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捍
hàn ㄏㄢˋ
1. 保衛,抵御:~衛。~御。
2. 古代射者左臂佩戴的皮制袖套。
3. 古同“悍”,強悍。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捍
捍 hàn
〈動〉
(1) (古字作“捍”,后作“捍”。形聲。從手,旱聲。本義:抵御;保衛)同本義 [defend;guard;protect]
捍,以手捍,又衛也。——《廣韻》
親帥捍之。——《左傳·文公六年》
此公侯之所以捍城其民也。——《左傳·成公十二年》
而設以國為王捍秦。——《戰國策·西周策》
若手足之捍頭目。——《漢書·刑法志》
能捍大患則祀之。——《禮記·祭法》
守一城,捍天下。——韓愈《張中函傳后敘》
(2) 又如:捍塞(防堵,阻塞);捍難(抵御外侮);捍遏(以武力阻隔);捍城(護衛城池);捍救(捍衛;救援);捍護(防衛;護衛);捍屏(捍蔽。屏藩)
詞性變化
◎ 捍 hàn
〈名〉
古代射者左臂所著的皮制袖套 [leather oversleeve]。如:鎧捍(鎧甲與皮袖套)
◎ 捍 hàn
〈形〉
(1) 通“悍”。勇猛;強悍 [fierce and tough;intrepid]
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矣,彼何罪焉!——《莊子·大宗師》
無銜橛而御捍馬也。——《鹽鐵論·刑德》
(2) 又如:捍馬(兇悍的烈馬)“捍”
(3) 另見 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