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 膠
(膠)
jiāo ㄐㄧㄠˉ
1. 黏性物質(zhì),有用動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質(zhì)。~原。鰾~。乳~。萬能~。如~似漆。~合板。
2. 用橡膠樹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彈性的物質(zhì):橡~。~鞋。~皮。~布。
3. 有黏性像膠的:~泥。~水。
4. 粘著,粘合:~合。~著(zhuó)。~柱鼓瑟。
詳細(xì)字義
◎ 膠
膠 jiāo
〈名〉
(1) (形聲。古代“膠”用動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從“肉”。 段玉裁說:“皮近肉,故字從肉。”本義:粘性物質(zhì),用動物的皮角或樹脂制成)
(2) 同本義 [glue;gum]
膠也者,以為和也。——《考工記·弓人》
(3) 又如:膠鰾(用魚鰾煮治而成的膠);膠漆(膠與漆。比喻事物的結(jié)合非常緊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膠青(膠清。已制成的色質(zhì)純正的膠質(zhì));膠革(用皮革熬成的膠)
(4) 古代大學(xué)之稱,后泛指學(xué)校 [college]。如:膠序(殷學(xué)名序,周學(xué)名膠;后用為學(xué)校的通稱);膠庠(古代學(xué)校名,其中膠為周時大學(xué)名,庠為周時小學(xué)名,庠為商學(xué)名)
(5) 雞鳴聲,泛指禽類鳴聲[chirp]。如:膠膠;膠膠角角;膠膠膊膊
(6) 橡膠 [rubber]
(7) 酸性橡膠,天然橡膠。如:乳膠
(8) 合成橡膠,人造橡膠。如:膠輪
(9) 在某些方面類似樹膠的物質(zhì) [gum]。如:香口膠
(10) 特指制成膠制的藥物 [gelatin]。如:驢皮膠(阿膠)、虎骨膠、龜板膠、鹿角膠等
(11) 姓
膠鬲舉于魚鹽之中。(膠鬲起初是魚鹽販子。西伯(文王)發(fā)現(xiàn)了他,舉薦給商紂王。)——《孟子·告子下》
詞性變化
◎ 膠
膠 jiāo
〈形〉
(1) 牢固 [firm]
德音孔膠。——《詩·小雅·隰桑》
(2) 又如:膠固(牢固)
(3) 詭辯的 [sophistry]
膠,詐也。——《方言三》
膠,欺也。——《廣雅》
牽膠而喻侈。——左思《魏都賦》
(4) 又如:膠言(詭辯不合法度的言論)
(5) 固執(zhí) [stubborn]。如:膠固(固執(zhí));膠執(zhí)(固執(zhí)己見);膠滯(拘泥);膠讓(堅(jiān)辭)
(6) 糾纏紛擾的樣子 [entangled]。如:膠加(乖戾,糾纏);膠擾(膠膠擾擾。紛亂;糾結(jié));膠葛(交錯的樣子)
◎ 膠
膠 jiāo
〈動〉
(1) 用膠粘牢;粘住;使不能移動 [stick with glue]。如:膠續(xù)(用膠粘接斷弦。后轉(zhuǎn)指續(xù)娶);膠附(膠合。比喻志趣相投);膠致(解送犯人時,檻車四周以木版密封,不能開啟,以防脫逃)
(2) 船擱淺 [be stranded]。如:膠淺(擱淺);膠溺(擱淺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