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閽
(閽)
hūn ㄏㄨㄣˉ
1. 宮門:叩~。司~(看門的)。~闥(宮中小門)。
2. 守門,守門人:~者。~人。~寺。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閽
閽 hūn
〈名〉
(1) (形聲。從門,昏聲。“昏”亦兼表字義。本義:守門人)
(2) 同本義 [gatekeeper]
閽,常以昏閉門隸也。——《說文》
艮為閽寺。——《易·說卦傳》
閽者,守門之賤者也。——《禮記·祭統》
閽門者,寺人也。——《谷梁傳·襄公二十九年》
(3) 又如:閽者(守門的人);閽人(守門人);閽媼(守門人的妻子)
(4) 宮門 [gate of palace]。如:閽闥(門戶。闥:小門或門樓上的小屋);閽略(包涵)
(5) 閹官之屬 [eunuch]。如:閽人(官名。周禮天官之屬。掌守王宮中門的啟閉。后世因稱守門人為閽人);閽寺(官名。閽人、寺人的合稱。閽人管理內廷的門禁,寺人掌管內寺及女宮的戒令)
詞性變化
◎ 閽
閽 hūn
〈動〉
守門 [be duty at the door or gate]。如:閽犬(看門狗);閽吏(守門小吏);閽侍(守門的奴仆);閽竪(守門的童仆)
字形


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