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豈
(豈)
qǐ ㄑㄧˇ
◎ 助詞,表示反詰(a.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b.難道,如“~非”,“~不”,“~有意乎”)。
其它字義
● 豈
(豈)
kǎi ㄎㄞˇ
1. 古同“愷”,快樂。
2. 古同“凱”,勝利的。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豈
豈 qǐ
〈形〉
同“愷”( kai)。安樂 [comfort;joy]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詩·小雅·魚藻》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詩·小雅·蓼蕭》
詞性變化
◎ 豈
豈 qǐ
〈副〉
(1) (形聲。從壴( zhù)省,微省聲。壴,陳列樂器。( kǎi)本義:回師時獻功之樂)
(2) “豈”假借作虛詞,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問。
(3) 相當于“難道”,“怎么” [how]
豈非計久長。——《戰國策·趙策》
豈若吾鄉鄰。——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明· 劉基《賣柑者言》
豈獨一琴哉。——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4) 又如:豈奈(何奈,無奈);豈不爾思(怎能不思念你);豈有他哉(表示沒有其他原因)
(5) 相當于何況 [much less;let alone]。如:豈況(何況)
(6) 其
(7) 表示祈使[would]。如:豈不可(怎么不可以)
(8) 表示估計、推測。相當于也許、莫非 [perhaps;maybe]
將軍豈有意乎。——《戰國策·燕策》
(9) 又
荊卿豈無意哉。
將軍豈愿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10) 又
將軍豈有意乎。
(11) 又如:豈有(也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