔橋,它是連接昆明湖東岸與湖心島的一座長橋。”聽著爸爸媽媽的講解,我對十七孔橋有了更多的認識,下船走上橋,微風拂面,涼爽宜人,橋上石雕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刻著神態各異的小獅子,我看著這巧妙的十七孔橋,心中贊嘆不已,心情一下子舒展起來,看來旅游真能增長不少見識呀!
接下來我們要去“圓明園”游玩,在那里我們會看到什么呢?那就看看我的下篇文章吧!
篇四:游廈門
廈門是一個環境勝美的地方,也是一處我夢寐以求的旅游景點。今天是二月二日,也是大年初三,也是實現我日思夜想愿望的日子。一大清早,起了床就向動車站前進嘍!
乘著車,來到了火車南站。現在還早,離動車出發的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還可以再休息一會兒,我的內心充滿了期盼與欣喜。終于到了安檢處,我像一只快樂的小鳥,活蹦亂跳的。上了動車,找對位置,便安心坐下了。
從寧波坐動車去廈門,需要五六個小時,在這段時間里,我又盼望,又有些迫不及待。因為起的太早,所以在車上我哈欠連篇,最終還是睡著了。夢境中,我來到了廈門的一個花園里,里面有一片綠蔭蔭的柔軟草地,一片一望無際的樹林,每棵樹上都長滿了五彩繽紛的花朵兒,我正漫游在一片無際的“花海”里……突然我聽見有人在叫:“璐璐……璐璐……”我馬上睜開眼睛,媽媽說:“寶貝,別睡了,廈門到了!”原來一切都只是場夢。
下車后,我們跟著導游開始游玩了。第一天,我們來到廈門的集美,參觀了陳嘉庚故居紀念勝地,了解了陳嘉庚,還去了上古文化園觀賞了雄偉的歷史文物;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南普陀寺燒香拜佛,外觀了全國最美十大校園之一——廈門大學;觀賞了胡里山炮臺;游玩了惠和石文化園,還看了精彩的表演;晚上自由活動其間,我們一家人去了最繁華的廈門中山路,品嘗了當地的特色小吃,還欣賞了鼓浪嶼夜景;第三天,我們來到了環島路,也了解了漂亮的環島風景,最后游玩了最有特色的鼓浪嶼。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鼓浪嶼了。鼓浪嶼是一個美麗的小島,需要坐輪船過海。來到售票口,只能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堵”!行人道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我們好不容易才擠上了大輪船。下了船,我們跟著導游,首先來到了皓月園,皓月園是專門用來紀念鄭成功的,里面有一尊巨大無比的鄭成功石雕,石雕屹立在山頂上,威勇無敵。臨接著鄭成功石雕的是一片汪洋大海。站在柔軟的沙灘上,看著海上的浪花,吹著涼爽的海風,真是讓人神清氣爽。接著,我們又來到了號稱“萬嬰之母”的林巧稚大夫紀念園——毓園,她一生中共接生了五萬多嬰兒,她為了“婦產科醫生”這個光榮的職業,一生未嫁。然后,我們又在奇妙的海底世界玩賞了一圈。最后,我們來到了熱鬧繁華的商業街。商業街上有許許多多美味的特色小吃,有各色各樣的廈門專屬土特產,也有琳瑯滿目的紀念品,看得我們都眼花瞭亂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三日游一下子就這樣結束了。
【風景名勝初二作文】相關文章:
風景名勝諺語04-12
風景名勝的諺語02-13
風景名勝的對聯01-30
風景名勝經典對聯08-12
有關風景名勝諺語03-30
有關風景名勝的對聯精選03-29
關于風景名勝的對聯精選04-08
關于風景名勝的對聯10-15
風景名勝諺語大全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