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忮
zhì ㄓˋ
1. 害,嫉妒,狠:“不~不求,何用不臧?”
2. 違逆;剛愎:“不~于眾”。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忮 zhì
〈形〉
(1) 強悍,兇狠 [brutal]
忮,很也。從心,支聲。——《說文》
忮,恨也。——《一切經音義》引《說文》
長安險固,風俗豪忮。——《資治通鑒》
(2) 又如:忮毒(狠毒);忮橫(忌刻專橫);忮狠(忌刻狠毒);忮惡(狠毒)
(3) 嫉妒;忌恨 [jealous]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詩·邶風·雄雉》
鞫人忮忒。——《詩·大雅·瞻卬》
大勇不忮。——《莊子·齊物論》
(4) 又如:忮刻(忌恨刻毒;剛愎);忮嫉(妒忌);忮忌(嫉妒);忮忍(嫉妒殘忍);忮悍(嫉妒而兇悍);忮害(嫉忌陷害);忮心(嫉恨之心)
(5) 固執 [stubborn]
巧行居災,忮辨召患。——《讀史述九章》
(6) 又如:忮刻(褊狹刻薄);忮辯(強辯)
詞性變化
◎ 忮 zhì
〈動〉
違逆[be contrary to; disobey]
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天下不忮于眾。——《莊子·達生》。注:“逆也。”
字形






字源

