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接受最真實的生活初二作文
母親拿著我新近買的《馬背上的男孩》翻看了幾眼,朝我皺了皺眉頭:“這本書買的可不太好。”“怎么了?”我急切地露著點不滿。我對自己的眼光是很有種自信的,這種自信膨脹到有點自傲的意味。她只是說書里寫著什么薩滿法師都是些迷信的事。我不由得笑起來了——
我小的時候也極力排斥著迷信,甚至于一想到它們就會害怕地哆嗦,覺得它們就像是童話里在暗夜吃掉小孩子的魔鬼,會把我的心掏出來一點點地吃下來。可是我漸漸發現,無論你接受或是拒絕,迷信永遠會是組成生活的'一部分。迷信人們的欲求無法從現實中得到滿足而在虛無中尋找寄托和安慰。它展示的是一個社會愚昧無知的一部分,但是卻并非萬惡不赦。如果把迷信還原分解,它也僅僅是由希求、幻想和好奇這三種人類尋常的思維組成的——人們對于虛無的不可觸摸的領域往往充滿了好奇,他們會想要探尋,而在這探尋的過程中幻想了許多與自己的希求相關的東西,便組成了現在的迷信。人類的進化過程中,頭腦由愚昧向智慧科學靠攏,而迷信作為過渡過程中的產物,是不可能被避免也不可能被根除的。它已經變成一種長期以來形成的地域性的習俗,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而一本好的書籍正是對生活的記述,既然有生活,便會有迷信的殘余物。你拒絕迷信的同時也就是在拒絕生活,一味剪除掉那些真實的卻不夠美好的成分,你會發現這樣看到的書完美卻索然無味,甚至近乎虛假,因為在真實的世界里總有一些人在默默地受苦,默默地掙扎著頭破血流地尋找出路。生活本身存在著美好也就存在著丑陋,這正如陽光與陰影的關系,我們不能因為生活的不美好而對生活說再見。對于生活中存在的并且根深蒂固的不幸,我們應該做的是勇敢地擔當是嘗試著改變,而不是一味逃避拒絕。
我愿意去接受《馬背上的男孩》里的迷信,是因為我能夠透過表象的迷信看見一位父親對自閉的兒子深切的愛——有愛的書才不失為是一本好書。而且我能夠清楚地知道,這樣的生活才是真實的原始的生活。
【請接受最真實的生活初二作文】相關文章:
最真實的我高三作文03-21
生活的真實日記02-23
真實生活中的勵志故事04-04
生活的真實日記12篇03-06
我最感激的人初二作文01-31
這才是我最珍愛的作文初二10-26
初二的生活作文三篇03-03
最持久的戰爭 生活故事05-18
真實的日記02-22
請為了自己活下去-初二-議論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