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綢
(綢)
chóu ㄔㄡˊ
1. 一種薄而軟的絲織品:~子。紡~。~緞。
2. 束縛,纏繞:~繆(a.纏繞捆縛,如“迨天之未陰雨,徹波桑土,~~牖戶”,意思是沒下雨之前,就要把門窗捆綁牢固,后遂用“未雨綢繆”喻事前做好準備工作;b.纏綿,如“情意~~”)。
3. 古同“稠”,致密。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綢
綢 chóu
〈動〉?
(1) (形聲。從糸,周聲。本義:纏繞)
(2) 同本義 [twine]
綢,繆也。——《說文》
綢,纏也。——《廣雅》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詩·唐風·綢繆》。毛傳:“綢繆猶纏綿也。”
(3) 捆縛 [bind]
薜荔柏兮蕙綢,荃橈兮蘭旌。——屈原《九歌》。 王逸注:“綢,束縛也。”
詞性變化
◎ 綢
綢 chóu
〈名〉
(按:古代漢語“綢”字不當綢緞講。作絲織品的“綢”本寫作“紬”) 絲織品的總稱 [silk]。如:綢衣;綢傘;綢絹(綢與絹。泛指絲織物)
◎ 綢
綢 chóu
〈形〉?
(1) 通“稠”。致密;稠密[thick]
彼君子女,綢直如發。——《詩·小雅·都人士》。
(2) 又如:綢直(情情慎密,操行正直);綢沓(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