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睽
kuí ㄎㄨㄟˊ
1. 不順,乖離:~孤(乖離而獨處)。~異(意見不合)。
2. 孤獨。
3. 〔~~〕張大眼睛注視的樣子,如“眾目~~”。
4. 同“暌”。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睽 kuí
〈名〉
(1) (形聲。從目,癸聲。本義:兩眼不看一地方) 斜視 [strabismus]
睽,目少精也。——《廣蒼》
睽,目不相視也。——《說文》
(2) 目不相視,即二目不能集中視線同視一物
詞性變化
◎ 睽 kuí
〈動〉
(1) 分離;背離 [deviate from;depart from]
睽者,乖也。——《易·序卦》
睽,外也。——《易·雜卦》
睽孤見豕負涂。——《漢書·五行志》。注:“睽孤乖剌之意也。”
歸妹之睽。——《左傳·僖公十五年》。注:“乖離之象。”
曩者膠漆契,邇來云雨睽。——白居易《傷友》
(2) 又如:睽違(分離;不在一起);睽離(闊別);睽別(分離,離別);睽阻(離別阻隔);睽隔(別離,分隔);睽闊(久別;遠別);睽闋(分離隔斷);睽離(分離;離散)
(3) 違背,不合 [not conform]
守失其微,天下孤睽。——揚雄《法言》
(4) 張目注視 [stare at]。如:睽目(反目;翻臉);眾目睽睽(許多人都注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