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蛾
é ㄜˊ
◎ 昆蟲,與蝴蝶相似,體肥大,觸角細長如絲,翅面灰白,靜止時,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子!肌!珦P(眉揚,形容美人笑貌)!G。飛~撲火。
其它字義
● 蛾
yǐ ㄧˇ
◎ 古同“蟻”。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蛾 é
〈名〉
(1) (形聲。從蟲,我聲。本義:蛾子。昆蟲。形似蝴蝶,體軀一般粗大,四翅,靜止時平放體側。多在夜間飛行)
(2) 同本義 [moth]
禽獸蟲蛾!读凶印S帝》
朱蛾其狀如蛾。——《山海經·海內北經》
(3) 又如:蛾羅(即蛾子);蛾蝶(指飛蛾);蛾眉(指飛蛾)
(4) 蛾眉的簡稱 [beautiful eyebrows]
揚蛾微眺!骸 曹丕《答繁欽書》
(5) 又如:蛾黃(淡黃色);蛾黛(女子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
(6) 形似蛾的某些高等菌類植物 [some fungus similar to or likened to a moth]。如:木耳,桑耳,亦稱為木蛾,桑蛾
(7) 另見 yǐ
基本詞義
◎ 蛾 yǐ
〈名〉
(1) 螞蟻。后作“蟻” [ant]
扶服蛾伏!段倪x·揚雄》
蜂蛾微命,力何固?——《楚辭》
(2) 又如:蛾子(幼蟻);蛾附蜂屯(像螞蟻和蜜蜂一樣聚集);蛾封(螞蟻銜土于穴外堆成的小丘);蛾斗(螞蟻爭斗)
(3) 另見 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