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而知之初二作文
經歷過風雨,所以我愛上彩虹的流浪;經歷過懸崖,所以我懷念著青石板的倔強;經歷過巖漿,所以我追求輕風的悠揚。
……思量,自難忘。愛情太美好,但只是在失去時才能覺察掌心消散的重量,這也是為何悼念之詞總是比愛情詩來得震撼,撕心裂肺。這是歷而知之的可悲之處。
仿若手執筷箸,總會希望得到擺放得更遠的菜肴,而忽視眼前菜品,使“眼前”總在冷落中,淡涼不再任人品嘗。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當人回首,點點滴滴,求不得,得而逝,為何當初未想“記得綠蘿裙,處處憐芳香”?為何當初不知“玲瓏骰子安紅豆”?
這不僅僅是愛情,這是人性劣根,經歷了失去方知其“唯一”。珍惜眼前當下,“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能換取的`不僅僅是幾滴無益的眼淚,更是一種凝重的思索。
與愛情不同,父母之情我們只擁有一次,真正失去后就不再有。我從前不懂,現在也不算太懂,只知道父母與子女關系不公平。試想我們失去了父母,童年的一切美好與歡樂都化為思念與悔恨,但生活仍舊要繼續。我們有自己的新的家庭,我們肩上的責任不容我們過度悲傷。但若是父母失去了子女呢?他們便失去了后半生存在的意義,特別是處在計劃生育的時代,我們是父母最重要的精神寄托,是他們心底最柔軟的一隅。我們正沐浴在父母的懷抱之中,我們正在經歷溫情,而最好,我們能懂得如何去回報,去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永遠不是空話,它是歷而知之的痛惜,是悲傷與絕望,所以醒悟有時也不必歷而知之。
人生是一輛開往死亡的列車,沿途有許多風景值得我們慢慢欣賞。
生命幸福的感受來源于經歷幸福,亦來源于經歷痛苦。有些事不必等到歷而后知,否則就很痛苦;有些事必要歷而后知,否則就顯得很懦弱。有人說:不要試圖填滿生命中的空白,因為音樂就來自那空白深處。人生的美好和弦,從未停歇,經歷著慢慢靜聽。
【歷而知之初二作文】相關文章:
觀而知之-議論文-高二01-08
《宋書》卷十二 志第二◎歷中06-24
《后漢書》志第二·律歷中07-19
關于歷算的諺語08-15
迷而知反的反義詞及解釋07-28
《后漢書》志第三·律歷下07-19
《后漢書》志第一·律歷上07-19
讀萬歷十五年有感1000字10-14
《宋書》卷十一 志第一◎志序 歷上06-24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古詩詞賞析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