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四:學會寬容】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矛盾,但只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是寒假里一件小事給我的啟示。
由于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糖,因此,我的牙齒很不好,有一顆大牙,整天疼來疼去的,有時連飯都吃不下。為了徹底治好,爸爸便帶我去醫院拔牙。
我們掛完號,來到拔牙室,見里面只有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年輕男醫生。這不由使我產生了疑問:“他這么年輕,能拔好嗎?”
我們進去才知道,這位男醫生原來是個實習的。唉,真倒霉!今天的主治醫生全都放假了。既然來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有拔了。
按照醫生的吩咐,我咬上了麻藥,不知不覺,30分鐘過去了。要拔牙了,醫生拿著拔牙專用的鉗子向我走來。“沒事兒,他一定能拔好的。”我在心里安慰自己。冰涼的鉗子插到我嘴里,我能感覺到他的手里有點兒抖,鉗子“抓”住了我的牙,醫生猛地一拽,“哎呦!”窩情不自禁地叫出聲來,我感到一陣鉆心般的疼痛,連我的頭都從椅子上被拔了起來。這時,我看到醫生的眉頭緊緊地皺著,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先下來吧,一會兒再拔。”醫生對我說。我捂著嘴,點了點頭。
他看著我歉意地笑了一下,我也勉強地笑了笑。
我來到了在一旁坐著的爸爸身邊。“孩子,這時的醫生是多么需要你的寬容啊!”爸爸心平氣和地對我說。
我又一次坐到了凳子上,醫生這會給我上了麻藥。“放心拔吧,我相信您一定能拔好的。”我真誠地對醫生說。這回他的手迅速往外一拔,“拔下來了!”我不禁喊出了聲。然后醫生把棉花球塞到我的嘴里,以防止出血。這時我看見醫生那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了,他似乎卸下了沉重的負擔。
這件小事,使我懂得了寬容,學會了寬容,使我明白,今后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他人,寬容之心人皆有之,人皆儒之。
【篇五:謹記寬容心】
不夠好,若果不忍心看到,就似假裝不見亦好;不投訴,早些忘掉更好;不夠好,若不小心親耳聽到,冒充失聰幾秒亦好;寬容在一起,至少能終老。
——題記
有一個女孩,她小學沒有很大的舉動,不是很突出,總是在班級里當一個小小的隱形人。小學舉行返校時,她逛了一條街選了一只很大很可愛的熊送給她的語文老師。要拍照了,在眾人眼下老師卻讓另一個女生拿著她的熊送給自己將這個畫面定格。事后,老師對女孩說:“對不起啊,我知道這只熊是你送的,但是怕你拍照時不太自然,所以讓別人代替了。”然后女孩很傷心難過也有對老師以及那個女生的厭惡。于是在初中她努力得到了新老師的關注。再次回到母校時,她以為她已經做得很好了,可老師還是視她為無物,沒有理她,即使她一直搭話一直站在老師的旁邊。
每每回想起這個亦真亦假的故事,心中總是矛盾,女孩有錯,老師也有錯,女孩失去了她對老師的寬容而老師卻參與了這個讓女孩失去對他的寬容的事情。如果不是老師的做法傷到了女孩的自尊,那么女孩也不會失去自己的對他人的寬容。然而,就算老師沒有這么做,女孩的心也太小了,無法對任何人寬容,老師也只是將這個事實提前而已。最后的結果,始終不變。
我與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相似,我的寬容心不大,我會記住對我好的人,更會記住那些對我不好的人。將心比心,雖然我很有理智,但是對于一些對我不好的人,我也不會給予好的態度。這個做法雖然明顯得幼稚,但是也是難得的真實寫照。
幼年時,看見那些比自己厲害的人,總是瞪著烏溜溜的大眼睛一晃不晃地盯著那個人,好像要把那個人厲害的本事記得清清楚楚,沒有嫉妒什么的不良心理,只是內心覺得滿足:看,這么厲害的人我可認識哦!長大了,一切都是那么的不一樣,一面一面的,對老師的一面,對父母的一面,對朋友的一面……有些甚至是表里不一,面前一套背地一套,讓人不得不小心謹慎地對待他人,羨慕漸漸演變成了嫉妒,埋怨自己沒有他們那樣的特長,埋怨自己……這時的寬容心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泯滅。
暑假里看了一本書,里面人物的各種描寫都很好,更可貴的就是還有一些不同于上課認真聽,下課好好復習的學習方法。我曾一度糾結要不要將書貢獻出來給同學們看,找了很多的理由,但都被我給一一否決掉了,最終選擇了將這本書隱藏。或許出于慚愧的心理,我又一次將書翻過,找出書中的學習方法,并做好筆記等待一個可以心甘情愿送出的時機。
成長之中,必定會有許多的改變,變的更成熟,更理智,更有責任心。
但是,寬容絕不可省去。
不要數,大家怎么不夠好,互相遮掩一下就好;不能看,不用聽,有點悲哀不過確保;大家天天相見好,幸福皆因包疪互保。怎能說,一早全知道?
——后記
【篇六:寬容的力量】
大海因為寬容,而變得浩瀚無邊;天空因為寬容,云彩綿綿而美麗動人;山峰因為寬容,匯集細土塵沙而巍峨聳立。人——應該學會寬容,才能放出異彩。
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有些人認為,寬容是懦夫的行為,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懦夫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而不敢只言片語的人才是懦夫,貪生怕死,為敵賣命的人才是懦夫。懂得寬容的人,是從大局出發,考慮全局利益的人。
清朝宰相張英與葉侍郎比鄰而局,因葉家無理霸占張家三遲地方,張家就寫信給在外的張英,張英以寬容為話題的作文 回復到:千里家書只為墻,再讓三遲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按信中的意思退后三遲,葉家也慚愧地退后三遲。足以證明,寬容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恩怨。
如果兩家恩怨是小事,那國家安危就是大事了。
戰國時期,將軍廉頗一直對比自己地位高的藺相如很是不服,處處刁難,藺相如為了不使兩人之間再有恩怨,不使敵國乘虛而入,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總是處處忍讓,寬容。可見,寬容能使國家興旺。
寬容,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恩怨;寬容,能是事業發達;寬容,能使國家繁榮昌盛。讓我們學會寬容,讓民族,讓國家更加興旺發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