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 丑
(醜)
chǒu ㄔㄡˇ
1. 地支的第二位,屬牛。
2. 用于計時:~時(凌晨一點至三點)。
3. 傳統戲劇角色名:~角。~旦。
4. 相貌難看:~陋。
5. 可厭惡的,可恥的,不光榮的:~化。~惡。~聞。~態百出。跳梁小~。
詳細字義
◎ 丑
醜 chǒu
〈形〉
(1) (形聲。從鬼,酉聲。古人以為鬼的面貌最丑,故從鬼。本義: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兩個字,意義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時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寫作“丑”。現在“醜”字簡化為“丑”)
(2) 可惡 [hateful]
醜,可惡也。——《說文》
耗土之人醜。——《大戴禮記·易本命》
姱而不醜兮。——《楚辭·橘頌》
亦孔之醜。——《詩·小雅·十月之交》。傳:“惡也。”
(3) 又如:丑名(惡名);丑言(惡劣的話);丑攀談(說粗俗話);丑徒(惡徒);丑語(惡劣的話。也作丑話)
(4) 污穢 [dirty]
行莫醜于辱先生。——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注:“穢也。”
(5) 又如:丑穢(丑陋污穢)
(6) 眾多 [numerous]
醜,眾也。——《爾雅》
在醜夷不爭。——《禮記·曲禮》。注:“眾也。”
(7) 又如:丑虜(眾多的敵人。也指丑惡的敵人);丑雜(眾多雜亂)
(8) 形貌陋劣 [ugly]。如:丑露(丑陋;難看);丑狀(指形貌丑陋)
(9) 指事物不好 [bad]。如:丑田
(10) 不光彩,可恥 [disgraceful;scandalous]。如:丑吒(丑事,不光彩的事);丑行(丑惡的行為)
(11) 類,相同 [same]
比物醜類。——《禮記·學記》
獲匪其醜。——《易·離》
(12) 又如:丑夷(年輩相同、學業相等的人);丑儕(同類,等輩)
詞性變化
◎ 丑
醜 chǒu
〈動〉
(1) 厭惡;憎惡 [detest]
醜類惡物。——《左傳·文公十八年》
(2) 又如:丑沮(丑詆毀謗)
(3) 侮辱;玷污 [insult]
秦昭王聞之,而欲丑之以辭。——《呂氏春秋》
(4) 憤怒 [anger]
莫不醜于色。——《淮南子·說林》
(5) 又如:丑詆(謾罵詆毀);丑辭(謾罵之言);丑詆(辱罵;詆毀)
(6) 慚愧 [be shamed]
寡人醜乎。——《莊子·德充符》。注:“愧也。”
(7) 又如:丑比(以曲從阿黨為恥);丑剌剌(方言。羞人答答);丑辱(恥辱)
◎ 丑
醜 chǒu
〈名〉
(1) 指壞人、惡人 [evil person]。如:丑逆(叛逆的人);丑徒(叛逆之徒);丑賊生(丑生。罵人的話。畜生,壞蛋)
(2) 動物的肛門處 [anus]。如:去丑(除去動物的肛門)
(3) 怪異之事 [fantasticality]
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荀子·宥坐》
(4) 傳統戲曲中的一種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clown;buffoon]
◎ 丑 chǒu
〈名〉
(1) (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義: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2) 地支的第二位
丑,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說文》
(3) [the second of the twelve“Terrestrial Branches”]
(4)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如:一九八五年為農歷乙丑年
(5) 用以紀月,即農歷十二月
(6) 用以紀日
(7) 用以紀時,即早晨一時至三時
(8) 十二生肖屬牛 [ox]。如:丑肉(牛肉);丑寶(牛黃的別稱)
(9) 戲劇中的腳色名 [clown]。如:丑三(丑角戴的三綹短須);丑旦(戲劇中飾演女性的丑角)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