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觸
(觸)
chù ㄔㄨˋ
1. 抵、頂:抵~。“羝羊~藩,贏其角”。
2. 碰,撞:~礁。~電。~動。~摸。~發(fā)。~犯。~怒。
3. 遇著:接~。~覺(jué)。~目驚心。~角(jiǎo)。~景生情。~類旁通。
4. 因某種刺激而引起感情變化:感~。忽有所~。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觸
觸 chù
〈動〉
(1) (形聲。從角,蜀聲。本義:以角撞物)
(2) 用角抵人或物 [butt]
觸,牴也。——《說文》
獸窮則觸。——《新序雜事》
觸槐而死。——《左傳》
羝羊觸藩。——《易·大壯》
(3) 又如:觸藩(以角觸撞藩籬);觸藩羝羊(公羊抵觸藩籬,角被掛,無法擺脫很焦急)
(4) 撞,碰 [strike;hit]
手之所觸。——《莊子·養(yǎng)生主》
(5) 又如:觸損(傷害);觸抵(抵觸頂撞);觸搏(撞擊)
(6) 接觸 [touch;contact]。如:觸物(接觸景物、事物);觸桶(便桶);觸冒(接觸,冒著)
(7) 遇到;遭受 [meet with;suffer]
觸草木,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
(8) 又如:觸受(觸及,遭受);觸值(遭遇);觸禍(遭受禍殃)
(9) 觸動 [move ones heart]。如:觸情(因遇到外物而興起的感情或感想);觸興(遇到外物而興起感想)
(10) 干犯,冒犯 [offend]
去禮義,觸刑法。——《漢書·元帝紀》
(11) 又如:觸突(觸犯;刺激);觸抵(觸犯罪過);觸冒(冒犯,沖犯)
詞性變化
◎ 觸
觸 chù
〈名〉
(1) 佛家語。與色、聲、香、味、法合稱“六塵” [touch]
人之嗜欲,著于聲、色、香、味、觸、法,而仁義即由嗜欲而起。——章炳麟《菌說》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